“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病毒水平低,持续时间短。其中一部分检测是病毒阳性,可能会传染,但还有一部分没有检测到病毒但已经产生抗体,这些人没有传染性。4月16日,从援鄂一线返回工作岗位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所长侯金林带来一场科学讲座。
“冰山”的一部分
目前,国家专门发布了有关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管理指南,重申了无症状感染具有传染性,有传播风险,要加强无症状感染的监测和发现,而且把无症状感染列入了疫情上报数据,同时对无症状感染者密切观察14天。
为何会产生无症状感染者?侯金林称,感染病毒后,宿主免疫系统和病毒会相互作用以维持动态平衡。而抗衡可能产生三种结果,一是免疫系统占优势,病毒被清除,有可能获得免疫或者没有免疫;二是病毒占优势,产生持续性感染;三是两者互为优势,导致慢性感染和复发。
在传染病领域,无论病毒还是细菌感染都可以有不同的转归(或称感染结局)。据侯金林介绍,有一些细菌和病毒感染以后,会出现“冰山现象”。
何为“冰山现象”?把被感染的群体看成一座冰山,其中一部分病人是轻型或普通型,一部分病人会引起严重感染致死,有一定比例的病人是隐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即无症状感染),还有部分人群受暴露以后没有感染。
如果隐性感染者所占比例较大,临床上表现出典型症状及体征者仅占极少部分,而严重病例和死亡病例更为少见,这种现象就是“冰山现象”。有明显症状和体征的病人暴露于海面之上,另外一部分感染者在临床上无法观察到,隐藏于海平面以下,无法窥见。
侯金林表示:“病毒侵入机体数量大且超常复制,可以引起重症或者危重症;病毒侵入机体以后大量复制产生免疫反应比较强,可以引起普通型和轻型感染;病毒侵入机体可以产生免疫应答但没有产生明显的病理损害,是隐性感染或者亚临床感染;病毒侵入机体以后很快被清除掉,且无免疫应答,这些就是暴露以后没有被感染的。”
随着新冠疫情发展和蔓延,“冰山”中的无症状感染者这一部分逐渐显露。
无症状感染者比例不明确
然而,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在冰山中所占的比例并不明确。“大家都在关注无症状感染有多大的比例,但是不同的研究或模型推导取的分母不一样,因此报道的无症状感染比例相差非常大。比例低的为1%-2%,高的有40%-60%。”侯金林说。
侯金林在湖北洪湖做过调查统计,调查人员使用核酸和两种抗体试剂盒检测747个密切接触者的核酸和抗体的情况。数据显示,在密切接触者人群当中,3.7%呈现核酸阳性,而抗体阳性占11%。“很显然,有一些人可能咽拭子查不到病毒,只检测到抗体,而且这种人群在密切接触者当中比例比较大。”侯金林表示。
核酸和抗体联检或能促进快速筛查
无症状感染者仿佛披上了一件“隐形斗篷”。如何确诊并对这些隐形感染者进行防控管理是一道难题。
由于无症状感染者没有明显症状,胸片正常,所以无症状感染主要是通过核酸手段检测出来的。
侯金林提到,目前大家在探讨是不是核酸和抗体的联合筛查能进一步加快鉴定无症状感染者的类型。“比如说,如果无症状感染者或者密切接触者已经产生了IgG抗体,咽拭子没有查到核酸,是不是可以不再隔离?这样可以减少医学观察的成本。”
现在国内批准了不少抗体检测的试剂盒,包括胶体金以及化学发光的试剂盒。“可能后续需要做大规模的抗体筛查来评估采取什么样的防控策略。还有在海关,我们是否可以采用核酸和抗体的联检去评估病人的感染和免疫状态,进一步分类进行医学管理?这都是后续需讨论的问题。”侯金林强调。
据悉,现在报告无症状感染者的国家和地区都还没有总体对特定人群进行大规模筛查。“至少在中国现阶段严密的筛查下,无症状感染是无法形成大规模的传播的。基本上检测筛选出来以后都会加以管理,但还是要对无症状感染者给予高度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