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小燕于2006年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

车小燕(右一)指导课题组攻关。

昨日,车小燕生前共同工作过的医生手持白花,哀悼病逝的车小燕。
昨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举办一场特殊的追思会,追思SARS检测“第一人”、多种病毒检测检验医学部主任车小燕。在车小燕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同行朋友、同事和学生献花寄托哀思。2013年12月26日,罹患胃癌的车小燕不幸去世,她年仅51岁。被誉为SARS检测“第一人”。
攻关SARS检测试剂 实验室一呆就十几小时
2003年春夏,突如其来的SARS病魔席卷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而广东正是SARS重灾区,2003年4月14日,全省已经出现了1200多名患者,尽快找到快速诊断、有效治疗的方法迫在眉睫。接到任务后,车小燕很快就制定了详细的研究方案,带领课题组展开科研攻关。盛夏的广州天气异常炎热,车小燕和同事们天天穿着特制的三层防护服,戴着面具和口罩,在实验室一呆就是十几二十个小时。
经过8个月不分昼夜的奋战,车小燕及其团队终于成功研制出全球首个SARS病毒血清抗原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可以在15分钟内即从患者血液中检出SARS病毒,准确率高达99%,有效避免了非典SARS患者的误诊、迟诊、漏诊,对遏制SARS疫情的传染蔓延、实现患者的早期诊断、快速救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廖新波回忆道,车小燕的敬业程度让人吃惊,长期不计较名利、超负荷的工作也让她忘自我,以至于让她意识不到自己受到胃癌的侵袭,在短短时间内就离开了大家。
新试剂即将投入时她却离开人间
抗击非典成功后,许多荣誉接踵而至,但车小燕转身投入对其他传染病的防控研究中。
2004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肆虐。当这个病毒在东亚、东南亚及欧洲等地流行时,车小燕认为对中国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从那时起,她开始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研究,成功研制出禽流感诊断试剂盒。
登革热这种南方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具有传播快,发病率高等特点。车小燕意识到,发展简便、可靠、廉价及标准化的国产化登革热诊断试剂是我国的迫切需要。
2004年,她开始带领研究团队投入到登革热的早期诊治新方法研制中。两年后,车小燕就拿出了I型登革热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此后依次成功研发了II、III、IV型血清型特异性(4个血清型登革病毒)和登革病毒特异性(区分其他黄病毒属)抗原快速检测方法。
攻克一项项疾控难关,车小燕还是停不下来。
几年前,她将目光瞄准了西尼罗河病毒这一烈性病毒。学生陈静很纳闷,该病毒一直在美洲、非洲,中东和地中海沿岸国家流行,什么中国还要研究呢?车小燕却说:“国际往来频繁,说明全体人都是易感人群。一旦感染,必将爆发流行,危害极大!”
如今,车小燕研制的西尼罗河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已经开发成熟,随时可以投入使用,然而言犹在耳,斯人已去。
新闻链接:http://informationtimes.dayoo.com/html/2014-04/03/content_25870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