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网】印象车小燕:与时间赛跑的实干家

时间:2014-04-03

点击:

严谨求实、敢闯敢干——广东省疾控中心病原所长  柯昌文所长

车小燕主任是一个特别严谨求实的人,有着医学科研工作者特有的敏锐和细致,更有军人敢闯敢干、勇当重担的作风。每一次出现突发的传染病疫情,她是最着急的,主动请缨,临危受命,她总是竭尽全力去找出诊断方法,把这样的工作视为自己理所当然的责任。

 非典型肺炎爆发当初,国际、国内都不清楚致病原因,无法明确诊断,被誉为“不明杀手”。由于没有明确快捷的诊断方法,一些漏诊、误诊的非典病人不但延误病情,更可能成为传染源。广东当时是疫情最严重的地方,许多医务人员都被感染甚至牺牲,人们谈“非”色变,一片恐慌。她却挺身而出,主动向省科技厅请缨,对非典病原诊断展开科研攻关,这是需要非一般的勇气和过硬的科研功底的。

为了尽快拿出成果,尽快找到快速诊断非典的简便方法,车小燕几个月没日没夜泡在实验室,呕心沥血的艰辛常人无法想象。终于,她用最短的时间研制出了世界首个非典型性肺炎病毒血清抗原检测试剂盒,成功找到快速揪住非典病魔的方法。试剂盒可以在发病的第一天从血中检出非典病毒,对发病1-10天内的病毒抗原检出率达到了90%以上,准确率高达99%,有效避免了非典患者的误诊、迟诊、漏诊,对遏制非典疫情的传染蔓延、实现非典患者的早期诊断、快速救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全球防治非典做出了突出贡献。

车小燕不仅有崇高的职业追求,更有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大爱。她总是默默无闻、埋头实干,却成功地架起了一道又一道突发传染病的拦截墙,她研发的登革热、甲型、乙型流感等多个诊断试剂盒对我们国家甚至世界的传染病、流行病的防控都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不是一名临床医生,但她救了更多的患者。她不为名所动,不为利所累,以严谨的科研、治学态度、高尚无私的医德赢得了同行和患者的广泛尊重与赞誉。

实干、正直、低调——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工作人员  郝卫

我和车小燕主任是共事很多年的同事了。在我们大家眼里,车主任是个非常的人。她对工作的热爱、对职责的坚持、对病人的忧患心让人由衷钦佩和感动。工作中她从来是以身作则,最危险、最麻烦、最累的活带头干,工作认真严苛,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踏踏实实把工作干好,比说什么都强”。

每次一有疫情,科研攻关就是与时间赛跑,她几乎天天在实验室一呆就是十多二十个小时,有时为了验证一个数据通宵趴在电脑前反复推敲,饿了就吃方便面,困了就喝咖啡提神,大家担心她的身体 ,劝她多点休息,她总是说:我们可以等,病可不等人,我们得赶快!

当时SARS科研初战告捷,取得阶段性重大突破时,许多媒体都想来采访报道,在有些人眼里,这是很好的标榜自己、展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车主任都拒绝了,她的话很实在: SARS研究还只是个开头,我还需要深入研究和论证,要对病人负责,对群众健康负责,这来不得半点含糊!

她要求自己研制的疾病诊断试剂盒,要快速、方便,还要价钱低廉,这样基层卫生机构更好普及应用,她贴心贴意为病人着想,不断科研攻关、创新的努力就是为了让人们少患病、少被传染。她就是我们大家眼中真正的健康卫士!

敬畏的老师,心中的楷模——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研究生  李洁

  车小燕主任是我们敬畏的一位老师,敬的是她正直无私、不惧艰难、勇攀高峰、甘于奉献的高尚品德,怕的是我们平时工作做得不好挨老师批评。车老师对我们做科研课题、做实验要求特别严格,绝对不容许工作中疏忽大意或者敷衍了事。她常常告诫我们:科研不是只为了写论文、出成果,为病人解决问题才是医学科研的最终目的!她言辞不多,特别不爱张扬,一心扑在工作上,以身示教,在她身上,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一名女医学科技工作者的追求和风骨,她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楷模!

新闻链接:http://disease.39.net/cxy/140109/4324510.html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