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xcb@smu.edu.cn

联系电话:020-61648099

校报

您现在的位置:

2024年第十五期(10月31日)第二版

时间:2024-10-31     编辑:黄瑶   点击:
新闻摘要:“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专题开辟科研新领域新赛道,持续产出高水平创新成果202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我校获奖成果展示(上接第一版)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人体微生物组检验与分析方法》成果第一完成人:周宏伟人体微生物组与多种重大疾病存在因果关系,从复杂菌群中识别并鉴定疾病关键菌,是实现其精准诊断与干预的核心基础。项目组成员围绕“重大疾病关键肠道菌挖掘方法”这一领域关键科学问题,揭示了地域差异是疾病关键菌谱矛盾...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专题

开辟科研新领域新赛道,持续产出高水平创新成果

202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我校获奖成果展示

(上接第一版)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人体微生物组检验与分析方法》

成果第一完成人:周宏伟

人体微生物组与多种重大疾病存在因果关系,从复杂菌群中识别并鉴定疾病关键菌,是实现其精准诊断与干预的核心基础。项目组成员围绕“重大疾病关键肠道菌挖掘方法”这一领域关键科学问题,揭示了地域差异是疾病关键菌谱矛盾的核心影响因素,提出疾病关键菌谱的地域性假说;开发了稳定和准确的微生物组分析方法;基于新策略和新算法,绘制出清晰的代谢性综合征肠道菌群紊乱图谱,在Nature Medicine封面等发表了论文。

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实现窦对齐技术的创新可回收经导管主动脉瓣释放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成果第一完成人:罗建方

主动脉瓣狭窄(AS)是一种常见的瓣膜性疾病,我国约有150万重度AS患者,如无法得到及时正确救治,2年生存率不到50%。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常用治疗手段,但存在价格昂贵、风险较高等弊端。罗建方教授团队通过医工联合研发,突破现有技术瓶颈,打造了全新一代“实现窦对齐技术的创新可回收经导管主动脉瓣释放系统”,实现了TAVR瓣膜窦对齐技术,保留了未来冠脉通路的“生命线”;优越通过性的可回收释放系统,实现“快、稳、准”的瓣膜释放;极限回收点显影和一键锁定设计,为手术安全“上锁”。该技术目前已在国内超过50家主要心血管中心使用,并在东南亚和南美洲的7个“一带一路”合作国家的超过20家医院应用,造福国内外患者。

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系列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

成果第一完成人:侯凡凡

该项目通过临床与生物医学工程团队密切协作,成功研发了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系列产品,通过体外循环清除致病抗体,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项目首次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研发蛋白A吸附剂,创新了量产工艺,完成了临床验证和产业转化,替代进口产品解决了免疫吸附治疗的“卡脖子”问题。项目成果获国家药监局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相关技术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9项。产品已广泛用于临床。

《延缓慢性肝脏疾病进展防控体系的创新突破和推广应用》

成果第一完成人:孙剑

乙肝和脂肪肝是我国最常见的两大慢性肝病,该项目围绕“优化慢性肝病防控体系,降低疾病进展风险”这一重大需求,做出了系列创新性贡献。项目发掘了慢乙肝治疗疗效及疾病进展相关的病毒学新标志物,优化了慢乙肝疾病进展防治体系,为我国乙肝防控手段的变革提供了重要依据;揭示了多项在乙肝疾病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免疫和遗传标志物,建立了疾病进展预测新模型,为肝癌风险的高效监测和精准防控奠定了重要基础;创建了脂肪肝进展高危人群识别体系,提出了“共病”诊疗新模式,为脂肪肝患者分级管理提供了重要指导;开拓了脂肪肝及其相关肝纤维化评估新方法,为脂肪肝风险人群的早期防控提供重要手段。

《中晚期肺癌慢病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应用》

成果第一完成人:周清

本项目以中晚期肺癌为研究对象,以“中晚期肺癌慢病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应用”为研究主线,立足解决中晚期肺癌临床瓶颈问题,并依此建立了中晚期肺癌慢病化管理的理论体系、治疗新标准和临床研发新模式。该研究成果揭示了肺癌中晚期人群独特的分子病理特征和分子异质性,首创“以患者为中心”的适应性伞式临床试验新模式,建立“高效检测——精准治疗——特殊不良反应管理”的全链条诊疗体系。研究成果获得国际、国内同行的高度认可,并纳入国际及国内多部肺癌诊疗指南和共识,改变了中晚期肺癌的临床实践,显著改善了中晚期肺癌患者的预后。

《心肌损伤机制与心肌保护关键技术的系列创新研究和推广应用》

成果第一完成人:朱平

心肌损伤是心血管外科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机制复杂,尽管采取了一些心肌保护措施,每年仍有数量不少的心血管病患者发生术后心脏复跳困难、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严重时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4年来,朱平团队从心肌损伤并发症等临床需要出发,组织国内9家大型医疗单位、高校、研究所与企业,开展心肌损伤与心肌保护相关技术的系列创新研究和推广应用。该系列研究开发了心肌保护新技术和超低温冷冻干燥保存心脏的新方法;创建了多个体外循环培训基地;创立了广东省体外生命支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自主研制了膜肺等心肌保护的新装置,并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医疗机构,实现心肌保护相关技术迈入稳健发展新阶段。

《中国人前列腺癌进展机制研究及精准预测和治疗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成果第一完成人:赵善超

项目针对中国人前列腺癌进展期和转移性患者比例较高、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患者较多的特点开展了系列工作,探索中国人前列腺癌进展的具体机制及关键分子靶点,并针对中国人前列腺癌特征建立了进展早期预测和CRPC新型药物研发、精准治疗体系。项目组共获得授权知识产权8项,发表与相关科研论文150余篇,为我国前列腺癌特别是CRPC患者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了新的指导策略,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脑胶质母细胞瘤中表观调控致获得性治疗抵抗的关键机制》

成果第一完成人:陆云涛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常见且预后最差的原发恶性脑肿瘤之一,其高增殖、强侵袭及治疗抵抗特性是导致肿瘤复发的重要原因。陆云涛及团队成员致力于GBM放化疗抵抗的分子机制和增敏治疗策略的研究。该成果阐释了介导瘤周和瘤心异质细胞间表型转化和耐药的多种表观调控机制,筛选了可用的分子靶点,并基于此进行了药物改造,开展相关临床研究1项,为GBM放化疗增敏提供了潜在治疗策略。

《鼻咽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及转移相关标志物的筛选和临床应用》

成果第一完成人:李湘平

复发转移是鼻咽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机制不明,治疗手段有限。本项目围绕鼻咽癌侵袭转移开展系列创新工作,证实EZH2、FOXQ1以及相关microRNA通过影响上皮间质转化、新生血管形成等多个关键步骤参与鼻咽癌转移,证实EB病毒编码核心抗原EBNA1通过形成抑制性免疫微环境促进鼻咽癌转移和免疫逃逸,发现多个miRNA分子标签的动态改变可作为预测鼻咽癌治疗敏感性及复发转移的分子标志物。该系列成果为推动鼻咽癌转移防治研究提供了新理论、新技术及新策略。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高血压综合防治体系关键技术的创建及应用》

成果第一完成人:冯颖青

冯颖青团队自2010年起,在东莞寮步镇试点高血压防治体系的创新与关键技术的应用并进行系列研究。在国内率先创建“四方联动”,寮步镇因此获得“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称号,并在省内推广,使示范区内高血压控制率提升约25%,同时降低了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发生率,防治效果走在全国前列。在国际上首次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证实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强化降压与标准降压治疗相比可使主要心血管复合事件风险降低26%。在国内率先将移动互联网及穿戴设备技术用于高血压防治管理,通过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基层高血压防治效果,形成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对高血压管理的解决方案。

《小儿癫痫关键诊疗体系的建立与推广应用》

成果第一完成人:翟琼香

该项目发现了中国癫痫患儿临床特征和基因遗传图谱,解决了病人精准病因诊断,促进了优生优育发展;创建了一套识别高频振荡头皮脑电图高频成分(HFOs)的方法,应用此方法解决了传统常规脑电图分辨率不高易导致假阴性的难题;发现了智力低下的癫痫患儿与脑代谢异常相关,为癫痫共患病治疗提供重要量化手段;发现多种抗癫痫药物对相应的基因突变有显著疗效,创新性应用生酮饮食疗法结合生酮饮食配餐软件治疗难治性癫痫,使一万多名难治性癫痫患者得到了有效治疗。本项目13项研究为国际首次开展,3项为国内首次开展,系列研究成果已在国内数十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推动了癫痫学科的发展。

《复杂骨盆髋臼骨折数字化诊疗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推广》

成果第一完成人:陈滨

复杂骨盆髋臼骨折是骨科最严重创伤之一,致死致残率高。由于骨折解剖位置深且毗邻重要血管神经和脏器,手术难度大,如何精准地复位固定骨折,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本团队自1995年起,充分利用数字骨科手段,实现了从术前评估到手术治疗的系列关键技术创新。通过可视化、虚拟化、人工智能及计算机导航等数字方法,简化和标准化了诊疗流程,降低了治疗难度。依托南方医院委省共建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积极进行示范推广,显著提升了华南地区复杂骨盆髋臼骨折诊治水平。

《肺结节精准微创诊疗关键技术研发》

成果第一完成人:周海榆

肺结节精准诊疗微创技术及早期肺癌围术期全程化管理,包括早期筛查、精准诊断、微创手术及复发监测是当前胸外科临床诊治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本项目聚焦“肺结节精准诊疗及围术期全程化管理”,构建了肺结节精准微创诊疗关键技术研发体系,实现肺结节精准切除与患者加速康复,解析了早期肺癌预后及免疫治疗敏感人群基因特征与免疫微环境模式,将理论机制研究转化到临床应用场景。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对于提升肺结节及早期肺癌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成功获批单孔(微单孔)胸腔镜手术相关国家发明专利2项及实用新型专利4项,技术应用于省内外17家医院,优化了肺结节精准诊疗及围术期全程化管理,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与临床应用价值。

青年科技创新奖

获奖人:毛琛

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流行病学系主任,二级教授;国家卫健委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负责人;获第九届“树兰医学青年奖”、第二十四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2023年度“广东省青年科技创新奖”。近年来主持国家级项目5项、省市级项目8项;以通讯/第一作者在BMJ(2015;2020)、Ann Intern Med(2020;2022)等发表论文100余篇,3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3篇获F1000推荐,累计他引5200余次(单篇最高257次),H指数40(Web of Science)。

最新文章

南医人

更多>>

【教师节】郑磊:尽心尽力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郑磊,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检验医学科主任。作为一名高教教师,郑磊以高尚的师德师风、精湛的业务能力和满腔的教育热情,孜孜不倦地培育着一届届医学人才,尽心尽力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方面,郑磊担任第一临床医学院实验诊断学等课程教学任务,近一年来,授课人数达 1961人次,总学时达774小时;临床接收规培生25人,实习生20人,进修生51人。作为第一指导老师共培养硕士6...

【更多】

【援藏】第三附属医院程亮:践行援藏初心 扛起医者担当

图为程亮(右一)手把手指导当地医生开展脊柱内镜手术。(图片由程亮提供)在林芝市人民医院开展援藏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累计开展约200台脊柱微创手术;累计开展3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并在全区范围内率先开展自治区首例颈椎内镜和自治区首例胸椎内镜手术;……2023年8月,带着对西藏这片高原的无限憧憬和一丝忐忑,2023年度“双百计划”援藏医疗队员、第三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二科副主任医师程亮来到林芝市人民医院,开启了自己的...

【更多】

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