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十八期(12月20日)第二版

时间:2024-12-20

点击:

“双百行动”

学校工会举行“双百行动”校地签约仪式暨学习培训活动

南医讯(文/图 吴秀雨)12月13日,学校工会在我校“双百行动”第二批校地结对点——韶关市曲江区开展“双百行动”暨学习培训,学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锅红及第四届工会委员会委员、二级工会主席参加了活动。

培训会上,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左瑾先后组织学习了2024年全省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精神、学校党委书记张玉润在全省推进“百千万工程”现场会上的发言《四融合 四驱动,助力“双百工程”走深走实》,以及省教育厅关于高校审计涉及工会的常见问题整改提醒通知精神等内容。

学校工会与曲江区举行了“双百行动”农产品采购、文旅项目合作签约仪式。曲江区委副书记陈少锋,各镇街分管领导与强镇富村公司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当地领导介绍了曲江农产品产业发展情况和文旅产业发展情况,各镇街现场展示推广了本地特色农产品和文旅项目。学校工会一行与各镇强镇富村公司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咨询农产品种类价格和文旅特色项目具体情况,为下一步合作做好规划。

陈少锋表示,希望学校能在土特产品推介、文化旅游、医疗康养产业等方面提供支持,推动双方合作提质增效,深化帮扶合作领域。通过“双百行动”,实现校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推动曲江农业农村事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张锅红表示,曲江区作为学校开展“双百行动”第二批校地结对点,学校党委对与曲江的结对共建工作高度重视。本次学校工会签订合作协议就是落实学校党委“双百行动”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

学校工会与韶关市曲江区“双百行动”农产品采购、文旅项目合作签约仪式

学校开展2024年秋季学期“校领导接待学生活动日”

南医讯(文/ 熊清清 图/叶浩楠 陈晋 杨康森)近日,党委学生工作部在两校区开展2024年秋季学期“校领导接待学生活动日”。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冬,20个职能部门负责人与两校区近300名同学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接待日现场气氛热烈且融洽,不少同学一下课就赶来活动现场,就学业发展、后勤保障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王冬和同学们深入沟通,了解大家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并就同学们反馈的意见建议进行了探讨。相关部门负责人耐心解答,对于立行立改的问题当场安排改进;对于需要协调多个单位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待研究办理后及时予以反馈;对于条件尚不成熟、暂时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认真聆听,给予积极回应。

校领导接待学生活动日旨在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搭建聚焦学生权益、倾听学生心声的沟通桥梁,助力学生成长。2024年秋季学期校领导接待学生活动日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共收集学生意见、建议480条,党委学生工作部将分类汇总,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办理,并通过专题会议、主题班会、周点名等形式及时向学生反馈办理情况。

活动现场

首期“终止性传播感染流行综合策略高级课程”开班

南医讯(文/皮肤病医院)为响应WHO“2030年终止性传播感染流行”倡议,我校全球健康研究院、WHO性传播疾病预防与控制合作中心联合发起“终止性传播感染流行综合策略高级课程(ACCESS)”项目。

12月1日-7日,首期ACCESS课程班在广州举办。学校党委书记张玉润、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刘勇鹰、WHO性传播疾病预防与控制合作中心代表陈祥生、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交流合作处处长陈全,皮肤病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南方医科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院长杨斌及学校对外合作交流、国际教育相关部门领导出席开班典礼并致辞。

首期课程班学员共20名,分别来自柬埔寨、所罗门群岛、印度尼西亚、蒙古、缅甸、尼泊尔、泰国、印度,冈比亚、利比里亚、喀麦隆、塞拉利昂、莫桑比克等13个国家以及我国港澳地区。课程班师资阵容强大,汇集了来自WHO、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我国性传播感染和传染病领域的知名专家。

本期课程内容包含理论教学、实践操作和现场考察三大模块,聚焦性传播感染的防控策略、疫情监测及数据驱动政策优化、临床诊疗和人群干预技术等内容。学员们在皮肤病医院接受了培训,参与了模拟临床诊疗操作环节;到深圳市南山区慢性病防治院和妇幼保健院进行了实地参观。

课程结束后,来自WHO西太区办公室、泰国HIV研究与创新研究中心、冈比亚及中国香港卫生署的4名学员代表分享了学习心得,并针对课程内容提出改进建议。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彭鸿娟,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陈君,全球健康研究院副院长郑和平、王成和徐东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ACCESS课程是全球健康研究院主动参与全球健康治理事务的起点,旨在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具备全球健康视野的性传播疾病防控专业人才,建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共同应对性传播感染流行研究的协作网络。该课程班计划每年举办一次,至2030年,预计至少完成对15个中低收入国家、100名学员的培训。

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召开2024年优秀公益评选大会

南医讯 (文/图 朱珈仪 曾镇佳)为激励南医学子继承和发扬志愿者精神,发挥优秀志愿者模范带头作用,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于12月8日在顺德校区召开了2024年优秀公益评选大会。本次大会共有7组公益项目代表和14名志愿者参与答辩。

经过评选,“全民来急救——致力于搭建院前急救互联平台”“健康顺德——公卫知识宣教与健康技术服务”“南方医院麻醉手术中心‘手术之窗’围术期科普志愿活动”获评“优秀公益项目”。“健康顺德——公卫知识宣教与健康技术服务”项目团队以顺德校区为起点向珠江三角地区辐射,开展了17场志愿活动,通过多种方式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南方医院麻醉手术中心‘手术之窗’围术期科普志愿活动”项目采用多学科联合、个性化等模式进行科普宣教,定期组织人员前往社区义诊; “全民来急救——致力于搭建院前急救互联平台”公益项目通过八年的不懈坚持,普及人数到达99万,首创了面向公众的CPR“无人执考”模式、急救技能培训矩阵体系。

吴赛妮、邱恬融、曾嘉键、高子婷、王昭睿、林俊桦、陈岸虹、邹炳睿、刘丽萍、张艺瑾获评“优秀志愿者”。中医药学院的高子婷表示,在“童年一课”云课堂活动中,她通过屏幕为乡村小孩授课,被学生热情深深触动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志愿经历变得更加丰富。中医药学院的邱恬融表示,从参军到回校,不变的是乐于助人的心,为社会服务、为人民带来便捷是自己的初心与使命。第一临床学院的曾嘉键分享了支教的感悟:“教育不是传输知识,而是通过现象理解知识;要为学生播下一颗兴趣的种子,而不是移栽一棵大树。”口腔医学院的王昭睿讲述了她在点石小学暑期支教的经历,认为“志愿服务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双向的奔赴”。

校青协主席张晨朗表示,本次大会促进了志愿者间的交流,进一步凝聚了团队的力量。校青协指导老师郭鑫指出,志愿服务是去发光发热,希望所有志愿者都可以用心、用情、用功去做志愿服务。

青年志愿者代表进行演讲

中西医结合医院贺运河志愿服务队开展“一对一全链条陪诊”服务

南医讯 (文/吴佳仪) 日前,我校在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之际推出“提升就医体验”社会实践服务项目(试运行),成立了以医院规培医师、实习生、机关青年共234人为主要成员的“提升就医体验”社会实践服务队,这是继2018年成立贺运河学雷锋医疗志愿者服务总队后新添的第一支由青年组成的志愿者分队。

该社会实践服务项目面向门急诊、住院部患者提供便民就医服务,设有1个工作部,3个区域组共15个固定岗和2个机动队,试运行阶段以门诊为试点开展工作。服务队成员将在门诊各楼层固定岗位,为就医群众提供就诊指引、自助机使用、分流分诊、协助挂号、取药、维持就诊秩序等服务。该项目重点推出“一对一全链条陪诊”服务,患者从进入门诊至完成门诊就医或完成住院手续办理期间均有2个机动志愿专员陪同,让独自就医的患者有“医”靠。

作为第八批广东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凭借“海珠湖健康小屋”“进社区,送健康”等公益志愿服务品牌,于12月5日入选2024年度海珠区志愿服务组织影响力榜。医院党委书记陈旭坚表示,作为高校直属附属的公立医院,医院在临床工作与社会公益活动方面,始终保持育人根本和服务初心。“提升就医体验”社会实践服务项目的开展,对青年尤其是学生群体的全方面成长和群众就医体验的提升有积极作用。

“珠江寻声者”项目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南医讯 (文/郭玉琴)11月30日至12月1日,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2024年集中交流活动在广东汕头举办。珠江医院“珠江寻声者——关爱听障群体志愿行动”项目从1200多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银奖。

“珠江寻声者”项目由珠江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主任张宏征发起并担任项目负责人,郭玉琴、张涛、江珊珊、蔡洁青担任指导老师,项目成员150人,旨在资助低收入家庭的听障儿童进行听力重建和术后康复训练指导,确保听障儿童重获听力并顺利融入社会。

项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策略,全力推广爱耳防聋知识的健康科普,线上借助B站、视频号及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生动有趣的爱耳护耳科普视频与文章,安排专家志愿者开展直播互动,实时解答公众疑问,累计服务约110万人次。线下则通过义诊服务与社区宣传,面对面服务累计过万人。

“珠江寻声者”公益项目自2020年12月启动以来,得到了众多爱心人士的慷慨捐助,已有近40名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和青少年在本项目资助下通过人工耳蜗手术重获听力,重返有声世界。

我校学子在全国大学生模拟政协提案大赛中获奖

南医讯(文/郭康强 郑婷浩) 12月5日-12月7日,在“提案中国·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模拟政协提案大赛”上,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代表队作为广东省唯一入围大学组全国复赛的参赛队伍,同全国60所高校的参赛队伍同台竞技,最终获大赛优秀奖,实现我校在该赛事中的首次突破。

我校代表队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郭康强担任指导老师,由来自护理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的五名学生组成(领队:郑婷浩;代表队成员:刘玉、林木子、邓天赐、王周颉),所提交的提案作品《关于提升学前儿童照顾者应急救护能力的提案》在激烈的角逐中脱颖而出。

在提案展示与答辩环节,我校代表队深入分析当前学前儿童照顾者在应急救护能力上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代表队在大赛中的精彩表现,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思政课建设和思政育人的生动实践和探索成果。

校健美操队在中国大学生健美操锦标赛上获4枚铜牌

南医讯 (文/图 通识教育部) 12月2日至7日,我校健美操队在第18届中国大学生健美操锦标赛上再创佳绩,7个项目成功闯进决赛,在男子单人操、有氧舞蹈、有氧踏板和校园健身操项目中荣获4枚铜牌,混合双人操、三人操和五人操分别取得了第四、第七和第四名的佳绩。

比赛中,队员们展现了较强的整体实力和高水平竞技状态,以饱满的热情对待每一场比赛,赢得了现场观众和其他选手的赞誉,连续第三年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队伍。女子单人操因主力受伤,由一名新秀上场,在赛场中动作舒展优雅、发挥稳定。我校健美操队的表现彰显了学校长期重视体育教育的成果,这支队伍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续写更多精彩篇章。

校健美操队队员在比赛中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校赛决赛举行

南医讯(文/卢文婷) 12月15日,就业指导中心在校本部众创空间举办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南方医科大学决赛。大赛以“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为主题,分为成长赛道和就业赛道。全校2488余名学生积极报名参赛,经过两个多月的层层选拔,最终23名同学进入决赛。

成长赛道的选手们通过主题陈述、评委提问两个环节讲述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及围绕实现职业目标的成长过程,展现了我校学子展望未来、积极上进的风采。就业赛道的选手们结合主题陈述、综合面试两个环节讲述自己的求职实战能力、个人发展路径及与职业目标和岗位要求相契合的就业能力,自信地展示了成长履历和就业竞争力。

经过激烈角逐,成长、就业赛道本科生组和就业赛道研究生组共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4名。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