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四期(3月31日)第一版

时间:2025-03-31

点击:

学校对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进行动员部署

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推动一流医科大学建设迈上新台阶

南医讯 (文/柯佳 图/龚杰) 3月20日,学校召开干部大会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会,套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暨全国两会精神,部署学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及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

学校党委书记张玉润表示,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讲话,强调要实施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这对学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全校要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加快构建“环南医生物医药创新生态圈”,推动校企地联合创新。学校广、佛、深三大板块要紧盯科技前沿、产业“风口”,深化与政府、企业科技合作,探索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补齐学校科技转化短板,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为推进一流医科大学建设提供支撑。

张玉润强调,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校要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要聚焦学习教育主题,坚持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学,注重分层分类学;要锚定目标任务,全面开展学查改;要坚持两手抓两促进,一体推进党风政风、师德师风、医德医风建设。要强化政治担当,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为一流医科大学建设提供坚强保障。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确保党的领导全面落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和坚强战斗堡垒;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党建引领,汇聚起一流医科大学建设的磅礴力量。要落实政治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抓好从严治党是本职、不抓从严治党是失职的观念,从自身严起,发挥好示范作用,以高度政治自觉把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校长黎孟枫传达了全省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暨全国两会精神干部大会精神。他表示,高质量建设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是畅通学校科技创新成果向产业创新转化路径的有力举措,更是紧密对接国家战略,提升精准服务区域产业需求能力,形成绝对优势抢占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一招。全校要紧紧抓住“融合、创新、增量”三个关键点,加快探索形成校企地合作的独特模式、独有优势,走好走实教、科、产融合发展之路,为一流医科大学建设作出更加坚实的贡献。

黎孟枫强调,全校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上来,将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科技大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同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结合起来,同奋力推进一流医科大学建设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凝心聚力、精准发力、接续用力,落实落细各项工作,以新担当新作为谱写教育强国建设的南医篇章。

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南方医院院长孙剑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国两会精神。学校副校长刘叔文、赵镇,皮肤病医院院长杨斌分别围绕深圳国际口腔医学创新中心、学校转化医学中心、皮肤病医院皮肤健康与美丽产业创新中心的校企地合作建设作交流发言。学校党委副书记张锅红传达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精神及全国、全省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宣传部部长会议精神,部署了学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和2025年党建和“双百行动”重点工作。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育莲传达了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暨全省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视频会议精神,部署了学校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

学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学校机关、教辅机构、顺德校区管委会、资产经营公司正副职领导;各学院、附属医院班子成员、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织员等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会议。

学校对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进行动员部署

学校党委书记张玉润讲授思政第一课

南医讯(文/新闻中心 罗晓月 图/夏涛) 3月28日,学校党委书记张玉润以“守护健康 共筑未来,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学家”为题,为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管理学院2023级、2024级的同学们讲授了思政第一课。他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教育根本问题,带领大家了解公共卫生的起源以及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的演变,勉励同学们立志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学家,为祖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公共卫生是维护人民健康的有力保障

从群体研究到微观治疗,从独树一帜的流行病学到三足鼎立的现代医学,生动的故事引人入胜,详实的案例深入浅出。张玉润聚焦传染病的基本环节和影响因素,以人类认识和征服传染病的历程为主线,详细介绍了公共卫生体系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张玉润强调,公共卫生体系是全民健康的上游堤坝,承担着从源头控制致病因素、降低全社会疾病负担、帮助医疗卫生体系提质增效的重要使命,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才能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坚持防患于未然,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

张玉润谈到,公共卫生是根植于整个社会功能体系中的体制机制和价值观。只有全社会都把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作为自觉自愿的思想理念和自动反应的行为准则,公共卫生体系才是强大的。

张玉润用“中国公共卫生之父”陈志潜和“时代楷模”骆抗先的事迹指引同学们的成长成才之路:“公共卫生学家是实践的而非理论的,是大众的而非个人的,是专业的而非学术的,是给社会看病给人群下处方。”他勉励同学们将个人理想融入服务人民健康的伟大使命,在实践中磨砺本领、增长才干,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守护生命的实际行动。

勇担时代使命,争做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学家

思政第一课引发了同学们的共鸣。“这堂思政课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精神的洗礼,激励我像前辈们一样,为祖国的公共卫生事业添砖加瓦。”贺智娟同学表示。

刘冬阳同学说道:“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学家兼具专业素养与社会担当,要积极锤炼本领,在服务社会中涵养济世情怀,努力成长为一名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专家。”

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申玉杰主持授课活动。学校党委办公室党支部全体党员,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管理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有关人员共同聆听了思政课。

学校党委书记张玉润讲授思政第一课

18位学者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南医讯 (文/发展规划处) 3月25日,爱思唯尔(Elsevier) 正式发布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 (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 榜单。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上榜共计6388人,来自547所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覆盖了教育部10个学科领域、83个一级学科。

我校此次有18位学者上榜,较去年新增3位,上榜数并列独立医科大学第3。上榜的18位学者包括丁彦青、丁长海、侯凡凡、侯金林、姜勇、黎孟枫、廖旺军、李国新、刘友华、吴一龙、徐希平、余学清、邵龙泉、周宏伟、刘叔文、吴天志、马建华、余光创。学者所属学科门类分布在医学(15人)、理学(1人)和工学(2人),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等一级学科。

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意味着该学者发表论文的总被引数在本学科所有中国大陆地区学者中处于顶尖水平,其科研成果为所在学科领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其学科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在顺德医院启动

南医讯 (文/顺德医院 梁华) 近日,作为国家级科技创新2030“四大慢病”重大专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防治的前瞻性干预研究”项目的子课题,“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影响因素及其管理现状研究”启动会暨课题论证会在顺德医院召开。项目旨在通过综合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策略,为全国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防治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会议由项目课题负责人、顺德医院院长沈洁主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项目负责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教授孙子林,特邀专家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夏彦恺现场指导,南京鼓楼医院副院长毕艳、北京同仁医院张新媛、东南大学赵林度等通过线上方式参与指导。

珠江医院举办生物药械临研与转化院企协同创新大会

南医讯 (文/珠江医院) 3月20日,我校珠江医院召开珠江生物药械临研与转化院企协同创新大会,并与12家国际知名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框架。学校党委书记张玉润在会上指出,医院要以临床需求精准对接产业供给,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

张玉润表示,作为扎根南粤的医学高地,学校始终将服务国家战略与湾区发展作为使命,充分整合地、校、院、企各方资源,协同打造“环南医”生物医药创新带,构建综合性转化平台,在医学转化领域实现新突破。

省卫生健康委、省科技厅、省药监局、市卫生健康委等单位领导,百余家生物医药领军企业、医疗机构代表参会。与会代表共探“政策落地执行”“临床试验质效提升”“成果转化路径”等核心议题,为构建协同创新生态汇聚众智。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