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四期(3月31日)第二版

时间:2025-03-31

点击:

贡献青春力量 勇担时代使命

各学院开讲2025年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近期学校各学院陆续开展了2025年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活动,通过专题教育充分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引导学子坚定理想信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作者:钟雨倩 潘雅 唐志壕 宋东亮 田依鑫 刘梦圆

基础医学院:

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3月20日,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常军武作题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的思政第一课。学院老师、本硕博学生代表100余人聆听授课。

针对当前面临的学科交叉融合不足、高层次人才引进放缓等挑战,常军武提出四大发展路径:聚焦科技创新,重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攻坚重大原创成果;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完善青年学者培养体系,培育学科领军团队;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院士创新班”本博一体化培养,打造基础医学拔尖人才培养高地;勇担社会责任,在国家人体博物馆建设、地贫防治等领域彰显南医作为。

中医药学院:

走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之路

3月19日,中医药学院党委书记叶深溪以“以文化自信铸魂,走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之路”为题,为2022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讲授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

叶深溪为大家深入浅出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瑰宝在历次疫病防治实践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充分体现了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的重要性。叶深溪勉励同学们,要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要涵养进取,练就过硬本领;要励志担当大任,勇于创新,以实际行动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矢志不渝地传承好中医药这份宝贵财富。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3月19日,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25年思政第一课开讲。

学院院长冯前进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主题,阐述中国式现代化是古老文明的延续,而非其终结;通过对比古今,凸显中国式现代化在传承中的创新与发展,强调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根基。他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论证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和必然性,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他结合当下科技发展的前沿成果,探讨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如何为中华文明的未来发展开辟新的广阔天地。

药学院:

在红色旋律中重温党的光辉历程

3月21日,药学院党委书记何沐蓉主讲“回声嘹亮——在红色旋律中重温党的光辉历程”思政第一课,打造了一堂沉浸式思政课堂。2022级药学专业全体学生、学工办专兼职辅导员老师参加学习。

课程讲述了“歌声中的青年力量”专题,将革命年代的青春壮歌与新时代青年科技报国事迹并置呈现。课程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为经纬,精选九首跨越时空的经典曲目,构建起从建党初期到新时代的精神坐标系。这堂思政课以“音乐+党史”的融合路径打造艺术感染力与理论深度的育人共同体,将红色旋律转化为解码党史的精神密钥,使课堂成为沉浸式红色文化体验空间。

公共卫生学院:

锚定时代坐标,书写青春华章

3月19日,公共卫生学院举办2025年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院长毛琛主讲,学院2022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到场聆听。

毛琛围绕“锚定时代坐标,书写青春华章——高质量发展形势分析与对策”主题,深刻剖析学院学科地位、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精神,激发青年学子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勉励同学们要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公共卫生使命;聚焦“卡脖子”领域,做科研攻坚的领航员;推动成果转化,做躬身实践的实干家。

护理学院:

争做新时代护理人才

3月13日,护理学院为学院2024级全体青年学子们开展了思政第一课专题教育。

学院党委副书记李茂贤围绕着“学习贯彻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争做新时代护理人才”的主题,从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出发,带领学子深入学习健康中国战略的重点内容,引导青年学子分析探讨护理专业与健康中国战略的密切联系,坚定青年学子“守护人民健康,服务基层医疗”的理想信念,鼓励大家积极参与专业相关的科研创新,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守护国家和人民的卫生健康。

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

成为高素质高科技医学人才

3月20日,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马茜以“紧跟时代脉搏,成为高素质高科技医学人才”为题,为同学们上了一堂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思政课。

马茜阐述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医学新机遇,人工智能如何助力医学发展,探讨专业能力提高的路径与实践,思考医学教育的灵魂与核心。马茜强调,医学不仅是科学,更是人学,人文素养是医学生不可或缺的品质,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是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马茜勉励同学们紧跟时代脉搏,提升科技素养,坚守人文精神,成为高素质、高科技的医学人才,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外国语学院:

推进中医文化翻译及传播

3月19日,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吴让科以“粤港澳大湾区中医文化翻译及其传播”为主题讲授了一堂思政课,学院2023和2024本科生全员参与学习。课程内容深入探讨中医文化核心价值及其翻译与传播的使命,引导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夯实英语专业能力,助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

吴让科从中医文化的历史脉络切入,简要梳理了“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核心理念,以及针灸、中药等诊疗方法的独特智慧;还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医文化,以及岭南地区的传统医学特色。他鼓励同学们努力学好中医文化相关知识,勤学苦练英语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不断积累英语语言文化相关知识,为推动中医文化以及中医知识的翻译与传播做出应有的贡献。

法医学院

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法治力量

3月25日,法医学院党委书记张虹以“不负青春韶华 勇担时代使命 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法治力量”为主题,为2023级法医学专业本科生讲授思政第一课。

张虹着重阐述了法医学科在推动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的飞速发展,当前法医学在伦理与规范、学科融合、职业认知等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张虹勉励大家要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时代先锋;要精进专业技能,勇攀科技高峰;要传承法医精神,弘扬职业文化,努力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有专业素养的优秀法医学人才。

研究生院:

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

3月7日,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张原英围绕“以青春之我 担时代之责”主题,为2024级800余名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讲授思政第一课。

课程内容教育引导研究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张原英对青年研究生提出要求:要立大志,厚植家国情怀,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自己,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要明大德,涵养高尚品德,做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时代新人;要成大才,锤炼过硬本领,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并保持身心健康;要担大任,培育创新意识,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掌握前沿知识和最新成果。

第二临床医学院:

紧跟时代潮流,勇担医学重任

3月20日,第二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苏广武为本科2022级全体学生讲授题为“紧跟时代潮流,勇担医学重任”的思政第一课。

苏广武以党和国家政策深入阐释高科技在各领域的具体应用为切入点,从国家各领域的科技创新,到珠江医院医疗科技创新,展现了我国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的决心,带领同学们感受国家创新的力量。苏广武指出,要夯实强国有我意识,不断提升数智素养,积极培养创新能力,注重数据安全与伦理,坚守医学人文精神。他强调,医学生应紧跟时代潮流,主动拥抱高新科技,在科研、临床实践和医疗服务创新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第三临床医学院:

志存高远 ,稳步前行

3月14日,第三附属医院组织开展了2025年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医院党委书记胡海源以“仰望星空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稳步前行”为主题,为同学们分享了如何在学习生活中实现“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知行合一”的经验。

胡海源从多个维度告诉同学们如何志存高远,明确人生方向:要立下爱国奉献的志向,要心怀国家,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要树立奋斗成才的决心,通过不懈努力提升自我,实现个人价值;要将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重要目标。他指出,做人要老实,做事要踏实,做学问要真实;新时代的医学生还应具备双重视野,要拥有向上看的广阔视角,也要具备向下看的深邃眼光。

口腔医学院:

把握时代脉搏,坚守医者初心

3月21日,口腔医学院开讲2025年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学院党委书记麻尚春以“把握时代脉搏 坚守医者初心----新时代口腔医学生的使命与担当”为题,为学院2023级、2024级口腔专业学生共240余人进行专题授课。

麻尚春紧扣国家战略与医学前沿,结合全国两会精神,系统剖析数字化浪潮下口腔医学的机遇与挑战。她指出,人工智能、远程诊疗等技术正重塑医疗行业格局,数智思维与终身学习能力是新时代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解析DeepSeek大模型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基层5G超远程手术机器人等创新案例,她强调“科技报国”与“人民至上”的使命担当,激励学生以创新实践回应社会需求,在技术变革中永葆医者仁心。

护理学院学子聆听思政第一课

1798个岗位+1.2万人需求,这场招聘会“薪”意满满

3月22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我校承办的“广东省2025届普通高校毕业生系列供需对接活动——医学类急需紧缺人才综合专场”,在校本部举行。

本次活动集医学人才招聘对接、政策解读、行业推广、校企交流、平台宣介于一体,邀请了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334家用人单位携1798个岗位到场参会,需求人数近1.2万人。招聘岗位除了涵盖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中医学、检验医学等多个医学领域,还涉及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研发等新兴领域,充分展现医疗卫生健康行业的发展趋势与需求现状。

来源:新闻中心 就业指导中心

文字:柯佳 刘晓坤

“孔雀东南飞” 为未来蓄力

本次招聘会,吸引了来自全国98所高校的近万名毕业生前来应聘,企业求贤若渴,开启“抢人”大战,纷纷拿出“安居补贴”“创业扶持”等政策“杀手锏”,吸引人才“孔雀东南飞”。热气腾腾的招聘现场是人才与产业的“双向奔赴”,也释放出政策协同发力,稳就业促发展的积极信号。

我校南方医院除了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外,对于高层次人才还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议”政策,从薪酬待遇、人员配备、科研平台、配套经费、住房保障等方面均给予支持。

我校深圳口腔医院(坪山)此次主要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和口腔医师等岗位,招聘对象以口腔医学、微生物学、细胞组织工程、生物信息学等专业博士生为主。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高地,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以及开放、友好和多元文化环境为吸引全球医学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持。

“人工智能”:招聘会新晋“网红”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AI辅助诊断、药物研发、病历分析、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健康管理……人工智能正全方位提升医疗服务效能,带来更高效、更个性化的医疗服务,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相关人才的需求也持续增长。

来自广东本土的香雪制药作为一家大型医药企业,已于今年开启“数据驱动,AI变革”,充分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推动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应届毕业生小刘非常关注人工智能领域,日常除了课堂学习还积极参加人工智能相关的实习工作。“今天招聘会有很多知名的科技公司、制药公司,希望自己取得满意的offer。”小刘说道。

除了供需双方,本次招聘会也积极拥抱人工智能,设置了AI面试体验区和AI简历诊断区。AI模拟面试能够模拟超真面试场景,精准对标单位面试问题,并能解锁多维面试能力报告,帮助同学们提升面试技巧。AI简历诊断服务则包含了简历模板库的使用、简历的诊断与优化、推荐岗位和简历投递服务,不仅能帮助同学们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还能随着市场的变化和用户反馈更新模板和建议,确保简历内容的时效性和竞争力。

打造供需对接优质服务平台

学校持续完善就业工作体系,搭建高质量就业平台,每年举办两场大型供需对接活动,近3年共计服务参会单位两千余家,提供就业岗位超十万个。学校每年举办近200场线下宣讲会,接待用人单位近300个,吸引了30多个省市卫健委(局)组团来校招聘。2024年共计完成访企拓岗610家单位,新增就业岗位4981个。通过举办职业生涯体验周活动,建立独立面试室及职业咨询网上预约系统,组建就业信息服务队等举措,打造就业工作合力,实现“企业进校园、岗位进校园、服务进校园”。

用人单位与应聘学子面对面交流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