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五期(4月15日)第二版

时间:2025-04-15

点击:

WHO全球项目主任Meg Doherty来校共议艾滋病、肝炎与性传播感染防控新策略

南医讯 (文/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黄芳 王小康) 4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全球艾滋病毒、肝炎和性传播感染项目(Global HIV,Hepatitis and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Programme, HHS)主任Meg Doherty访问我校。学校党委书记张玉润、校长黎孟枫与Doherty进行了会面,并就加强双方合作的具体事宜进行了座谈交流。

张玉润综合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办医等情况,并就我校与WHO在医疗合作项目、医学骨干人才进修、学生培养、实习和就业等方面进行交流。 Doherty表示,希望WHO在与中国广泛合作的基础上,加强与我校在性传播感染控制等领域的合作。

黎孟枫介绍了我校的办学特色,重点介绍了学校在HIV/AIDS、肝炎和性传播感染领域的科研优势与区域竞争力,并表示学校将继续大力支持与WHO在相关领域的合作拓展。

Doherty详细介绍了当前艾滋病、乙型肝炎、淋病、梅毒等传染病在诊断、治疗、防控方面的最新进展,肯定了中国在肝炎等传染性疾病防控方面的成就,希望中国继续输出防控经验,也欢迎南方医科大学向世卫组织输送传染病防控医疗骨干和实习人员。

随后,Doherty与我校全球健康研究院专家、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相关人员探讨了传染性疾病研究与防控目前面临的挑战,就WHO项目、合作中心申报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WHO成立于1948年,是联合国下属的全球性公共卫生机构,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HHS是WHO下属的重要技术部门,致力于推动全球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性传播感染的防控工作。HHS通过制定国际防治指南、提供技术支持、推动创新策略实施以及加强全球合作,在降低疾病负担、促进公共卫生平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我校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南医讯 (文/中医药学院 华玥)3月27日,学校副校长马骊带队访问马来西亚拉曼大学(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并与拉曼大学副校长倪慕敏一起签订校际合作框架协议。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中医药学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相关人员随团出访。此行旨在以中医药交流合作为契机,与拉曼大学探讨在师资互访、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学术交流、医疗医药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推动双方医学教育与医疗资源共建共享,共同培养卓越医学人才。

拉曼大学成立于2002年,是马来西亚规模最大和最著名的大学之一,是“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 “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成员。现有霹雳州金宝校区及雪兰莪州双溪龙校区等两个校区,拥有9个学院、2万多名学生,开设有130多个专业,涵盖文科、商业、管理、理工、科技、农业、医学等领域。该校于2009年11月成立医学与保健科学学院,开办有中医药学、医学、护理与物理治疗等专业。

多年来,我校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中医药国际合作,扎实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我校与拉曼大学在医学教育,尤其在中医药合作领域迈向新台阶。双方将围绕跨国人才交流培养、中医药教学科研协同创新及基层医疗合作等方面,共同推动并促成具体项目的落地。双方一致表示,将加强两校合作交流,共同为推动中医药全球化发展贡献力量。

在马来西亚访问期间,马骊一行先后走访拉曼大学医院、百年中医机构同善医院、中医总会及万源制药,了解当地中医药及传统医药的发展现状,并就如何将我国中医药与马来西亚本地药材结合应用,提高防病治病的效果,探索紧密合作的新机制。


中国-洪都拉斯-约旦共享“热带医学”科研成果与实践经验

南医讯 (文/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王小康)4月11日至12日,我校与洪都拉斯国立自治大学(The National Autonomous University of Honduras, UNAH)和约旦大学(The University of Jordan)联合举办了2025中国-洪都拉斯-约旦“热带医学”线上研讨会。活动以“热带医学”为主题,通过共享科研成果与实践经验,促进三国在热带病防治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热带医学研究走向新高度。

为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热带医学研究与实践,研讨会于北京时间4月11日开幕,我校副校长刘叔文、洪都拉斯国立自治大学前医学科学院院长Marco Medina以及洪都拉斯驻华大使Salvador Moncada分别致辞。

刘叔文表示,我校作为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医科大学,致力于推动热带医学研究与国际合作。他强调,此次研讨会是跨区域公共卫生与科研合作的实践之一,希望三方加强热带医学领域的联合研究,为加强全球卫生治理提供参考。

Salvador Moncada指出,被忽视的热带病对超过15亿人的健康构成威胁,全球范围内需加大研发投资,实施国际化抗击行动,期望此次研讨会能推动中国、洪都拉斯和约旦在该领域的基础研究、临床、及公共卫生层面展开合作。

来自中国、洪都拉斯、约旦的专家学者围绕结核病、脑囊虫病、登革热、疟疾、猴痘病毒病、利什曼病、性传播疾病、弓形虫病等传染性疾病的研究展开交流,涵盖疾病诊断、治疗、预防及公共卫生政策等多个领域。


全国60余名国际教育领域专家探讨来华留学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路径

南医讯 (文/国际教育学院)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国际医学教育分会主办、我校承办的“新时代来华留学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于近期举行。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的60余名国际教育领域专家代表及管理人员齐聚广州,共同探讨新时代来华留学医学教育的创新发展路径。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来华留学处负责人郑晗、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跨境教育质量保障部副主任梁梓、广东省教育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陈琦、我校副校长马骊出席活动,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陈君主持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上,马骊指出,本次培训旨在共同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质量发展来华留学医学教育,汇聚了全国来华留学医学教育领域的顶尖智慧,培训内容直击前沿热点、内涵丰富,期待与会同仁借此契机深入互动交流、增进了解,成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战略征途中最宝贵的伙伴和战友,携手共书来华留学医学教育的崭新篇章。

郑晗解读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中有关推进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国际医学教育分会创会理事长、山东大学张岫美教授,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国际医学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哈尔滨医科大学钟照华教授分别围绕质量认证和专业认证作了专题报告。来自6所院校的来华留学教育教学领域专家,围绕招生挑战与策略研究、教师英语授课能力提升、培养质量全过程管理等内容作专题讲座。圆桌论坛环节,与会专家们围绕多个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清明祭英烈”主题升旗仪式厚植学子爱国情怀

南医讯(文/图 校团委) 4月1日,在清明节来临之际, 700多名师生齐聚顺德校区,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中开启“国旗下的思政课”。活动将革命传统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有机融合,通过“仪式教育+现场教学”的方式,引导学子在缅怀先烈中筑牢信仰之基。

活动伊始,国旗护卫队以铿锵正步踏破晨雾,手中钢枪与绶带辉映朝阳,步履庄重走向升旗台。在庄严的《义勇军进行曲》中,擎旗手振臂扬起五星红旗,全体师生高唱国歌行注目礼,鲜艳的国旗迎着朝阳冉冉升起。

副教授何江主讲“国旗下的思政课”,以医学视角串联革命精神与当代使命。从湘江血战到飞夺泸定桥的年轻红军,从盐城抗日战场的新四军三师英烈,用“为有牺牲多壮志”的革命豪情阐释红色精神。他提出,要以先烈精神为灯塔,坚守学习目标攻克知识难关;以先烈品格为镜鉴,通过志愿服务传承奉献精神;以先烈志向为指引,在百年变局中突破创新,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续写青春答卷。顺德校区管委会、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相关负责同志以及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全体本科生共同参加活动,聆听本次授课。

顺德校区升国旗仪式暨“国旗下的思政课”是校团委重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一,每逢清明、五四、国庆、元旦等节日举行升国旗仪式、“国旗下的思政课”、重温入团誓词等活动,通过沉浸式、立体化的教育形式,引导青年学子将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报国行,着力培养具有政治判断力、理论领悟力、使命践行力的新时代接班人。

“清明祭英烈”主题升旗仪式现场


学校党建与大思政课基地在茂名市委党校成立

南医讯(文/图 马克思主义学院 谢炜平) 为推进党建和大思政课建设,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乡村振兴,近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领导带队赴中共茂名市委党校开展基地建设工作,共同见证“南方医科大学党建与大思政课基地”的揭牌成立。茂名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何小春一行出席活动。

调研组与茂名市委党校校务班子在“柏桥讲堂”开展了座谈交流会。任映红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基本情况和思政课教学改革设想,重点介绍了落实教育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结对行动具体举措、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情况和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院情况。任映红强调,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高校与“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结对行动的要求,学校已经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签约开展教育部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结对工作,同时在广州、佛山、江门、云浮、阳江等地开展多项结对共建活动。期待此次与茂名市委党校联合共建“南方医科大学党建与大思政课基地”,能够进一步推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共同组织开展多样性的实践教学相关活动,共同开发具有特色的思政课程,共享成果。

双方还就如何推动学院党建与大思政课建设取得更好成效、与茂名市委党校共同为茂名乡村振兴添智赋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茂名市委党校特聘任映红、李俊平、马万东为“柏桥讲堂”客座教授。

共建“党建与大思政课基地”,不仅丰富了党建工作载体、为党建育人工作提供了新平台,而且为我校“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院”提供了实践支撑与资源平台,更是开门做好“大思政课基地”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学校党建与大思政课基地揭牌仪式


我校师生赴仁化县开展“双百行动”“绿美广东”植树活动

南医讯 (文/图 校团委 张兴众)3月27日,学校组织师生代表赴仁化县开展“双百行动”“绿美广东”植树活动。

韶关市、仁化县等相关领导与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负责人带领的40余名青年师生代表共同参与植树活动,在周田镇新庄村和丹霞街道夏富村分别栽种紫薇、海棠近600株。校地双方以“绿”为媒深化战略合作,分别在周田镇新庄村和丹霞街道夏富村举行的“双百林”和“青年林”揭牌仪式,为丹霞地貌增添生态亮色,构建起校地融合发展的绿色纽带。

这场以“绿美广东 青年先行”为主题的生态文明实践,是落实省委“百校联百县”工程的具体实践,既是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更是新时代青年践行“两山”理念的鲜活课堂。我校师生正以“双百行动”为支点,撬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乡村振兴新格局,以青春汗水浇灌生态文明之花,用实际行动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南医答卷。

我校师生在仁化县开展植树活动


“明日儿科医生”接受职业启蒙,守护儿童健康

南医讯 (文/图 第二临床医学院 林岚)4月2日,2024级儿科学专业全体学生齐聚第二临床医学院,开展第四届“明日儿科医生”职业启蒙活动。活动旨在通过早期接触临床环境、了解科研教学平台,深化学生专业认同感,为培养未来优秀儿科医生奠定基础。学院领导、各专业负责人和儿科各亚专科专家与“明日儿科医生”见面。

第二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张宏征指出,国家卫生健康委已将2025年至2027年确定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其中明确要求到202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科服务覆盖率需达到90%以上。学校率先开设儿科学本科专业,正是着眼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儿科医学人才。他表示,学院将为同学们提供教学、科研和临床实践的全方位支持,希望同学们科学规划学业与职业发展道路,以优秀前辈为楷模,保持医学初心,早日成长为守护儿童健康的生力军。

儿科专业负责人王斌系统梳理了儿科专业发展历程与前景,勉励同学们夯实专业基础,做好学业规划,脚踏实地地成长为新时代儿科医学的接班人。

活动期间,学生实地参观了儿科楼、院史教育基地、临床技能中心、实验动物中心、中心实验室、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临床生物样本资源中心等场所,深入了解了医院发展历史,近距离接触了先进的医学模拟教学设备和科研平台,对临床研究前沿动态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2024级儿科学专业学生实地参观学习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