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十一期(9月15日)第四版

时间:2025-09-15

点击:

(上接第一版)

6位南医人获评南粤优秀教师和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

南粤优秀教师

梁莉 基础医学院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担任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南方医院病理科主任,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优秀教师等。研究方向为肿瘤转移和耐药的分子机制及智慧诊断。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8项。以通讯作者在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3项,授权5项。以第一完成人荣获中华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各1项。牵头制定行业专家共识1项,参与10项。


李华 公共卫生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从教37年,李华为学生教授《医学寄生虫学》《寄生虫病诊防治》等课程;兼任预防医学专业班主任近20年,曾获全国“十佳实训教师”、省级“优秀指导教师”等。他创建“HEALTH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和“多维融合应急实训体系”,率先开设《公共卫生实践技能》课程,主持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国家级本科教学一流课程、广东省在线课程、精品资源课程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一流课程;获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广东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国家和省级教学质量工程多项;获省部级教育改革项目8项,发表教学论文21篇,主编参编教材与专著12部;以主要完成人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


吴娴波 公共卫生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流行病学》课程负责人,主编和参编教材5部,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三等奖2项,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深耕教育30余载,与学生“共识、共享、共进”。指导本科生获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第八届广东大中专学生科技学术节“优秀指导教师”奖。培养的研究生获“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项目—腾讯奖学金”1人,获省级优秀研究生2人、国家奖金9人;已毕业研究生在工作岗位中表现卓越,包括“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优秀人才。


胡彦锋 第一临床医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级青年学者,现任南方医院普通外科党总支部书记、科室主任。他扎根医学教育一线20年,主要讲授《外科学》《消化系统》等核心课程;荣获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首届十大广州青年医学尖兵、南医优秀教师、感动南医-立德树人好导师等荣誉。他以实际行动引导学生涵养仁心与担当;带领团队深入基层医疗一线,将课堂延伸至国家最需要的地方;通过“三阶梯式”微创外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了从兴趣激发到科研创新的完整路径,形成了理论、实践与人文并重的教育格局,致力于塑造具备专业素养、科研能力与社会责任的新时代医学人才。


吴芃 第一临床医学院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教23年来始终坚守教学一线,主讲泌尿系统整合课程,承担本科、八年制、研究生及留学生等多层次教学任务。他积极响应“新医科”建设,创新构建“数智赋能、五化协同”的INSMU整合课程教学创新模式,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主持省一流本科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堂等10余项教改项目,推动医学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型。注重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建设人工智能融合课堂及知识图谱。


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

谢小燕 第二临床医学院

从事医学教学管理工作12年,她始终坚守教育一线。坚持党建引领,所在党支部获评优秀党支部。作为核心人员参与学校重大教改项目“临床医学整合课程综合改革工程”,与骨干师资团队共同完成顶层设计并实施,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创新实施本硕贯通卓越医师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学生临床能力与科研素养的同步提升。注重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能,学院连续5年荣获学校“教学管理先进单位”,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持续提升。


10位研究生导师获评第十一届“感动南医——立德树人好导师”

师者如光引前路,立德树人育栋梁。在学校改革发展历程中,全体教师以育人之心、治学之心、仁爱之心深耕教育沃土,在传道授业中坚守初心,在潜心育人中担当使命,涌现出一大批以身作则、润物无声的优秀导师典范。

近日,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举办了第十一届“感动南医——立德树人好导师”评选活动,经研究生推荐、培养单位初评、网络投票、现场评审等环节,最终10位研究生导师获此荣誉。

来源: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第十一届“感动南医—立德树人好导师”颁奖仪式

郭晓华 基础医学院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承担的《病理生理学》课程入选首批全国高质量医学教师教学发展在线课程;曾获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东分赛暨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基金4项,担任中国微循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微循环学会重症微循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糖尿病与微循环专委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朱全红 中医药学院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药系主任、化学药剂党支部书记、中药学专业负责人,广东省一流课程、广东省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负责人。

从事中药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培养研究生30名。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常务委员等多项学术职务。

查龙应 公共卫生学院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兼任中国营养学会理事、广东医学微量元素学会理事长等。

研究方向为慢性代谢性疾病分子机制及其膳食营养防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级等课题20多项,发表SCI等学术期刊论文70多篇。主持省、校级教改课题3项;获省级教学竞赛一等奖;参编教材4部,专著1部。已培养研究生54名,博士后2人,多人次获广东省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

任映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影响力人物、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5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省部级重大重点等项目近20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150多篇;出版专著7部;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省级奖8项。

近三年,带领研究生参加省内外学术会议60多人次;指导研究生在CSSCI期刊、人民网、《南方》《南方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20余篇,获省级论文奖11篇;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3人、其他荣誉奖励16人次。

陈玲 法医学院

主任法医师、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合作导师,致力于法医物证学研究,在法医DNA分型、法医微生物鉴识、动物源检材鉴识等前沿领域取得多项创新突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任务1项、主持省市级项目7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62篇,其中SCI一区期刊19篇;参编国家规划教材2部,副主编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3项;获公安部科学技术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

开创法医疑难鉴定实践与研究生培养深度融合的双轨育人新模式。培养博士生3名、硕士生10名,其中5人获国家奖学金。带领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7项,指导研究生发表SCI论文46篇,研发10种检测体系和3项软著,相关成果应用于多宗重大疑难案件侦破。

李颖嘉 第一临床医学院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南方医院超声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分会浅表专委会主委。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授权国家专利6项;主编、副主编教材专著4部;参与制定指南共识10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省一流本科课程《超声诊断学》负责人;率先搭建了线上案例库教学平台;建成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校数字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年指导9名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2名获全国竞赛二等奖。

杨磊 第一临床医学院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第一临床医学院烧伤科主任,广东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烧伤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难愈性创面修复材料相关研究、生物工程材料、脂肪干细胞囊泡应用研究等,目前在研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级基金项目等6项,在Bioactive Materials等多家国际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军队科技进步奖、军队医疗成果奖等共4项。指导学生成功获批多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9名,硕士研究生8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名。

王新颖 第二临床医学院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省首批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内科基地主任,广东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指导本科生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项,指导研究生多人次获国家奖学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Nano Res等专业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主编专著6部;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级发明专利2项,参与指南与共识6部,参编教材1部。

邵龙泉 口腔医院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口腔医(学)院副院长,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承担国家十三五重点专项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省级教学教改重点课题5项。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入选全球顶尖前十万名科学家排行榜,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ScholarGPS全球前0.05%顶尖科学家榜单,全国高等学校口腔医学专业第六届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

担任国家本科高校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口腔修复学》负责人。培养硕士46名,博士30名,其中22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1名优秀毕业生获得广东省优秀学生。指导学生获得广州市“青年科技人才托举”项目3项,中华口腔医学会“青年托举人才”项目2项,指导各类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国家级或省级金奖5项。

李胜利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学科带头人,现任全国产前超声检查指南专家组组长,国家卫健委全国出生缺陷人才培训项目产前超声组组长,中国出生缺陷救助基金会产前超声培训基地主任等。

主持国家级课题8项、省市级1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SCI6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主编专著15部,牵头制订国家指南及专家共识6部。获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科技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广东省劳模和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等称号。承担研究生教学工作20余年,培养博士后1名,博士7名,硕士26名。


辅导员赛训结合 锻造思政育人尖兵

南医讯 (文/图 党委学生工作部 甘莎 吴璐薇)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党委学生工作部日前组织开展了2025年度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暨专题培训。活动通过赛训结合模式,吸引来自全校各学院的60余人参与,形成以赛代练、以练促学的良性互动,为推动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大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竞赛体系全面覆盖知识储备、问题解决和情感沟通三大核心能力维度。经过激烈角逐,药学院吴潞铱、护理学院唐志壕获一等奖;国际教育学院邓名萱、公共卫生学院刘文华、第二临床医学院吴宗烨、中医药学院龙文磊及刘明珠获二等奖;基础医学院张少华、第一临床医学院王晋楸、口腔医学院王文乐、法医学院杨翾、卫生管理学院梁敬伟获三等奖。

专题培训内容丰富、贴合工作实际。中山大学教授张宁、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姚崇、我校翟惠敏教授等进行了专题讲座和培训。参赛、参训的辅导员表示,要将把所学融入今后工作,提升育人实效,服务学生成长。

2025年度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现场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