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河下梢 津门故里
□ 20级中医学 杨川
渤海之滨,白河之津。
我想说说我心中的天津。想以我的视角,一个土生土长的天津人,来记录我心中的家乡。
北靠燕山,南达沧州,西接冀川,东临渤海。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凿而发展,天津的历史演进由直沽寨到海津镇,至明朝的天津卫——京都的门户。
民间有云:“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天津整个城市是沿着河的走向发展的。它与首都以故宫为中轴线的四四方方不同。在天津问路,当地人会说往左拐右拐,你要说东南西北,天津人可能会当场懵圈。
游津门故里,乔香纳福,八方来客同飨宴。览九河下稍,钟灵毓秀,九州宾朋共欢歆。
行走在天津的街头巷尾,遍览身边的各式建筑,会让你时而仿佛身处灯光旖旎、高楼林立的现代化繁华都市中;时而仿佛步入古意盎然、故人故居的明清时代;时而仿佛又忽然身处欧美等异国他乡……
它有地标建筑,如津门故里、津塔、天津之眼、西开教堂、意式风情街、世纪钟广场、鼓楼;也有古朴的人文村镇,如北塘古镇、杨柳青古镇;还有游乐设施,如水上公园、欢乐谷、水魔方……更有繁华多样的购物中心:滨江道、世纪都会、大悦城、劝业场、乐宾百货……
天津民间有句话,“不赏五大道,不算到天津”。
闲庭信步般走在那些承载着过往沧桑和历史的五大道上,穿行于那些掩映在高墙和树荫里的小洋楼建筑群中。这里有文艺复兴时的庭院,有巴洛克式的优雅角楼,也有西班牙式的乡村别墅,更有复古式中西合璧的宅邨。
红墙剥落,树荫掩埋,这些英、法、德、美等风格各异的小洋楼把中国近代史这一段复杂斑斓的过程一一记录下来。它既被现实的阳光抚摩着,又被历史的枝叶覆盖着,让这座城市的性格、气质,喜悦和忧伤都烙印在了这些建筑的皮肤上。历史与文化,时间与空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共同流淌在岁月的长河之中。
要说起天津的美食,平时身处其中不觉得,真离开家乡了,才发现原来身边有这么多好吃的。
天津的早点、小吃、海鲜、硬菜,应有尽有,色香俱全。煎饼果子、豆腐脑、锅巴菜、锅贴、炸糕、茶汤、糖粘、驴打滚、熟梨糕、麻花、杨村糕干、大闸蟹、醋溜木须……写到此时,我不由得饥肠辘辘,垂涎三尺啊。
走进天津,要看天津的民俗文化,不能不到杨柳青。
青砖灰瓦,磨砖对缝。街上建有牌楼、穿街戏楼和各式具有清代古风的店铺,可以看到杨柳青年画、风筝、剪纸、泥塑及各地特色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徜徉在古镇的老街长弄里,当真十分悠闲。
天津人听相声,就和我们平时听歌一样,总是听不腻的。台上一块醒木、一把折扇、一条手绢,演员穿着长袍马褂,口若悬河、神采飞扬。语调抑扬顿挫,说到紧张之处会突然扬起板“啪”的一声略着停顿,然后又如水银泻地一般妙语连珠。台下数十上百位观众品着盖碗茶、嗑着瓜子,笑声不断,掌声不绝……这就是天津相声独特的一面,让观众放下矜持与压力,沉浸在欢乐之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海河水流淌出九河下梢的曼妙画卷,自古繁荣的商业造就了我们待人诚恳、热情好客、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
有人说,天津人似乎安于生活,低调内敛,不愿出门闯荡。
但你可能不知道,人杰地灵的天津出过不少名人。作为一个刚从高中教育走到大学的大一新生,对过去十几年最为熟悉的还是高中内的风景。我有幸能在天津最好的高中之一——南开中学上学。在这里,出过两任总理——周恩来和温家宝,无数爱国科学家和文学家,如曹禺、端木蕻良、教育家严范孙、张伯苓、梅贻琦,而这与它背后的爱国主义教育息息相关。所以,天津人虽生活安逸,但骨子里却有着一股劲儿。
天津人不是不懂拼搏,只是拼搏的同时,也懂得怎样放松。“嘛事儿甭往心里去”是无数天津人选择的人生信条。在茶馆听听相声,到海河边溜溜弯,到夜市吃点好吃的,到公园遛早儿,冬天去涮一涮火锅……天津人懂生活,更懂怎么活出“乐趣”来。
也许你会觉得天津的气候干燥又多尘,也许你可能不适应天津人那捧哏的一套生活方式。但不管怎么说,亲爱的读者,我很想带你一起去看看我心中那迷人的天津。
习惯性思乡
□ 20级护理学 娄文心
莫言说:“一个人只有远离故乡,才能深刻地感到故乡。”
大学之前我还从未如此长时间地离开过家乡,独自一人生活过。所以那时的我是在别人口中感知我的家乡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园林,古镇。或者是繁华,或者是大闸蟹海棠糕,或者是苏绣苏帮菜种种和这座城市从名称上就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一切。
如果要写一篇介绍自己家乡有多与众不同的文章,我想没有人会放弃这个从历史上就可以诸多着墨的城市。但当我身处其中的时候,除却习惯似乎没了其他感知。习惯了半夹着吴侬软语的环境,习惯了微甜的口味,习惯了梅雨季的潮湿,习惯了在街角买下卖花阿婆手中的一串兰花。习惯是我在家乡生存的空气,在这里我能够找不到一个陌生的角落。
读书的时候读《我心归去》,读《寒风吹彻》,但终究触不及文中真正疼痛的病灶。家乡话挺有意思,把“读书”讲成“念书”,发音像是“腻酥”,听起来就好香。能咀嚼的有很多,但我没想到思乡的苦涩终究在我离开家乡以后开始回甘。
我的家乡没有鹅毛大雪,没有沙漠,没有金麦穗与赶车遥;有的是摩天大楼下人群熙熙攘攘,是在转角响起的车铃,是马路上汽车留下回荡着的鸣笛,是中秋前后碎在大雨里的阵阵桂花香。
然而它又可以与中国任何一个城市很像,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城市很像。人潮的涌动能让我想起家乡,湿热的气候能让我想起家乡,桂树投下的阴影能让我想起家乡,甚至连校园内的湖畔、桥廊、鸣鸟都能让我想起家乡。
可是正是这种相像、这种“让我记起”在重复强调着告诉我——这里不是我的家乡。我开始习惯性思乡,我的家乡好像被我带到各处各地了,不经意间我就活进了它的影子里。
终于!我想,我终于像千千万万的游子一样,把家乡视作了一种人文景观,把思乡当成了悼念过往岁月的祭祀仪式。家乡终究成了梦的一部分,一段回不去的、即使肉身回归也觉得心无处安放的虚假梦境。冗杂琐碎的岁月消失了,和家人的争吵厌倦消失了,只剩下了夕阳下望向远方的一个背影。
我明白,我和家乡是谁都带不走谁的,谁也改变不了谁的。时光流淌,日月如梭,在我离开的日子里,他自己必有阴晴圆缺的变换。但我们之间的羁绊无法割舍,时间,空间,任何距离都无法割舍掉家乡与我,与你,与每一个人的羁绊。
那么现在的我,当提及家乡时,我会写下我的习惯。习惯是停下抬起的、想拿什么却又扑空的手。习惯是快要脱口而出却最终重归缄默的乡音。习惯是条件反射般回头却又慌神的大脑空白。
习惯是身处他乡的不习惯。
当我回头顿悟了自己的不习惯之时,才恍然发觉自己原来早已学会“习惯性思乡”。往后我也许离开得更远、更久,也许我会在异国听见舒伯特、莫扎特或者肖邦的曲子,也许我会因为谁想起曾买过的一串兰花。但我相信,心怀故乡的独行人都能明白汪曾祺笔下那忽然没来由地想起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不仅是我和我的家乡的故事,也会是更多人和他们的家乡的故事。
晨光下
图/xzy
揽江南暖意,忆梦里水乡
□ 20级助产学 樊晓悦
霜降时节,江南的秋意却正好。我从小沐浴着江南的暖意长大,这里没有秋风萧瑟,没有秋雨凄惨,只有呢喃着天真的阳光,弥漫在秋日,把天地间一切空虚盈满。舒倘,漫长。
我听闻过别人眼中的家乡,是鲁迅的戏台渔火,含着豆麦的香气;是沈从文的边城,凤凰古城里的万山细流;是老舍的北平,也是朱自清的扬州。而我的家乡,它没有纵的横的斜的曲的如入迷魂巷的弄堂,只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与车马如龙的大街,可我无时不刻因人们的温情而满是欢喜。
晨起阳落,悠然地,是行人的欢情。
天色初晴,买早餐的小店已冒着热气,包子的甜香与晨露的清香裹在一起,悄然唤醒了正在熟睡的人们。万物欣欣然张开了眼,楼上那位老者微张着眼轻抿了一口普洱,熟练地打开收音机,转接至他最爱的粤曲频道。杯中腾腾热气漫出房间,放眼望去便是整齐划一的晨练队伍和行人高谈阔论时爽朗的笑颜。傍晚日光西射,建筑物与葱郁的大树构成阴带,归家途中的人不禁放慢脚步藏蔽阴影下,享受阵阵清风带来的安逸,卷走忙碌一天的疲惫;老人小孩则坐卧在树荫下,三三两两地聚着、聊着、嬉戏着,连太阳也不禁栽在了晚霞中,橘色的暮光浸在云层里,不小心染红了半边天。就是这么干净明亮的一天,享受这座城市的清宁,揽得一天的欢情。
邻里户里,欣然地,是街坊们的热情。
晨起后便开启了忙碌的一天,阳光总是透过栅栏洒落在街道上,落得满地的栅影。集市里渐渐多出几个收拾摊位的影子,在微弱的灯光中若隐若现。不知名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衬着小贩接连不断得吆喝声:“新鲜的猪肉嘞……刚采的青菜嘞……”未及学龄的小孩则乖乖地跟在妈妈身后,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探着闹哄哄的集市。都说江南人儿热情高,小贩热切地介绍自家新鲜菜的同时还与你聊起了家常,甚至会挑逗客人身后的小孩;贩鱼大叔耐心地教客人如何做鱼,结账的时候还可顺走几根香葱。回到家后,邻里也会给你分享她亲手腌制腊肠,传授实用的育儿经验。一举一动是江南街坊们天然的热情,此起彼伏的笑声是邻里分享快乐的见证。就是这么平凡而又愉悦的一天,享受这座城市的温暖,揽得他人赠予的热情。
三五知己,畅然地,是与朋友的友情。
没有一条河流不是孤单地曲折着它自己的路程,正如没有一个人不是独自地在收拾自己脚印跫音。在漫长的人生之途中,我跟朋友们就像一条条河流,不约而同地汇聚,共同奔赴同一片瀚海。那些我们曾经走过的岁月,那些丰沛的生活之泉,都深深地镌刻在这片江南域土。每每回到家乡,走遍我们共同踏过的红砖,脑海中就会不由地想起旧时一起渡过的事情。机遇让我们生在这,也共同在这度过,就是这么单纯透彻的日子,享受这座城的亲切,拥得幸遇的友情。
一座城市,因其景和人而变得灵动感性。路边的草木,生活的韵味,亲身体验的真实,都会让人无比深刻,无比留恋。
我的家乡,承载了我的欢情、热情与友情;我的家乡,以它的暖意给我永久难忘的温情;我的家乡,散发着浓浓的江南味道。
桃花源里桃花梦
□ 20级护理学 徐霞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从诗经开始穿越千年寓意着美好,我的家乡便在开满桃花的桃源。“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是陶渊明笔下的诗意桃花源,亦是我家乡的一小块,也许你以为的桃源是与世隔绝,世外仙境,但我眼中的桃源有着人间烟火气,抚慰我这颗凡人心。客官何不取一盏桃花酿,温酒听我细细说来。
午夜梦回,声声呢喃,皆是桃源小村,山里人家。最美不过人间十月,板栗还未熟透,一袭青衫,将自己藏匿于绿色的屏风后,像调皮的姑娘。也许我家乡的一大特色便是“人约黄昏后”,那时候渐近黄昏,鸡上笼,牛进栏,奶奶便会在屋后的小山上打板栗,一听到刺啦刺啦的声音我便知道是奶奶又在帮我打板栗了。等板栗打完,庭院里便多了些和我奶奶一样年纪的人,看见奶奶下来便招呼她坐下,一起聊起了家常,有时候会听到几声叹息,那时的我就躺在奶奶怀里剥着板栗,数着星星,看着院前桃花,还不懂那叹息的含义,这样的日子一过便是整个童年。后来的后来,乡下还是会有“人约黄昏后”的习俗,但聊天的人变了又变,叹息总会伴随,原来乡下的桃花梦不过是老人和孩子等归人。
桃花源的静谧悠然不仅催生了乡里的黄昏茶话,也造就了城里不一样的风景。
有的城市热闹得只剩下喧嚣,而桃源城热闹中带着点悠然。就像木心说的“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而桃源城就属于带着“从前”意味的小城,那里留下了桃花源的影子,不只流于表面,更流于气质。去桃源小城,你会看见公交车站台上的桃花水彩,会看见青石红栏后的桃花树影,会看见店里摆放的桃花糕与桃花酿,这是文化表层的传承。更深层的便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的热情气质,我记得眼镜店老板热情的用她的小电驴载我回学校;也记得学校对面文具店的老板让我们免费打电话;也记得好多店帮我们免费收快递,诸如此类种种不胜枚举。桃源小城还带着点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气质。清晨,你会瞥见自行车道上慢跑的身影,看见郊区湖边老人打太极的灵动身姿。黄昏,楼下有老奶奶教孙子写毛笔字,图书馆里灯火不息,有书香四溢。小城虽有桃花源的隐逸却也有着入世进取的情怀,那里有红二,六军团桃源指挥部旧址,有贺龙、萧克的足迹,中学外墙上刻着先辈们的奋斗史,无不体现着小城的积极进取。我想小城的桃花梦便是文化可传承,百姓可安居,岁月可静好。
乡里有乡里的韵味,小城有小城的气质,但这都离不开薪火相传,离不开精神的涵养。如果有一天你我有幸相遇于桃源小城,那你可以去看看涵养精神的地方——桃源一中。我曾在那里度过了我高中的三年,那里有早晨六点的跑操,有跑操前手中握书认真背记的学子,有疫情过后在开学时化身行李搬运工的老师,有打饭从不手抖的食堂阿姨,有亲自为同学扫除道路积雪的校领导,有美景如画,书声琅琅,有青春的浓墨重彩,有师生情,有梦想,有青春,还有校长常挂在嘴边的“高境界,大格局,宽视野”,让桃源学子不再是简单的走出小城,而是培养可以担当大任的人,最后影响这座城,我想这便是桃源一中学子的桃花梦。
桃花源里有着桃花梦,也有我和我的家乡的遇见,客官不如去我家乡桃源小城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