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党委书记张玉润讲授思政第一课
4月2日,学校党委书记张玉润以“勇担使命 不负韶华,为高校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为题,为第一临床医学院2021级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同学们讲授了思政第一课。他带领同学们“搭乘”科技的“时光列车”,领略人类科技创新发展的历史恢弘浩瀚,感受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磅礴力量,并寄语学子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以青春磅礴之力助推科技自立自强。
文:柯佳 图:夏涛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张玉润梳理了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脉络。“从‘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整个过程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推进。”他强调,“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意味着党中央将以更大决心推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
从上古三星堆文明到21世纪的科技革命,从欧几里得、笛卡尔到普朗克、薛定谔,从费马定理、哥德巴赫猜想到量子力学、基因工程,生动的故事引人入胜,鲜活的人物跃入眼前。张玉润聚焦“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提升”这条主线,以人类科技史上推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最重要的四次革命为轴,穿针引线、以点带面地引领同学们了解人类科技的发展脉络。
张玉润表示,人类社会产业革命的实践证明,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科技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变革的核心。历史上发生的历次科技革命都曾有力推动生产力发展,当今正在迅速发展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也将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高校是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重要力量
张玉润指出,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重要力量。在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中,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原始创新的主战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学校建校70余载,始终坚持将科技创新和高质量人才培养作为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全新使命中,南医大义不容辞、责任重大、大有可为。学校将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功能,为区域和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贡献南医力量。
“在座的同学们现在是大学生,更是未来的科学家。”张玉润用科学史上生动的例子引导同学们的科研之路,“科学创新的突破正是来自对反常现象的好奇和敢于突破常规的思维范式。”张玉润将“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四个词赠予同学们。他勉励道,希望大家牢牢把握历史的新方位和时代的新特点,接过科技创新发展的接力棒,把推动科技强国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融入青春奋斗,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以青春磅礴之力助推科技自立自强。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科技创新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思政第一课引发了同学们的共鸣。李行健同学说道:“作为新时代的医学生,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用知识和技术改善人类健康。这堂思政课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激励我要不断学习,勇担使命,为医学界的创新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医学生,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人云亦云地学习,更要思考如何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我们应该保持好奇心,积极探索未知领域,勇于挑战传统观念,为科技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林莞怡同学表示。
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蒋鸿主持授课活动。学校党委办公室党支部、科研院党支部全体党员等有关人员共同聆听了思政课。
学校党委书记张玉润讲授思政第一课
高天明院士为师生作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宣讲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加强对专职辅导员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党委学生工作部、书院党总支于4月2日在顺德校区综合馆组织召开了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宣讲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天明作主题报告。
文:吴璐薇
图:袁雅丽 努尔加玛丽·努尔买买提
在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宣讲会现场,高天明院士系统介绍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情况,通报了会议主要内容和精神,带领师生回顾了国家过去一年取得的主要成绩。他重点阐释了“新质生产力”这一关键词并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在于科技创新、创新的根本在于人才。他讲道,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培养出大师。
随后,高天明院士聚焦本科生培养,分别从四个时间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1979-1997年、1998-2011年、2012年至今,详细讲述了国家和高校在不同阶段为本科生培养作出的努力。他以大学教师、科研工作者、校友的身份,殷切勉励学生在大学期间要把自己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热爱祖国,扛起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要明确人生目标,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生涯规划,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要增强南医自信,主动拥抱变化,拓宽学科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终身学习;要尽情地享受大学生活,珍惜纯真的友谊和爱情,做到为学不畏难、为事有底线、为人有良知。
高天明院士的报告深入浅出,有高度、有深度、更有温度。他指出爱国情怀成就了科学巨人,谈到“中国龙芯之母”黄令仪所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时,他数度哽咽,潸然泪下,现场掌声雷动,大家热泪盈眶。
“当高院士站在台上哽咽地诉说爱国情怀,我在那一刻真切地感受到了老一辈科学家们热烈的家国情怀。向高院士致敬,向所有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的科学家们致敬!” 知行书院王诗雨同学说道。“我们要把爱国情怀内化于心,做有理想、能吃苦、敢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青春篇章。” 德风书院韩美彤同学表示。
党委学生工作部、顺德校区管委会负责人,书院党总支委员,顺德校区专职辅导员、本科学生参会,校本部学生通过校团委视频号直播听讲。
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宣讲会现场
我校携手西湖大学联合培养医学拔尖创新人才
南医讯 (文/黄晨 刘静)4月14日,我校与西湖大学校际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举行。校长黎孟枫,副校长刘叔文、马骊,西湖大学讲席教授、副校长许田,中国科学院院士、讲席教授、副校长兼医学院院长董晨,以及双方相关附属医院及部门负责人等出席签约仪式。
黎孟枫与董晨分别代表学校与西湖大学签署校际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后,合作双方召开第一次校际联席会议,会议由黎孟枫主持。
会上,刘叔文和马骊分别介绍了学校研究生教育和临床医学八年制教育相关情况。会议围绕人才联合培养、科研合作交流、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重点在共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培养医学拔尖创新人才达成重要共识。
黎孟枫表示,我校始终致力于汲取国内外高校先进经验,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国家基础学科和重大战略领域发展输送拔尖创新人才。西湖大学作为一所新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多元化办学和育人模式创新上积累了宝贵经验,学校高度重视两校战略合作,学校将以特色优势学科为依托,与西湖大学共同探索在顶尖医师科学家培养机制、一流医学学科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发展之路。
许田介绍了西湖大学发展情况,并指出两校可在教师团队共建、学术交流互访、校际间研修培训等方面开展切实合作,建立两校师资队伍之间的长效合作交流机制。
董晨表示,西湖大学对与南方医科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充满期待。西湖大学是一所按照“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办学定位的新型高等研究型学校,致力于集聚一流师资、打造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两校在各自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研究实力和教育资源,相信通过双方在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多维度的合作,一定能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两校医学教育的共同繁荣发展。
此次校际合作协议的签订,是两校深化合作的重要举措。根据协议,双方将进一步加强人才联合培养、开展科研合作交流、推动人员队伍建设;发挥各自学科优势,积极推动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落地;共同进行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互相支持或联合申报重大科研项目及科研平台;联合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及其他学术交流活动,探索建立学术对话交流的长效机制。此外,双方还将建立校际合作会商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推动校际合作长期稳定有效开展。
会前,许田一行参观了学校器官衰竭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慢性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南方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临床技能中心和学校校史馆。
学校开展“校领导巡课日”活动
南医讯 (文/教学发展中心)4月10日,副校长马骊,教学督导团专家组,学生处、教务处、总务处、教学发展中心、药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在学校教学指挥中心参加了“校领导巡课日”活动。
校领导和专家组通过督导巡课平台对校本部和顺德校区的第1、2节课进行了线上集中巡查,涵盖了第一临床医学院、药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中医药学院等5个教学单位的25门课程。巡课结束后开展了评议讨论。
马骊对此次巡课活动给予了肯定。面对新一轮审核评估,她就本科教学与督导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要发现问题及时梳理,明确解决问题的路径与要求;二是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增强驾驭课堂的能力;三是教学督导工作要落实评价-反馈-改进闭环,切实解决问题;四是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要完善并严格落实各项教学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学风管理;五是进一步优化巡课系统,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率。
司法鉴定中心获评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
南医讯 (文/司法鉴定中心)日前,司法部召开全国法律援助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暨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对全国法律援助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集体、个人进行表彰。我校司法鉴定中心获评“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司法鉴定中心于2005年成立,2009年被司法部评为“全国司法鉴定先进集体”,入选国家“公民非正常死亡法医鉴定机构推荐名单”,荣获“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广州市人民政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单位”、广州市先进法律服务工作者等荣誉。3人入选全国司法鉴定专家库,23人入选广东省司法鉴定专家库,4人受聘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听证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