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xcb@smu.edu.cn

联系电话:020-61648099

讲座

您现在的位置:

张训做客医师协会“最八年”访谈

时间:2014-04-21     来源:第一临床医学院    作者:林丽莎 曾宇   点击:
新闻摘要:4月17日晚,第一临床医学院学术报告厅内座无虚席,一场主题为“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的第五期“最八年”系列访谈活动举行。

     4月17日晚,第一临床医学院学术报告厅内座无虚席,一场主题为“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的第五期“最八年”系列访谈活动举行。南方医院大内科主任张训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的求学从医之路。本期活动由南方医院教务处和八年制青年医师协会主办。
    张训以时间为轴,与台下的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求学从医两大人生阶段以及对如何成为一个好医生的独到见解。他还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现场提问,并对同学们提出了成为解除病人痛苦的精英、一切从患者角度出发的期望。

严师出高徒


    张训,50届协和八年制毕业生,南方医院肾内科创始人。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大内科主任,肾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人工器官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曾任广东省干部保健专家组成员,广州市干部医疗保健专家组成员,2002年被总后勤部评为“一代名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中华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四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两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主编专著三部,参编八部多项奖项,发表一百余篇论文。
 

风雨协和路


    作为1957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的毕业生之一,张训回忆起协和的求学之路,感慨良多,而让他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协和的“严”。从外语到专业科目,从理论知识到实验操作,从淘汰制度到老师要求,大到看病小到洗手,都有一套严格苛刻的制度要求。就淘汰制度而言,只要学生收到老师两个poor的评价就意味着退学,而当时张训一个同学就因为没有严格按要求摆放好吸管而被评了一个poor。  
    就考试方式来说,张训说起了当时组织学的“什锦肠考试法”。据他的描述,当时考组织切片是将组织器官装入肠内然后切片,观察时不仅要分辨肠的成分也要辨别肠内的混合器官组织甚至是细胞。张训还与同学们分享了他们的刷手考试:“学校为了检查我们洗手操作是否规范,将我们的手喷上炭黑,然后用布条蒙上眼睛,就开始洗手,洗完之后摘下布条,如果手没有黑色的炭黑了说明就考核通过,也不用老师打分,我们自己就知道自己应该是多少分。”正是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为中国卫生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年过半百白手起家

    “我没有给你老校长丢脸!”张训哽咽地说出了这一句让全场听众为之动容为之鼓掌的话。而这一句话背后有着一段艰辛的历程。
   80年代,第一军医大从长沙搬迁至广州,急需人才组建肾内科。时任校长的赵云宏先生曾是张训的老同学,在赵校长软硬兼施的力邀了他五年之后,张训57岁时来到了这里——当年的第一军医大学,如今的南方医科大学。
   据张训回忆,当时实验室的设备就是一台民用冰箱和只有一个一公斤重的锈迹斑斑的砝码。当时他就对赵校长说“实验室什么都没有,你放我回去吧!”,然而赵校长的一句“要是什么都有,我叫你来干嘛?”让张训下定决心在这里开始他的事业。
    就这样,拿着赵校长拨的3万元基金,张训开始了五年的肾内科建立之路。五年期间,从成立病房到整顿透析室、培养人才,将一医大打造成全军的肾病中心,创造了一个奇迹。张训强调事业成功关键在于人才资源,尽管当时条件艰苦,他依然坚持每周请中山大学外教来教外语,而外教的薪水都是科里的专家教授一人五块十块凑出来的。
    张训惜才如金。当年,他来到这片新兴的广阔天地时,还带上了他的学生,后来的院士——侯凡凡。侯凡凡随张教授来到第一军医大后坚持学习,3年内获取了硕士博士学位,当时被亲切地称为“四个最”——“年纪  最大,职务最高,学历最低,成绩最好”。在博士论文答辩的时候,中山大学校长亲自出席评审,和第一军医大的校长说“中山医需要发展,让她来我们这儿吧。”当时的第一军医大校长一句铿锵有力的话:“第一军医大更需要发展!”将侯凡凡留在了南方医院。因一个与美国研究所合作的契机,张训教授为肾内科争取到了两个出国深造的机会,而其中一个便给了侯凡凡。这本是只有一年的留学项目,却因侯凡凡在哈佛的出色表现而延长了两年。侯凡凡院士由一个工农兵学员成长为一位院士,与其勤奋与付出是密不可分的,张训以她为例,鼓励在场的同学们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去,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如何做个好医生

    张训在教学上要求十分严格,他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写好每一份病历,同时还要背下来,他强调“一份好的病历报告是一个医生最基本的素质”。他还特别强调,无论医疗器械多发达,最基本的问病史和触诊是不容忽视的。在如何成为一个好医生的问题上,张训给了同学们几个建议。
    首先,放下精英的包袱,不管同学们以前成绩如何,离精英还有很长一段路。站在一个医生的角度看,精英应该用在解除病人的痛苦之上,而非考试成绩。所要做的就是放下架子,踏踏实实地学。
    其次,要敢于承担责任,用自己的才华去给病人解除痛苦,哪怕有风险。关于这一点,张训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般而言,慢性肾病的患者怀孕后,医生都会劝她放弃孩子,因为生育对于大人和孩子都是十分危险的,但是为了挽救这些肾病患者的家庭,他冒着极大的风险同意肾病患者生育,如今,他已成功为三位患慢性肾病的妈妈保驾护航。
    第三要勇于创新,而创新就要求有踏实的基础知识,对此,他与同学们分享了他的亲身经历。当年他刚从协和分配到南京军区总医院,只是一个小医生,有一个濒危的心律失常病人,就在大家束手无策准备讨论的时候,张训着急的说:“病人都快不行了,赶紧救人!”面对来自上级医生的质疑,他提出了自己的方法:往病人腹部注入生理盐水,因为他知道那有第三间隙,把生理盐水注入之后,血钾降下来了,心率也就正常了。就这样,张训用别人从未用过的方法救活了病人,同时也开创了“腹膜透析法”,获得军队进步科技三等奖,而这方法并非是巧合,而是他扎实的基本功使然。
    张训强调,总而言之,要成为一个好医生,就是恪守“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这一准则,踏实学习好知识,求得真理,然后创新应用于解除病人痛苦之上。
    在谈到现在紧张的医患关系的时候,张训只说了一个观点“一切从病人角度出发”。 他表示,只要是真正地做到一切为病人考虑,花最少的钱把病人治好,病人没有理由伤害医生,反而会百分百信赖医生。

       

最新文章

南医人

更多>>

【教师节】郑磊:尽心尽力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郑磊,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检验医学科主任。作为一名高教教师,郑磊以高尚的师德师风、精湛的业务能力和满腔的教育热情,孜孜不倦地培育着一届届医学人才,尽心尽力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方面,郑磊担任第一临床医学院实验诊断学等课程教学任务,近一年来,授课人数达 1961人次,总学时达774小时;临床接收规培生25人,实习生20人,进修生51人。作为第一指导老师共培养硕士6...

【更多】

【援藏】第三附属医院程亮:践行援藏初心 扛起医者担当

图为程亮(右一)手把手指导当地医生开展脊柱内镜手术。(图片由程亮提供)在林芝市人民医院开展援藏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累计开展约200台脊柱微创手术;累计开展3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并在全区范围内率先开展自治区首例颈椎内镜和自治区首例胸椎内镜手术;……2023年8月,带着对西藏这片高原的无限憧憬和一丝忐忑,2023年度“双百计划”援藏医疗队员、第三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二科副主任医师程亮来到林芝市人民医院,开启了自己的...

【更多】

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