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本科生班级建设、培育优良学风班风,党委学生工作部组织开展首届班级风采展示活动。经学院推荐、学校初审,20个优秀班级入围,即日起,新闻网对入围班级进行风采展播。
本期聚焦康复医学院2021级康复物理治疗班——该班级71名学子以“康复为民·精技笃行”为成长坐标,在学业上实现全员零挂科,实践中主导3项专利研发及2篇学术论文发表,志愿领域全员参与、表现突出,以扎实行动诠释新医科青年的专业担当。

在这里,你会见证每一位同学的成长与进步,能感受到集体从初识到默契、从稚嫩到成熟的蜕变。班级,是他们成长路上最重要的舞台。
他们的舞台——
篮球场
大一那年,我以替补队员的身份坐在篮球场边,因实力不足,只能在场下为他们摇旗呐喊。之后的两年,我刻苦训练,技艺渐长,走上了赛场。那些快攻突破的刺激、竭尽全力防守的坚韧、三分球入网的狂喜,以及记分牌上跳动的数字,还有同学们热情洋溢的加油声……班级就像一支永不散场的篮球队。有人是得分主力,有人是防守尖兵,更多人则是默默递毛巾的替补队员。但正是这些不同的角色,才让我们的青春乐章完整而动听。
跳绳赛
跳绳比赛通知发布后,我和室友蹲在操场边旁观,"要不要试试?我们队缺人!"副班长突然的邀约让我下意识后退:"我协调性差......"可话音未落,就被拽进训练场。
最初训练时,我们像群笨拙的雏鸟——有人提前起跳,有人落地迟缓,绳子总在某个瞬间缠住脚踝。此起彼伏的“对不起”中渐渐冒出火药味“能不能数准拍子?”“是你跳太快了!”这时总会有人捡起绳子说“再试一次。”大家反复练习到天黑,直到动作逐渐整齐,直到在赛场上完成了精彩的表演,没有一人缺席,没有任何人放弃。
针灸课
第一次上针灸课,我既惊叹于针灸的神奇,又担心自己能否掌握这门技术。我紧张地坐在椅子上练习,心里也有些害怕,紧张得有些发抖。老师走过来,“放松,找准穴位,慢慢进针。” 同学的互相鼓励和老师的悉心指导,让我在成长的路上不孤单不害怕。一次比一次勇敢,一次比一次自信。
康复实践
第一次给脑瘫患儿做站立训练时,我半跪在康复垫上,手心全是汗。明明在实操课上讲过很多次重心转移的方法,可当五岁的小杰因为站不稳突然靠在我身上时,我虽然有种挫败感,但深知点滴的进步在家长眼中就是一次质的飞跃,对小朋友来说是人生路上又一个踏实的脚印。
“治疗师要当牵着蜗牛散步的人”。那些和同学互相充当“蜗牛”的日子,那些在对方身上反复调整的绑带角度,原来早把我们的专业与温度编织成网。这网或许兜不住所有坠落的星星,但至少能让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少几分踉跄,多几分安心。
思想铸魂·青春担当
班级在学院“思想领航向,青春心向党”育人理念指引下,始终践行“博学笃行,尚德济世”校训,构建起思想引领、专业精进、实践育人的三维成长体系。
班级实施班团一体化管理,8人班委团队制定科学管理制度,实行"日间学风督导+夜间安全联动"机制,三年来守纪率100%。团支部创新打造"使命强化工程",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累计开展主题团日18场、推优入党大会4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3名,获评校级"五四红旗团支部"。
班级成员以实际行动诠释担当,人均志愿服务超40小时,深入社区康复站、养老机构开展专业实践200余次,将党史精神融入劳动教育,在服务社会中淬炼"康济天下"的专业使命,彰显新时代青年的先锋力量。



博学精进·创新领航
班级以“三级联动”考勤体系(年级长监督-副班统筹-班委执行)为核心抓手,融合“线下课堂双检(海报警示+前排定点)+线上实时督导”管理模式,根治课堂陋习,塑造零迟到、零挂科率、到课率超95%的标杆学风。
立足升学需求,构建“考研互助共同体”,通过每日打卡激励、模拟题共研、院校资源共享等机制,形成“一人领跑、全员奋进”的备考生态。学术创新领域实现突破,主导申报专利3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含北大核心、SCI各1篇),并斩获“互联网+”“挑战杯”等高水平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荣誉9项,系统性提升科研转化与团队协作能力。

薪火相传·专业力行
班级以“传承·践行”为行动纲领,超30%成员担任院级学生干部,在校院活动中发挥组织引领效能。连续2年班级成员积极参与“迎新生、送老生”服务工程,立榜样,打扫新生宿舍,清除牛皮癣,为离校老生帮运行李,收拾宿舍,形成“老带新、传帮带”的良性循环。
寒暑假期,聚焦基层康复需求,组建2支实践分队深入乡村,开展健康筛查、康复知识普及、支教、务农和为脑瘫患儿提供康复陪伴等公益活动,获得当地媒体宣传报告,实现“专业输出-社会反哺”的双向赋能。



艺体共融·淬炼成长
班级践行“向美而行,强体为基”的育人理念,构建艺体双线并进的素质发展模式。在美育领域,以校运会开幕式创意表演展现学院学科特色,更凭借民族器乐舞蹈《笙歌乐舞迎新春》斩获校级艺术展演器乐类二等奖,实现康复美学与传统文化融合创新。
班级体育建设成效显著,全员参与“体质跃升计划”,3人在2023年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获评校级“体测标兵”。竞技赛场累计斩获体育赛事冠军3项、个人奖牌9枚,其中简博昌、高士博在2024年南方医科大学第四届校园跳绳比赛1分钟一带一单摇跳项目勇夺冠军,郑兆宏等5人蝉联篮球赛事冠亚军,以“康复+运动”双核优势诠释竞技精神。



感恩前行·蓄力远航
三年耕耘,硕果初成。班级始终铭记“博学笃行,尚德济世”的校训精神,在学院领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与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从学风建设到实践创新,从志愿服务到文体竞逐,每一步都留下了踏实奋进的印记。
站在实习的新起点,班级成员将以临床实践为课堂,以患者需求为指引,在康复医学的道路上继续书写责任与担当,让今日的积淀成为明日守护健康的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