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戏剧遇上医学与科学,会碰撞出怎样奇妙的火花?4月23日晚,第十九届社团文化月系列讲座之“跨界对谈:戏剧·医学·科学--用戏剧科学解构人性、共情与治愈力”在顺德校区国际会议厅举办。活动邀请了国家一级演员、广州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委员会主任、“戏剧界全满贯”获得者张页川主讲。顺德校区各院学生300余人齐聚学术厅,共赴跨界之旅。

张页川以曾出演的《邓世昌》《钢铁战士》两部话剧为切入点,引出戏剧的意义,即以独特的方式,使大家记住民族的历史,并深刻挖掘出历史中需要总结、提炼、升华、改变的东西。戏剧的特点就是能够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重新鲜活的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张页川结合自身丰富经验,剖析了“什么是戏剧”“什么是表演”等基本问题。他指出,戏剧的功能不仅是娱乐,更重要的是文化传承与情感共鸣,把对社会的观察、认识、理解和反思写进作品、呈现给舞台,让观众感知与评判。而表演不是技术而是建立生活,表演一定要“真实”,建立起心中“第四堵墙”,走上台,进入角色生活,便再无观众。

围绕“人性”“镜像”这两个关键词,张页川认为,好的戏剧一定是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好的演员一定能够给观众带来震撼、共鸣与冲击。戏剧的本质是影像,是人的困境的艺术化呈现,其生命力在于不断打破形式边界,回应时代精神,它始终是人类理解自我与世界的重要“镜像”。
谈到戏剧与医学的共性,张页川表示,两者的交汇点、标的物都是研究“人”,于医学而言,借鉴戏剧的共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当医生具备共情能力,在面对患者时能够更好地感知患者的痛苦与需求,从而在诊疗过程中发挥治愈作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人文关怀水平。因此,戏剧在医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心理创伤修复、自闭症干预、老年认知激活、医学模拟训练以及公共卫生宣传教育等方面都能发挥作用。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就“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联想到中医药阴阳学说、戏剧题材选取与创作、如何平衡个人情感与剧本要求、戏剧创作者表达的原意和戏剧演员传递的情感与观众的理解产生偏差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
此次讲座为学生们打开了认识戏剧的新窗口。正如现场一位同学所说:“张老师的讲座让我对戏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原来戏剧不止于舞台,还能与医学等领域产生如此紧密的联系,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更给我们带来全新思考。”

第十九届社团文化月的活动通过打造文化传承、学术创新、健康促进、经验分享、艺术人文五大板块,着力促进各社团学术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竞技等方面的发展,展现新时代南医学子的青春风采。后续,校团委将化身“超级联络官”,继续广发“英雄帖”,诚邀各行各业的大咖们闪亮登场,带来一场场精神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