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xcb@smu.edu.cn

联系电话:020-61648099

教学

您现在的位置:

美育:生命意识的教育

时间:2018-04-10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张淼   点击:
新闻摘要:当前,在少数大学生中出现生命意识缺失的现象。一些大学生缺乏关于生命的感受体验与反思,患上了“空心病”,对生活厌倦,“内心空洞,找不到自己真正的需求,就像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孤岛一样,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甚至找不到自己”。[1]与之相类似的情况还有,一些学生精神脆弱、缺乏同情心甚至漠视生命等。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看起来生命意识很强,但很难说是一种健全完整的生命意识,如对虐狗现象反应...

当前,在少数大学生中出现生命意识缺失的现象。一些大学生缺乏关于生命的感受体验与反思,患上了“空心病”,对生活厌倦,“内心空洞,找不到自己真正的需求,就像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孤岛一样,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甚至找不到自己”。[1]与之相类似的情况还有,一些学生精神脆弱、缺乏同情心甚至漠视生命等。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看起来生命意识很强,但很难说是一种健全完整的生命意识,如对虐狗现象反应强烈,却对人间的苦痛缺乏同情;对自我的悲欢很敏感,对他人的悲欢则无动于衷。

造成生命意识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生命意识教育的缺乏。以成绩取胜、以分数决定成败,这种工具性、功利性教育的盛行,导致一些青少年人格的片面发展,在人格发展方面出现缺失。有的人片面追求成功,造成“没有灵魂的卓越”“没有生命基础的卓越”[2]。在这种情况下,人生的本质与价值遭到压抑或遮蔽。一是消费主义的盛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主义、感性娱乐流行起来。“娱乐至死”“跟着感觉走”成为某些人的生存状态。一些人极度追求个人欲望的满足,被欲望所主宰。这样就使一些人缺少对生命本身的感受、体悟和关注、关爱,导致生命意识的缺失。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生命有了更多的研究和了解,如认为人类是生命进化而来的;人的行为和生命活动可以归结为复杂的物理运动和化学反应;构成人体的有机分子与其他动物没有差异;构成生命的基本粒子可能来自宇宙遥远深处的一次超新星爆发;用DNA技术可以复制生命体等。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如阿尔法狗战胜围棋大师李世石,机器人索菲亚获得沙特王国公民身份,也让人们大吃一惊,引发人们对生命的重新思考。一方面,科技进步一次次刷新了人们对自身的了解、认识;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人生命的神秘性、神圣性。三是互联网的影响。互联网以虚拟的方式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连成一体,仿佛构成了一个包含无数个体的生命共同体。人们在互联网上分享着、共享着各种信息、各种经历,利用互联网开展各种交往、交流,甚至生活在互联网上。互联网让人们的生活“空间”不知扩大了多少倍,让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内容不知丰富了多少倍。看起来这样的生活与实际生活似乎没有多大差别,但这样的生活与实际生活还是隔着一道屏幕。与现实生活的隔离让人很难感受到真实生命的温热。互联网生活对人格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

人生的基础和前提是生命;没有良好的生命意识,就很难建构起健康积极的人生观。生命意识,简单地说,即对生命的意识。这里的生命,包括自我生命、他人生命、群体生命乃至包含这些在内的整个世界的生命。这里的意识,包括直接的感性体验和间接的理性认识。生命意识是人首先区别于动物的地方,也是人性的基本内涵。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形成阶段。开展生命意识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命意识的培养,是要形成一种健康积极的生命意识,这种生命意识,不仅要对自身的生命有清醒的意识,而且要对自身之外的生命有强烈的认同感。这种生命意识,不仅只是一种观念,而且应当是一种感知能力,也就是说,能够真切地感知到其他生命体的存在。这样,才能克服生命意识的片面性,确立自身作为人在世界的位置和价值。

美育对于人的健康发展、对于积极人生的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美育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具有“成人”教育的功能,正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所指出的:“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是与生命意识最为贴近的教育,某种意义上讲,美育就是生命意识的教育。美育作为一种生命意识教育,至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培养同情、怜悯之心

这里的同情、怜悯,首先是对人的同情、怜悯。同情、怜悯不是理性判断,而是一种自然而发的情感态度和情感体验。这种同情、怜悯实源于对生命的关爱,由推己及人、推己及物而来。没有同情、怜悯的社会,是冷漠无情的社会;具有同情、怜悯的社会,是温馨友善的社会。而美育则有助于推动构建这种温馨友善的社会。大力倡导美育的蔡元培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就曾指出:“我们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又找见他们遗失了的情感。我们每每在听了一支歌,看了一张画、一件雕刻,或是读了一首诗、一篇文章以后,常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四周的空气会变得更温柔,眼前的对象会变得更甜蜜,似乎觉得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这种使命不仅仅是使人人要有饭吃,有衣裳穿,有房子住,他同时还要使人人能在保持生存以外,还能去享受人生。知道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更知道了人生的可爱,人与人的感情便不期然而然地更加浓厚起来。”(《与〈时代画报〉记者谈话》,1930年)[3]蔡元培以美育对个人的作用为出发点,提出了美育的社会作用,即由一时的审美愉悦,让人(蔡元培特意强调了“人人”)意识到人生的可爱,进而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蔡元培的这个观点,可以从海德格尔的一段描述得到印证。海德格尔对梵高所画的一双农妇的鞋这样描述道:“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梆梆、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积着那寒风料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垅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鞋皮上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底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的谷物的宁静的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冥。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4]虽然只是梵高所创作的一幅画,却让海德格尔看到了一位农妇的艰辛生活,也激发了他对农妇的怜悯、同情。这幅画,将梵高、农妇、海德格尔联系在一起,让三者的生命发生沟通、产生交流。可以说,这幅作品是一幅充满生命意识、生命质感的作品。这样的作品,也是开展生命意识教育的极好内容。可见,以美为内容的美育是可以培养人的同情、怜悯之心的。我们所倡导的友善,从深层次上讲也是源于生命意识、体现了人们对于生命的关爱、同情。

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很多古诗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如乡愁、伤春、悲秋,如美人迟暮、烈士暮年之感,背后都是生命意识在起作用。像《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等诗句,感伤的是人生的短暂、无常,体现的却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与敏感。东晋大司马桓温北伐时路过一地,见到自己早年栽下的柳树都长到十围那么粗了,感慨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竟攀枝执条,泫然泪下。一位武将,看到自己栽下的柳树也发出这个流传千年的感叹,打动了无数后来人。但现代人已少有这种感伤式的情感体验,对美的感受也就丧失了以感伤为背景的深度,快乐往往沦落为简单的快感。应当通过生命意识教育,让人意识到、体悟到人生的有限、渺小、短暂,有着海德格尔所说的死亡的悬临,从而培养起向死而生的精神、态度。海德格尔认为,死是生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们知道每个人的死亡是确定可知的,却将自己的死亡推迟到今后的某一天,于是就掩盖了“死亡随时随刻都是可能的”这一性质。生命意识教育应当让人清醒地意识到死亡的悬临;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清醒地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性,从而使人从容面对死亡,更加珍视生命、热爱生命、执着生活,坦然面对各种苦难,积极有为,让生命闪光,显示出生命的高贵,做到如泰戈尔所说的“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三此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朱光潜先生的座右铭。“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地位去做”(《谈立志》)。[5]人生有限,应当在有限的人生做出更有价值的事来。“三此主义”是面对人生之有限性的一种积极态度和有效方法。

提升人生境界

因为清醒地意识到人生的不足、生命的不完满,所以人们才会不断地与这种不足、不完满作斗争,追求更理想、更美好的人生。例如:追求“三不朽”,实现自身价值,讲求“一体之仁”等,这些都是克服有限人生的努力。冯友兰、张世英都很重视人生的境界。冯友兰提出的四个境界,从低到高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张世英把人的生活境界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二者的提法大体一致。境界说的基础,是人的生命存在;没有人的生命存在,也就谈不上生命发展、谈不上精神提升。一方面,境界说承认人的各种为了生存、为了生命发展而来的欲求的合理性,同时又不满足这种基本的存在状况,而是努力超越、努力提升,从生命的有限达到精神的自由。另一方面,境界说的深刻之处,就在于承认人的有限性、物质性,同时,也要求超越有限性、物质性,追求更高的存在方式。像“孔颜之乐”,像张载的“民胞物与”的思想,像王阳明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观点,所体现的都是一种超越个体有限性的崇高境界。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且介亭杂文末编·“这也是生活”》)这就是一种崇高的生命境界:将整个世界与自己关联起来。美育及其生命意识教育,应当为人的境界提升发挥积极作用。在冯友兰看来,最高的境界就是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就是“万物一体”的境界。冯友兰先生说:“一个真正能审美的人,于欣赏一个大艺术家的作品时,会深入其境,一切人我之分,利害之见,都消灭了,觉得天地万物都浑然一体,我们称这种经验为神秘经验,这是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6]关于“万物一体”,张世英先生有深刻的论述。张世英先生说:“天地万物本来是一气相通的无尽的整体,也就是‘万物一体’乃存在之本然。我们平常所直接接触到的只能是在场的东西,但我们可以凭着想象力,把无穷无尽的未出场的万事万物与当前在场的东西综合为一体,这也就是我们对‘万物一体’的一种体悟,或者说是达到了‘万物一体’的境界。”[7]“万物一体”的另一个表述是“万有相通”。张世英先生认为,“宇宙是一大互相联系的网络整体,任何一物(包括一人一事),都是这一大互联网上的一个交叉点”。他把这种“个体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情况称为“万有相通”:“万物各不相同而又相互融通”。[8]从哲学上讲,宇宙万物都是相通的,是“万物一体”的,不仅人与人可以相通,而且人与物也是可以相通的。要体悟到这一点,需要觉解、需要智慧,但其基点或起点,还是人的生命意识,是人自觉到自己的存在,感受到自我是有生命、有情感、有欲望、有痛苦与欢乐等的存在;由此出发,凭着想象力,通过以己度人、以己度物,推己及人、推己及物,感知、认识他人、他物的存在,赋予他人他物与自身相同的主体性,实现所谓同情、理解也即相通。美育所要做的,就是让人能够体悟到、觉解到这种人与人、人与世界的相通。

促进人的“诗意的栖居”

“诗意的栖居”是人们的愿望,但现实往往又成为人们厌烦、不满、批判、逃避的对象。现实也确实存在着各种丑恶的东西。但我们却无法逃避现实,现实仍然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地方,何况,“这世界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老子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虽然没有优待人类,但也同等对待万物。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化生万物,其功至伟,但却不言。周敦颐不除窗前草,谓其“与自家意思一般”;程明道不除窗前草,亦谓“欲常见造物生意”,这是从细小的生命中看到生命的趣味。郭熙《林泉高致》云:“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不同季节的山有不同的形态,如同不同形态的美人一般;不同季节的山还让人产生不同的神情、不同的心情。“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大概就是山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吧?同样的现实,当它被生命化的时候,当你能感受到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光风霁月、灿然绽开的世界的时候,当你感受到个体的生命与群体的生命、自然的生命和谐一体的时候,那种诗意将油然而生,产生所谓“形而上的慰藉”。没有或缺乏生命意识,也就感受不到世界的生机、生气、生趣。美育的生命意识教育有助于人们发现这种诗意。当然,人生的诗意化并非否定生活中的丑恶,让人沉溺于虚幻的、短暂的诗意世界之中,而是让人感受到美的高贵、美的可贵的同时,激发起消除各种丑恶的积极性,努力去建设、创造美好的世界。

综上所述,美育应当提高生命意识教育的自觉性,将生命意识教育列为美育的一项必要内容,通过生动的学习教育,有效增强青少年的生命意识,培养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为其未来发展和幸福生活创造有利的条件。需要指出的是,在这方面可资借鉴的中国传统美学资源很丰富。生命意识也是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传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9]这段话用“生命共同体”这一比喻,生动地表明人、山、水、林、田之间的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体现了强烈的生命意识以及由此而来的生命整体观。可见,生命意识教育也与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密切相关。


最新文章

南医人

更多>>

【教师节】郑磊:尽心尽力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郑磊,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检验医学科主任。作为一名高教教师,郑磊以高尚的师德师风、精湛的业务能力和满腔的教育热情,孜孜不倦地培育着一届届医学人才,尽心尽力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方面,郑磊担任第一临床医学院实验诊断学等课程教学任务,近一年来,授课人数达 1961人次,总学时达774小时;临床接收规培生25人,实习生20人,进修生51人。作为第一指导老师共培养硕士6...

【更多】

【援藏】第三附属医院程亮:践行援藏初心 扛起医者担当

图为程亮(右一)手把手指导当地医生开展脊柱内镜手术。(图片由程亮提供)在林芝市人民医院开展援藏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累计开展约200台脊柱微创手术;累计开展3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并在全区范围内率先开展自治区首例颈椎内镜和自治区首例胸椎内镜手术;……2023年8月,带着对西藏这片高原的无限憧憬和一丝忐忑,2023年度“双百计划”援藏医疗队员、第三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二科副主任医师程亮来到林芝市人民医院,开启了自己的...

【更多】

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