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2011年4月27日,南方医科大学与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合作共建南方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现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建成了包括物理治疗实验室、作业治疗实验室、失能体验室、学生教室、学生活动室、学生论坛等1200平米的多功能康复教学场地,与广东省残联合作共建的康复教学综合大楼建于学校顺德校区,建筑面积2万平米,已于2018年9月投入使用。
学院教学基础条件完善。康复医学院成立后,不断探索康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初步形成一套创新康复人才培养体系。2011年5月,康复治疗学专业被评为广东省康复治疗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2012年6月,学院实验室被评为广东省急救与康复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康复理工实践基地被评为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2012年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成为学校首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2013年6月,康复医学院被评为广东省本科高校“试点学院”,成为学校唯一一个省级试点学院。
学院已开设康复治疗专业、康复物理治疗专业(2018年)、康复作业治疗专业(2018年)、假肢矫形器工程专业(2019年),始终坚持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康复治疗学基础理论、医学基本知识及其相关自然科学知识、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创新、创业精神,掌握较扎实的康复治疗学技术,融康复、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实用型康复人才。
学院有专任教师32人,外聘教师24人,硕博教师占78.83%。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全国教师技能大赛特等奖1项,三等奖2项,荣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拥有华南地区最大康复实践教学中心,累积投资7000万元,拥有专业实验室15间,生均实验室面积9.87平方米,实验设备生均18.6万元。

学院全体人员合照
特色专业:康复治疗专业
专业设置
康复治疗学是广东省特色专业,全国康复专业排名第八,广东地区排名第一,康复治疗学氛围康复物理治疗专业及康复作业治疗专业,是全国首批医学技术康复治疗学硕士授予点,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博士学位授予点。拥有省级重点专科1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2个,是国家首批康复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广东省“试点学院”、广东省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广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专业培养方案
始终坚持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康复治疗学基础理论、医学基本知识及其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创新、创业精神,掌握较扎实的康复治疗学技术,融康复、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实用型国际康复治疗人才。
主要课程
康复物理治疗专业主要课程:组织胚胎学、功能解剖学、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肌动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康复心理学、人体发育学、人体运动学、物理治疗基础、理疗学、中医传统康复方法学、骨骼肌肉物理治疗、神经系统物理治疗、儿童神经疾病与发育障碍物理治疗、心肺物理治疗、老年病康复治疗、妇女健康与康复治疗、疼痛康复学,社区康复学。
康复作业治疗专业主要课程:组织胚胎学、功能解剖学、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肌动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康复心理学、人体发育学、人体运动学、作业疗法理论及作业疗法基础、、骨骼肌肉级烧伤作业治疗、精神科作业治疗、儿童神经疾病与发育障碍作业治疗、神经疾病作业治疗、职业康复、环境改造及辅具设计制作、老年病康复治疗、妇女健康与康复治疗,社区康复学、中国传统康复方法学。

康复治疗学是广东省特色专业
就业方向
在医疗卫生、学校、体育运动机构、社区服务等部门从事康复医疗、教学和科研,以及预防保健等方面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学科或相关专业硕士学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可授予最高学位:博士
2019招生名额:90人
近三年录取分数线

就业情况
近3年来,康复治疗专业学生毕业率100%,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海外升学率13.67%共计32人。毕业生有75.6%在综合性医院工作,10.57%选择从事康复设备研发等工作,3.57%选择自主创业,其余学生主要分布在社区及康复专科诊所。毕业生60.71%在广东省内工作,以广州、深圳、珠海等沿海发达城市为主,深入45家三甲医院,就业涵盖范围广,专业匹配度高,就业满意度达98.78%,对母校的满意程度达99.68%,超过95%的毕业生表示愿意把母校推荐给亲友,94.2%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为“很好”及“好”。

学院实验室
国际合作
学院与美国、香港开展暑期交流访问项目,每年度派遣本科在校学生参加暑期美国交流访问项目;与美国杜肯大学、克瑞顿大学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对通过基本要求学生可免试入学就读美国院校硕士研究生;与香港理工大学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每2年选择6名学生入读该项目。
专业负责人
黄国志
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康复医学教育、3D打印康复工程辅助器具研究、干细胞康复医学应用,康复可穿戴设备研究。发表相关论文51篇,获得省级以上教学及科研课题13项,担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教育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师协会康复医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州市海珠区科协副主席等。
主讲课程包括《康复医学》、《康复医学导论》、《疼痛康复治疗学》、《运动治疗学》和《社区康复学》等,近三学年本科理论授课分别为113学时,指导在职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年均306学时。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成果奖2项,主编规划教材《康复医学教育指南》,副主编“十三五”规划教材《社区康复学》,主编参编其他书籍8项。

黄国志院长
专业负责人寄语
欢迎大家报考康复治疗这个简单、平凡却又神圣的医学专业。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你需要对生命有尊重,对医学有热爱,对病患有责任,对生活有希望,对现实有理解,对学习有欲求,对理想有执着。这里没有年薪百万的优渥酬劳,没有觥筹交错的迎来送往,没有环游世界的休闲假日,没有喝茶看报的悠闲惬意,也没有花环紧簇的年终大奖。你的高光时刻,闪耀在帮助病人缓解症状,改善功能的时候。不会走路的,你帮助他们走出了医院;不会进食的,你帮助他们咽下羹汤;颈背疼痛的,你帮助他们重获舒适……
看清前方的路,既然选择了,便一起风雨兼程。四年间,你们会从点滴知识学起,建筑康复知识技能的金字塔;四年后,你们会在毕业典礼上光荣地读出医学生的庄严誓词。工作后,你是一名专业技能优秀、对病人认真负责的治疗师。期待你的成长和进步,与你一起坚守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