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国际数字智能化诊疗技术大会在珠江医院举办

时间:2019-06-05

来源:珠江医院

点击:

近日,首届国际数字智能化诊疗技术大会暨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数字智能化外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学术会议举行。会议由珠江医院联合广东省数字医学临床工程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承办。

会议围绕数字智能化诊疗技术发展中的前沿研究及热点话题,邀请国内外院士、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近百场精彩的主题演讲,全球数百名医学专家、学者齐聚羊城,共享“数字智能化诊疗技术”盛宴。会议同期还举行了粤港澳数字智能化诊疗联盟成立及授牌仪式。

南方医科大学校长黎孟枫,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王发强,珠江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王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王育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大会执行主席、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珠江医院肝胆一科主任方驰华主持。

王前表示,承办首届数字智能化诊疗技术大会,是对珠江医院的褒奖和鼓励,也是对方驰华团队领衔的广东省数字医学临床工程研究中心卓有成效的工作肯定。医院将更加积极地与国际最先进的技术接轨,与行业最优秀的人才携手,与各领域知名科研院所合作,努力打造高水平医学创新平台、医疗技术研发平台、优质成果转化平台,为新时代数字科技和人工智能发展和医学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力量。

黎孟枫指出,本届大会议题广泛、内容丰富,将紧紧围绕三维可视化、3D打印、虚拟现实、混合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影像组学、分子荧光、光声成像、多模态图像实时融合导航手术等领域,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学术讨论。相信基于本次会议的共同创造和真知灼见,将进一步密切数字智能化诊疗研究者的合作与进步;数字智能化诊疗技术必将在未来中国医学领域内蓬勃发展,攀登高峰。

“院士及主旨论坛”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允怡、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姜洪池、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彭淑牖及珠江医院方驰华等十几位院士及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分别从不同角度,分享了数字智能化诊疗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前景。本次大会还设立了肝脏疾病数字智能化诊治、胆胰疾病数字智能化诊治、人工智能与分子影像、智能医疗与大数据、数字智能化微创介入等5个专题论坛,近百位专家教授的主题演讲精彩纷呈,现场互动热烈。

方驰华表示,以人工智能、影像组学、三维可视化、3D打印、虚拟现实、分子荧光成像、多模态图像实时手术导航等为代表的技术,开启了数字智能化诊疗的新时代。从经验性诊断到智能化诊断,从经验手术到多模态融合图像导航手术,数字智能化诊疗技术在疾病的诊断可视化、术前评估、手术规划、手术实时指导、青年医师的训练和培养等方面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给患者带来的,则是更加微创、精准、安全和高效的诊治方式。

又讯:5月26日,中国医药学术原创精品《数字化肝脏外科学》《数字化胰腺外科学》定稿会议在广州召开。人民卫生出版社总编辑杜贤编审,《数字化肝脏外科学》《数字化胰腺外科学》主审南方医科大学钟世镇,主编香港中文大学刘允怡、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方驰华,著名肝胆外科学家彭淑牗,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著名普通外科学家卢绮萍以及来自全国数字医学领域的专家、编委和人民卫生出版社学术中心负责人和相关编辑等共计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杜贤回顾了自2002年来我国数字医学在钟世镇院士、黄志强院士、赵玉沛院士、刘允怡院士、陈孝平院士和樊嘉院士的带领和支持下,在方驰华等专家教授团队推动下的全方位创新探索和发展历程。今天两部书稿定稿会是在如火如荼的人工智能和已经到来的5G大时代背景下,全面展示了数字医学领域的实践创新、经验总结、理论完善、思想升华、精神弘扬、文化传承,是数字强国战略的务实体现。希望本书编委着眼于全球视野、定位于国家高度,打造思想精深、内容精准、技术精湛、图文精美、新媒精彩、制作精良的数字化医学国家原创精品,体现原创的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实践体系、标准体系,也希望在泌尿外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等领域推进数字医学原创精品建设。同时,希望本书作为中国科技原创成果,翻译成英文等外语版本走出去、走进去,推向国际,影响全球,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本书主审钟世镇指出,各位编委要注意知识产权问题,尊重原始创作者,将本书最大特色——肝胆胰外科的数字化技术应用重点突出出来,这是本书的创新、特色、优势。钟院士特别感谢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支持,希望本书成为科技原创创新的优秀成果。

刘允怡指出,肝胆胰手术是外科最精深的手术,我国众多肝胆胰外科专家在国际享有盛誉,希望大家继承优良的传统,紧随数字医学将来的方向,将中国数字化外科带领到国际领先的地位。

主编方驰华介绍了《数字化肝脏外科学》《数字化胰腺外科学》编写概况,并带领编委代表对本书内容的科学性、前瞻性,与临床工作对接的合理性,有争议的文字表述及共性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

人卫社医学学术中心编辑针对稿件的内容及数字资源编写过程中较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讲解,同时,对内容修改完善提出了明确的建议,进一步重申了交稿要求。主编明确了交稿时间,为接下来图书的顺利出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