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服务更多人,奉献更多爱心

时间:2019-06-06

作者:王文煊

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点击:

201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随队翻译志愿服务的姐姐送给王文煊一个志愿者纪念背包,从此成为一名志愿者的信念就在王文煊心里生根发芽。

大一只身来到这座陌生城市时,是踏入大学校门后一个个热情“红马甲”让他感受到这座城的温暖,于是在社团组织招新时,他坚定选择了南方医科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正是因为加入校青协彻底改变了他对志愿服务的理解。

“志愿者中的志愿者”是师兄师姐对青协人的定义,在协会举办的公益活动中,作为校青协的成员,在活动开始前需要长时间准备工作,而活动期间是作为工作人员,并不能参与到活动之中,这么多的付出只是为了为同学们提供更好的平台、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志愿服务。

在参加佛山50KM徒步活动时,王文煊和同学们是顺德区卫计局“爱国卫生”方阵的一部分,因穿着红马甲徒步,途中很多其他徒步者都会找同样陌生的他们问路或者寻求帮助,刚开始他感到疑惑,后来才知道是因为身上穿着红马甲而被大家当成是主办方的志愿者。这次经历让王文煊感受到“红马甲”的意义:它不单单是一件衣服,更象征着志愿者,而志愿者是人们遇到困难时第一个想到可以寻求帮助的群体。

来自黄土高原农村的王文煊,从小被教导最多的是读书才可以走出去,所以上大学后他去面试了蓝色天空支教队,并成为了八分队的队长。暑期,他们来到河南给孩子们带去知识和欢乐。

支教期间,王文煊作为队长负责保障整个支教队的教学和后勤工作,每天他的手机上都定了近二十个闹钟,从早上叫大家起床、开水闸、准备早餐、开门、一天的上下课,到晚上的锁门关闸,只为了让支教工作可以井井有条地进行。

其实每天早上叫醒大家的不是闹钟,而是校门外急切的孩子们,他们会提前一两个小时到校门口,吵闹着要进学校,一打开大门口就会互相拥着鱼贯而入,围在办公室门口、窗户上,或是簇拥着老师,虽然每天很累,但看着一个个渴望知识的孩子们,大家心里满是快乐。最让王文煊感动的是一天放学后,一位老奶奶骑着三轮车给他们送西瓜,老人说:“自家种的,不值钱,你们还都是孩子就收下吧。”这几个西瓜是酷暑中的清流,也让他感到支教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可和支持。

导医项目一直是这一届校青协导医负责人的骄傲,从刚开始的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形成稳定完善的方案,短短一年,导医项目就扩大到与顺德区四家医院达成长期合作关系,成为拥有三百余名志愿者、每年开展时间长达六个月的长期项目。每期导医开始前都会邀请专业的医院人员为志愿者培训,“手一指,话一出,就是一种责任”,志愿者们需要具备更高的专业素质,更容不得出一点错误。

在王文煊心里,外出服务时校青协更代表着学校的荣誉,从金鸡百花电影节到第二届青年运动会,作为带队负责人的他在活动开始前就一次次去踩点、和主办方对接工作、志愿者招募等,在顺利完成电影节志愿服务工作后,共青团佛山市委员会为校青协颁发了“志愿服务行动力组织”的荣誉。顺利完成好志愿服务工作意味着为学校赢得高素质志愿者的良好评价,能为志愿者争得更多更高层次的服务平台和机遇。

除了志愿服务,王文煊还力所能及的去献爱心,上大学后养成了定期献血的习惯,去年12月他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希望能有机会通过善举为患者带来重生的希望,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在生日时注册成为一名人体器官捐献者,更多的去服务和奉献是他不断的追求。

王文煊带孩子们热身

为同学们宣传讲解公益活动

和其他志愿者分享交流体会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