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网络授课质量是疫情下各学校开展网络教学的重点课题。学校以精细、科学的教育教学一体化教务系统为依托,将评价与教学活动精细对接,以“互联网+”移动技术,实现了“实时、全员、全域型”的教学评价机制,保障线上教学质量。
混合方式开展线上授课 以评促建提升教学实效
2020年春季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学校将全部课程前期内容以混合教学方式开展线上教学。自3月2日正式网络开课,至今已有月余。在线教学质量如何保障?如何让老师和学生们在这种新模式下快速适应,并形成积极互动?围绕这些问题,学校采用“实时、全员、全域型”的教学评价机制,通过互联网和移动技术,保障线上教学质量。
网络教学期间,各学院纷纷开展教学创新。如第二临床医学院在武汉前线开讲战“疫”云课堂;卫生管理学院在课堂中融入丰富案例,激发学生们的思辨能力;护理学院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传递人文关怀和先辈荣光;中医药学院、法医学院、马克思学院等多个学院,用不同形式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们的参与度。本学期线上教学6周以来,学校课程数量已达420多门,学生每周在线学习人次29万,95%以上的学生基本每周都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稳步提升。
学校根据线上教学的实际情况,每门课程每周开展一次评价,全面检查线上教学质量情况。每2-3周进行1次学情、教情问卷,形成线上教学质量报告并予以发布,督促各单位及时完善教学方式。每周4.5万-5万人次参与评价。
教学评价全员参与、全环节覆盖
学校历来高度重视教学评价工作。从2000年开始就坚持评价结果真名实姓全公开,有力地保障促进了教学质量;2009年开始,学校借助网络题库与考试评价系统,将全校70%以上的课程考核评价深入到每位学生、每道试题、每份试卷;2015年,学校借助自主实习支持系统,将临床实习评价细化到每个病种、每项操作、每次培训、每份病例。2018年,学校以精细、科学的教育教学一体化教务系统为依托,推出了“实时、全域、大数据”的教学评价。
目前,学校教学评价已实现全员参与、全环节覆盖。根据指定评价任务实现微信实时提醒督导,教学活动结束或期末提醒教师自评,辅以学生随堂评价。评价与每一次教学活动绑定,活动结束自动触发,微信提醒随第二天课表一并推送给每一位师生,不仅覆盖到教学全过程,还能确保评价的实时性、客观性。学生、教师、同行、督导、领导等全员参与,理论、实验、实践、PBL/翻转/讨论课等教务系统里标注的所有类型的教学,都可以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覆盖教学全部环节。
期末评价随堂评价相互联动 结果导向保障教学质量
2018-2019学年,学校启动随堂评价和期末课程评价。随堂评价采用动态指标分配,每学期形成课程评价报告。2019年秋季学期517门课程的期末评价,有11.8万条评价数据,随堂评价达到132.5万人次。
课程期末评价与随堂评价相互联动,有效提升了学生教学参与度,激发了教师教学积极性。同时针对评价较低的课程予以及时反馈,确保意见能够真实准确传递到授课老师,督促整改和调整,最终促进课程的品质。
图1 师生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随堂评价
图2 课程评价报告
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疫情肆虐,也阻挡不了南方医科大学师生积极抗疫、保障高质量在线教学的热情和信心。学校将继续优化课程类型、改进评价方法,逐步完善“多元评价-精准反馈-持续改进”评价体系,不断优化课程类型,探索多样、高效的教学评价方式,真正实现以评促教,有效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