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暨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研讨会。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福建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及青年学者代表参会,围绕“全会精神与思政课教学创新”展开研讨。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曾楠在开幕致辞中强调,本次座谈会恰逢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是高校思政课建设响应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节点。她寄语青年学者“以学促行、以行践学”,在理论研讨中汲取成长养分。
研讨会系统梳理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起草逻辑与战略框架,重点阐释了“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核心部署。胡国胜指出,全会提出的“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等论断,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时代命题”与“实践指南”和根本遵循。

在交流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如何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展开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必须将全会精神切实转化为教学实践动能,在内容上强化党的创新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阐释,在方法上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话语体系的高效转化,实现思政课教学与“十五五”时期发展实践同频共振。专家建议,应整合优质资源,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持续探索优质思政课的实践路径,助力构建与教育强国目标相适应的思政育人体系。
本次座谈会精准聚焦全会核心要义,形成系列共识观点,不仅进一步完善了高校思政课理论研讨与资源共享的协同机制,也为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建设、提升育人实效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