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2025.05
【羊城晚报】跨国救治暖人心!印尼罕见病患儿广州重获行走能力
近日,患有先天性髋关节挛缩症的印度尼西亚患儿小V(化名)不远万里来到广州求医,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骨科团队为其完成手术治疗,让这名跨越重洋的2岁男孩重获行走能力。万里求医:罕见病困局下的生命曙光记者了解到,小V自出生起便与先天性髋关节挛缩症抗争,右侧髋关节严重屈曲挛缩导致双下肢长度差达5厘米,就连独立行走都成了奢望。为了治疗,小V的家人带着他辗转印尼多家医疗机构,均被告知“手术风险极高”。20...
20
2025.05
【人民日报】2000万病历支撑,国产肾脏病AI大模型发布
记者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获悉,“慢性肾脏病综合管理大模型—智肾”于5月18日发布,并将赠送“智肾”大模型给贵州省人民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赣州市人民医院(南方医院赣州医院)等8家医院,作为“智肾”大模型首批推广应用单位。该模型由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牵头。作为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医院肾内科主任侯凡凡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介绍,该技术团队构建了慢...
19
2025.05
【南方日报】岭南地区肝病发病有何特征?这场研讨会揭晓答案
日前,由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主办的“2025南方中西医结合肝病论坛暨全国名中医吕志平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广州举办。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杜庆锋指出,当前肝病防治面临“发病率高、防治难度大、基层资源薄弱”等挑战,吕志平在肝胆病防治领域已深耕40余年,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学术体系,为岭南肝病防治树立了标杆,此次研讨会将深入挖掘其科学内涵,培养更多中西医结合人才。说起岭南肝病的特点,全国名中医、南...
12
2025.05
守护生命的微光,一起聆听广东6位护理工作者的故事
今年5月12日是第114个国际护士节。5月11日下午,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办的2025“护士的故事”分享会在广州举办,6位来自全省各地的优秀护士代表分享了他们从事护理工作的故事。分享会现场他们中,有十年如一日为造口患者守护生命尊严的罗宝嘉,有奔走全省普及“救命神技”的苏运辉,有从立志学医到推动护理改革的罗伟香,有在精神科病房用光照亮“心门”的叶君荣,有为早产儿搭建“生命脐带”的刁莉萍,还有用醒狮唤醒康复患者...
30
2025.04
【光明日报】联动“四大课堂” 创新“德医交融”育人模式
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聚焦医学人才的医德培育,紧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联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第四课堂”,贯通知识、能力、价值三维目标,协同学科、专业、课程三级育人体系,推进“德医交融”育人的全周期融合与全方位映射。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打造“第一课堂”。为有效解决师资队伍力量分散,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两张皮”的问题,由学校党委部署、教务部门牵头,协同“思政课...
12
2025.05
【新快报】有一种颈椎病堪称“沉默杀手”,严重时可导致瘫痪
颈椎病,作为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近日,第三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成功治疗了一位长期四肢疼痛麻木无法平卧的颈椎病患者,为其带来了久违的舒适睡眠。患者63岁,因“颈痛伴四肢麻木疼痛5年,加重1个月”入院。在入院前的一个月,患者因疼痛症状加剧,无法平卧休息,被迫解锁了一项“超能力”——“半躺坐睡”姿势,靠着床头坐卧位睡了一个月,严重影响睡眠质量。患者在外院保守治疗后症状仍没有缓解,被...
12
2025.05
【广州日报】接力手术 “拼图”式拯救粉碎的骨盆
盆环完全断裂,多处粉碎性骨折、脱位、移位,尿道断裂、外阴撕裂……近日一起交通事故中,广西一名4岁女童小花(化名)盆腹部遭到碾压,骨盆几近“散架”,但孩子依然顽强地活了下来。如此重创让见惯了大阵仗的医生们心痛不已,“克服万难也要修复好!”面对复杂严重的伤势,第三附属医院创伤骨科、妇科、泌尿外科专家在手术台上紧密合作,接力施救,奋战7个小时,终于成功完成了“拼图”式的精准修复。事故中小小生命顽强求生...
25
2025.04
【羊城晚报】“心”治疗先“配对”,全国首个精准心理诊疗中心运行一年!
在心理学界有个说法“没有最好的心理治疗,只有最适合的心理治疗。”的确,现实中许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花费不菲去做心理治疗,但效果差强人意,其中关键原因之一可能是来访者与治疗师之间缺乏匹配,包括治疗师专业方向、咨询风格与患者问题类型、个性特征不契合等。就在去年2月,全国首个精准心理诊疗中心在南方医科大学正式成立,所有咨询者在开始治疗前,要先通过测评与治疗师精准匹配。该中心运行已一年多余,已成功为...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