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xcb@smu.edu.cn

联系电话:020-61648099

校报

您现在的位置:

2018年第六期(5月15日)第二版

时间:2018-05-17     点击:
新闻摘要:白衣天使——你所不知道的她们有这样一群人,她们本可以粉饰华服,却着一褂白衣,一袭素颜,只身坚守在神圣的岗位;有这样一群人,看似平凡普通,却担负着守护生命的重任。白衣天使——你所不知道的她们,送走了多少个傍晚,迎来了多少个晨曦。 你以为她们细声慢语,似柔弱不堪。可每当深夜,梦乡中的你殊不知她们仍争分夺秒,陷阵冲锋,化身生命的战士和死神作着生的抗争,用全身的热血与能量让生命再次葱...

 

 


白衣天使——
你所不知道的她们

 

有这样一群人,她们本可以粉饰华服,却着一褂白衣,一袭素颜,只身坚守在神圣的岗位;有这样一群人,看似平凡普通,却担负着守护生命的重任。白衣天使——你所不知道的她们,送走了多少个傍晚,迎来了多少个晨曦。
   你以为她们细声慢语,似柔弱不堪。可每当深夜,梦乡中的你殊不知她们仍争分夺秒,陷阵冲锋,化身生命的战士和死神作着生的抗争,用全身的热血与能量让生命再次葱茏。也许你曾为亲人的病痛感到担忧,为亲朋好友的病逝感到痛心,但请你对日夜与病患们携手抗击病魔的她们,说一声:谢谢,辛苦了!
文/张雨桐

 

 


为那一抹微笑坚守


卢旭英
珠江医院神经外科二区

2006年夏天告别了大学生活,我满怀憧憬踏上了护理工作岗位。那时的我既紧张又兴奋,紧张的是害怕自己胜任不了这份神圣的工作,兴奋的是经过一年的临床实习,自己终于可以独立工作,成为一名真正的白衣天使。这份紧张与兴奋,转眼与我相伴十二年,如今,我是一名神经外科护理组长。每一天都忙碌穿梭于各个病房,护理病患、协助治疗,十二年如一日,期间点点滴滴的幸福心酸依然清晰如昨,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神经外科护士,谈何容易。
  神经外科护理岗位是个职业风险高、劳动强度大、工作压力大的岗位,有每天为昏迷、卧床病人翻身、擦浴的艰辛,有经常被病人喷到一脸一身痰液的狼狈。但十年里,更多的同事跟我一起选择默默地坚守,坚守着这个岗位,坚守着最初誓言。当我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病人排忧解难时,病人痛苦的面容中增添了一抹微笑。为这一抹又一抹的微笑,十年里,我恪守当初立志成为一名护士时许下的诺言。我深深知道,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神经外科护士,除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护理技能外,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细心的观察力。
   神经外科病人病情变化快,时刻考验着我们每一位护士的专业、细心、责任心和耐心,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的蛛丝马迹,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
   记得有一位行脑血管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时神志清楚,精神疲倦,四肢活动自如,生命体征及瞳孔对光反射均正常。十分钟后我去给病人测量血压,发现病人睡得很深沉,于是我大声呼唤患者名字,因为刚刚手术回来病人正处于危险期,需要护理人员随时关注病人的变化。此时患者母亲还不悦地对我说:“你别吵她了,她这几天都没好好休息,实在是太累了,你让她好好休息吧。”但是这些年临床磨练练就的“火眼真睛”告诉我,病人不是在睡觉,而是她的神志已发生了变化,于是我不顾家属的反对,继续大声呼唤患者,检查双侧瞳孔对光反射,发现左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脑疝”!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这两个字。立即报告主管医生,紧急脱水、急查头颅CT、急诊术前准备……半小时后,病人被再次推进手术室。三周后,经过我们的精心护理及医生的治疗,病人康复出院。至今我也忘不了她出院时那一抹会心的微笑。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们就是生命的守护神。
   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在这里我们每天和病患并肩作战,为他们驱走病魔笼罩的黑暗,点燃生命的火炬。“健康所系、性命所托”,十五年了,上学宣誓那天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勿忘初心,才能让我们在护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路还很长,我依然在路上,为那一抹微笑,坚守!

 

 

 


用心护理  用情服务


周晶
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

今年,是周晶在妇产科工作的第十年,作为一名高年资的妇产科护师,周晶对工作的热情丝毫未减少,对工作强烈的责任心和一丝不苟的态度也时时感染着周围的同事。
   周晶是妇产科屈指可数的会熟练操作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护士,遇到需要做PICC的患者,都由周晶操作,常常是上完夜班接着上白班,帮患者做完PICC后,要拍片确认是否置管成功,患者去拍片,周晶就在科室帮忙,等着患者的片子结果回来后,确认置管成功,才敢安心下班回家。
   妇科的病人都为女性,女性心理敏感,在意细节,生病时更是如此,而且特别容易情绪激动,这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是一种挑战。周晶特别注意对患者的心理辅导,在给患者做治疗的同时,跟她们多一些沟通,讲一些日常保养,努力开导患者,让她们积极面对疾病。周晶认为患者的心情对其病情的变化有很大影响,她亲身经历过很多病例,往往是心情放松的患者治愈率越高,而且复发率低,这更坚定了她努力为患者做心理辅导的决心,把这作为其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除了技术过硬,懂得疏导患者心理以外,周晶还给患者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实实在在的帮助。产科收到一些无陪护无家属的产妇是常事,在产科工作的时候,周晶经常帮这类产妇照顾孩子,帮这些孩子买奶粉、衣服和日用品等,为产妇做月子餐,安慰产妇,努力为其联系家人,直到产妇有人接走,才安心送他们出院。“孩子到我怀里都好乖,在别人手里哭闹不止,一到我手上,就马上不哭啦,我很有孩子缘。”周晶想起以前在产科的工作,非常自豪。
   对同事而言,周晶是尽职尽责的模范前辈,对患者而言,周晶是专业贴心的优秀护士,而对家人来说,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很多时候照顾得没有那么周全。周晶说自己孩子争气,很少生病,就几年前有一次孩子肺炎,病情反反复复半个多月,确实没办法了,只能让家婆把孩子带到医院打针,孩子要妈妈,周晶就让家婆抱着孩子坐在自己工作的护士站对面,自己忙工作,孩子也能看见妈妈。(文/游华玲)

 

 

 


ICU男护士: 在看不到的角落坚守


李桂林
第三附属医院ICU

稍宽的脸庞,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脸上经常挂着腼腆的微笑,说话的时候礼貌而温和,他是ICU的一名男护士,湖北宜昌的小伙子李桂林。2012年就到第三附属医院实习,第一个科室就是ICU,不曾想,从此他与ICU结下了不解之缘。工作时,大家经常笑称李桂林像“打了鸡血似的”。
   ICU可以说是医院所有科室中最累的,都是一些重症的、病情随时可能变化、有生命危险的患者,吃喝拉撒睡全都要负责。处理医嘱、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完成各项基础护理及专科操作、核对信息、采血、血气分析、床边降钙素原检测、各种晨晚间护理、处理医疗废物垃圾、整理文书、统计全天出入量……不同于普通病房,可以有护工以及家属在身旁。他开玩笑地说,ICU的护士有时候真的是护士加护工还有家属,三者合一的感觉。
   ICU会遇见各种不同情况的患者,相当于是专科加上全科的东西,李桂林经常会查文献,翻资料,跟医生探讨。他说,既然在这个岗位上,就要对患者负责,要干一行爱一行。
   ICU里由于患者病情复杂,面对不同的监护和治疗仪器,也需要专业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操作。由于男孩子对仪器更有兴趣,更容易上手,所以到ICU不久,李桂林就已经对床旁仪器有了深入的研究,还带动新入职护士一起学。出色的表现也让他获得外出去学习的机会,从而也得到了提升。
   李桂林说,每次看到患者渐渐好转,转出ICU到普通病房,心里面都会觉得特别有感触。“我们ICU的团队,多难的病例也不言放弃。”有一次一位32岁的男患者,终于可以转到普通病房了,李桂林说,病人特别开心,掐着时间想要拔管,那种转危为安的心情,他也是感同身受。在ICU里,病危患者有时候苏醒之后看不到家属,心里是很恐惧的,所以一直在旁的护士,有时候是他们倾诉和沟通的桥梁。
   过年过节的时候,ICU是没有一个人能回老家过的,因为许多重症的病人都转进来了,不容得一点疏忽。人手不足的时候,主任都要参与一线值班。所以科室上上下下都互相打气,团结一心,这也让李桂林更加坚定地留在这个团体,在其他待遇更好、工作更轻松的机会面前,他也婉言谢绝了。
   除了是“打了鸡血”的护士,他还是科室的团支部书记,积极参与团委活动,很多比赛都有他活跃的身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ICU这个看不见的角落,是许多生命的转折点,正是有了许多像李桂林一样坚守的医护人员,才有了一次又一次转危为安的奇迹。(文/陈晓霖)

 

 

 

“90后”“妈妈”


曾思睿
珠江医院PICU

“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怕苦怕累、不独立……”这些都是曾经外界对我们的看法。可在儿科重症监护室里,作为“90后”的我们却成了这些暂时离开父母的小朋友们的依靠。
   回忆起2017年2月,诊断为天疱疮、脓毒症的2个月的小亦锐,因日晒后全身皮肤出现散在大片红斑、水疱疹并渐行性加重的他转到了我们PICU,入院时的他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感染、接近百分之八九十的皮肤破溃。因为疼痛,让他难以入睡,每天都在哇哇大哭。为了能减轻病痛给他带来的痛苦,我们每天都给他用中药泡澡、用大棉布全身包裹湿敷。小亦锐也就只有在这个时候能够静静的入睡。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了,小亦锐的病情也逐渐好转了,破溃的皮肤也渐渐的好了起来。慢慢的这个曾经因疼痛而哇哇大哭的小亦锐脸上逐渐有了笑容,也逐渐对我们产生了依赖,每次我们过去给他泡澡,他都会对这我们笑。经过我们的精心治疗护理下,小亦锐康复出院了。
   一天的夜班,足部被电单车轧伤20多天还没痊愈的3岁小微微哭着被爸爸抱了进来。因为不愿与爸爸分离,小微微哭得撕心裂肺,不愿躺在病床上。害怕她的哭闹挣扎会让她脚上的伤雪上加霜,我只能选择把她抱在怀里,当我把她抱起的那一刻,她也把我抱得紧紧的,仿佛我就是她唯一能依靠的对象。在这一瞬间自己内心也有所感触:这就是信任,这就是依靠。因为信任,她把我抱得紧紧地;因为依靠,她在我怀里觉得有了安全感;因为有了安全感,她的情绪就慢慢地得到了缓解,也愿意配合我们的治疗。
   我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去照顾与看待,同样也盼着他们能尽快的痊愈,盼着他们能快乐健康的成长。作为他们的临时“妈妈”,我们必须努力地提高自我的专业水平,这样才能减轻他们因为病痛带来痛苦和难受。他们的哭能让我们难受,而他们的笑却能治愈我们的内心。
   我们只是一个刚出社会没多久的“90后”小女生;我们在父母眼里也只是个还没长大的小朋友;我们也不曾想过20出头的自己会提前成为别人孩子的“妈妈”。随着时间的不断前进,越来越多“90后”的走进了我们的大家庭,也因为工作的性质,外界对我们有了不一样的看法,“正能量、不怕累、不怕苦……”这些成了我们新的代名词。
   在我们还想着依靠父母的时候穿上了这套护士服,也是这套护士服让我们迅速地成长了起来。身上的护士服让我们褪去了“90后”原有的娇生惯养与稚嫩;身上的护士服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叫做责任;身上的护士服也让我们对“母爱”有了更深的了解。

 

 

冲锋陷阵/史维  摄

 


凝神/史维  摄

 

 

无影灯下/刘汉平  摄

 

 

守护/史维  摄

 


呵护/罗桂华  摄

 


最新文章

南医人

更多>>

【南医人】南方医院胡彦锋:做时间的朋友

与胡彦锋教授的专访约在中午,这是上班族宝贵的休息时间,外科医生由于手术常常持续并跨越中午时段,他们也习惯了“午而不休”的工作常态。这种工作时间观念,从我一进胡彦锋教授办公室的门就感受到了。一走进他的办公室,桌上电子闹钟大大的显示屏扑面而来,数字异常清晰,一进门,一眼就能看见,每闪动一下,似乎都在提醒时间的流逝和变化。他说话的语速很快,语言铿锵有力。偶尔在院子里遇到他,也是步伐匆匆,当他从你身边走过的时候,...

【更多】

【南医人】南方医院宣丽:小小的种子,开出大大的花

很多80后出生的人,应该在小时候都看过当时TVB剧场热播的《鉴证实录》,它曾点燃了很多人的从医梦想,宣丽就是其中之一。小小年纪的她,就感觉当医生很酷,女医生更酷。父母知道她的想法后,很是支持。一路怀揣着这个梦想,她跨入医学大门,又来到南方医院血液科。她说,其实在成为刘启发教授的研究生之前,她对血液科专业并没有太深入的认识。但也不知为什么,越学越喜欢,越学越入迷。我想,一名学生对学科和专业越来越深入的热爱,...

【更多】

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