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非手记|“夹生”的西班牙语和始终秉持的希望

时间:2025-07-22

作者:赖树森

来源:第八附属医院

点击:

从生涩的西班牙语交流到逐渐熟练的体检操作,从面对医疗资源短缺的无奈到坚守初心的信念,中国第34批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队员、第八附属医院急诊科医生赖树森用文字记录下在马拉博驻地的日常工作。

当地时间7月1日下午,马拉博驻地医疗点迎来了第一批体检的非洲朋友,共34名。自接到任务起,我们就在医疗点点长的带领下,紧锣密鼓地安排相关事宜,包括场地布置、各区域划分、人员调配、设备检查调试等。过程中也遇到些状况——心电图机的心电图纸告罄,需临时补充;又逢今早大雨,避雨保障工作也得提前完善。

下午2时许,体检工作正式启动。作为内科医生,我主要负责询问个人史、既往史(包括高血压等慢性病史)、药物过敏史以及对患者进行心肺体查。起初,我的西班牙语实在生涩,完成一份体检足足花了20多分钟。眼见后面排队的人群,我不禁急出了一身汗,深感必须加快进度。随着第一位体检者的配合,语言交流也逐渐顺畅起来,后来的检查工作也越发熟练。

印象深刻的是遇到一位非洲朋友,血压测量值高达190/101mmHg。询问得知,他本身有高血压病史,但坦言平时因工作忙碌常常忘记服药,血压控制一直不理想。我向他强调了规律、足量服药的重要性以及定时复诊的需要,并提供了相应的降压治疗方案。然而,他也无奈地表示,在生活与工作的双重压力下,药物依从性本就难以保证;更现实的问题是,当地的药物供应时常不稳定,即便有心也未必能稳定获取所需药品。

这份经历,连同医疗队在此的所见所感,让我更深切体会到当地的困境。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作为医疗队的一员,我们肩负着前辈的期望与责任的担子。虽然心力常常在重压下倍感疲惫,但始终秉持着一份热忱和希望——希望能脚踏实地,做好手中的每一份工作;竭尽所能地运用我们的专业技能,实实在在地改善当地民众的健康状况,贡献一份微薄但真挚的力量。这不仅是一项任务,更是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初心与梦想。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