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军,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五官医学中心负责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在诊室里,周小军轻轻捻动一支75毫米长的银针,针尖缓缓探入患者面部的下关穴深处。一位因突发性耳聋几乎丧失听力的年轻人,在数次治疗后,听力表上的数字悄然回升,几乎重返正常——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周小军多年来在中西医结合耳鼻喉领域深耕的缩影。

理论融合:从“气血耳窍”到神经刺激,打通听力的复聪之路
突发性耳聋,尤其是病程超过三个月的难治性突聋,常被视作“不治之症”。周小军从中医学“风、火、痰、虚、瘀”致聋理论出发,结合现代神经免疫学机制,提出“疏通耳窍气血”为治疗关键。
他融合传统针刺技术与神经刺激疗法,创新性地针刺下关穴深处的蝶腭神经节(下关内穴),调节耳部气血与神经功能双通路。这一方法不仅改善了耳鸣,更显著提升了患者的听力水平,吸引了广州、珠三角乃至全国众多患者慕名而来。
“气血不通则聋,神经不活则聩。中西医各有所长,结合才能走得更远。”周小军说道。
中西医结合:从“广东瘤”到EB病毒,扶正祛邪控制癌前病变
鼻咽癌被称为“广东瘤”,其发生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目前西医对EB病毒阳性者仅建议随访,缺乏有效干预手段;而对鼻咽癌放疗后的口干、耳鸣、乏力等后遗症也缺乏理想对策。
周小军认为,该病本质属“虚火内扰”,确立“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治法,通过中药复方调节机体状态,减轻症状,降低癌变风险。他研制的专利方药,为高危人群和康复期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和治疗信心。
善用经方:从“运气理论”到个体化治疗,破解过敏性鼻炎复发难题
面对过敏性鼻炎易复发的临床难点,周小军不拘泥于常规抗过敏治疗,而是深入《黄帝内经》运气理论及《伤寒杂病论》经方体系,从营卫、寒热、气血多个维度进行辨证,为不同体质、不同病程的患者定制治疗方案,显著降低复发率,实现长期稳定。

医案纪实:银针重燃希望之光
突发性耳聋的年轻患者重获新声
23岁的梁先生,因左耳鸣、耳聋、耳胀3月余就诊,听力检查显示左耳低频严重下降。经一周常规药物治疗无效后,接受周小军主任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首次针刺即出现明显针感,两次后听力提升10分贝,七次后基本恢复正常听力,耳鸣、耳胀消失。

极重度耳聋少年的听力奇迹
17岁的邓同学,右耳听力下降至95分贝,辗转多家医院治疗近半年无效。2024年8月底开始接受周小军主任的蝶腭神经节针刺治疗。五周后听力提升至35分贝,四个月后恢复至平均27分贝,耳鸣耳胀消失,重返清晰听觉世界。
中药化解EB病毒感染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危局
11岁男童李某,确诊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多家医院建议干细胞移植。家属拒绝后,长期依赖激素控制发热。2014年初就诊于周小军主任,辨证为“气阴亏虚、邪伏膜原”,予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中药治疗。服药一周后热退,一月后EB病毒载量显著下降,四月后接近正常,患儿重返校园。
鼻咽癌放疗后13年症状显著改善
65岁陈女士,鼻咽癌放疗后13年,仍受痰多、鼻塞、耳鸣、张口受限等后遗症困扰。经周小军主任中药调治一周后,痰多、口苦即见好转,一月后诸多症状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经方治愈十年过敏性鼻炎
45岁赵先生,患过敏性鼻炎十余年,常规药物及免疫治疗效不佳。周小军主任以桂枝汤合泻心汤法为主方,辨证加减,治疗一月后症状基本消失,随访一年未复发。
科研临床双驱动,推动学科前行
除了临床疗效,周小军亦高度重视科研创新与学科建设。他通过国家课题深入机制研究,参与编写行业教材,推动耳鼻喉科中西医结合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发展。
“中医要传承,更要科学化地创新;西医要借鉴,也要人性化地融合。”这是周小军的行医理念,也是他持续前行的方向。在未来,他表示将继续以针为桥、以药为舟,在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上,为更多耳鼻喉患者点亮希望之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