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两度骤停!120分钟12000次徒手胸外按压!医生不离不弃把患者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这感人的一幕发生在深圳医院。
5月28日,清晨7点50分,脑梗初愈的杨先生正在南深圳医院神内科病房复诊,躺在病床上的他,突然全身抽搐,口吐白沫,昏迷不醒,值班的陈燕枝、周宏星医生闻讯赶到,快速抢救,好在药物控制后,杨先生很快恢复了意识。
由于此前杨先生曾经脑栓塞,此次癫痫发作,医生担心他有脑出血的风险,必须进一步CT检查排除。
谁知就在影像检查室准备时,杨先生突然胸口疼痛、全身大汗,不久心跳呼吸骤停,周医生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几分钟后,杨先生心跳、呼吸恢复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病人病情反复,医生高度怀疑肺栓塞,杨先生被快速送往急诊科,就在途中,不到百米的距离,杨先生再度心脏呼吸骤停。
危急时刻,周医生想都没想直接跳上病床,跪在床边,在快速移动的病床上进行胸外按压,完全不顾可能摔下的危险,“当时没多想,情况很紧急,一刻都不能延误。”周宏星回忆说。
在急诊抢救室里,医院已召集神内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心内科、心外科、胸外科、呼吸科、影像科等多科室专家前来救治,肖烈辉书记亲临现场指挥协调,关键时刻做出溶栓决定,增设深静脉通道,上呼吸机,给多巴胺、肾上腺素维持生命体征……一道道指令迅速下达。
然而,近半个小时过去了,杨先生仍旧没有恢复有效的心跳。
按照临床抢救原则,积极抢救超过30分钟,如果患者心跳呼吸未能恢复,医生可以宣布抢救失败、停止抢救。
正当医生们准备宣告死亡时,心电仪上忽然出现了一丝微弱且短暂的心跳波动,在场的医护人员看到了希望,继续抢救。5位医生轮番接力心肺复苏,人人大汗淋漓。“为提高徒手心肺复苏质量和合理分配体力,每隔几分钟就赶紧换另外一个同事接力,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都不能放弃。” 参与抢救的神经内科贺雄军医生说,最终在长达120分钟按压之后,杨先生终于恢复了自主心跳。
继续监测了约10分钟,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才被送入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继续抢救。
到EICU后,急诊科团队对患者实施进一步抢救。后续检查,杨先生被确诊为肺动脉栓塞合并呼吸心跳骤停、脑梗塞、凝血功能障碍。“病人昏迷一周多,上呼吸机一周多,血压要两种血管活性药物才能维持,每天多次查房,调整多次抢救治疗方案。”急诊科王永剑主任说,在急诊的抢救也是惊心动魄。
经过多次紧张的抢救,最终在入院8天后,患者意识逐步好转。“对杨先生的抢救非常成功,事后他并没有绝大部分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会发生的后遗症,如昏迷、缺氧性脑病。”贺雄军说。
短短一天,杨先生两次濒临生死边缘,家属两次收到病危通知书,所幸最后皆大欢喜。
看着杨先生一天天好转,家属们喜极而泣,“医护人员们有责任心、有爱心,我丈夫才能创造这个奇迹。”
其实这已经是医院第二次挽救杨先生的性命了
早在4月份,神经内科就和杨先生共同与死神抗争。
当时,杨先生因“突发左侧肢体乏力12小时”,从外院紧急送到了医院,被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神经内科紧急会诊,头颅MR检查显示:颈动脉急性闭塞长达12个小时,造成大面积脑梗死,早已错过了4.5小时的溶栓黄金时间。
病情危重,神经内科刘亚杰主任当机立断,经家属同意后,立即带队实施急诊动脉取栓术,从动脉穿刺到手术结束仅用了120分钟的时间,生命的绿色通道被重新开通。
“当时患者入院时,处于昏迷状态,属于重度中风,话语不清,运动障碍,出院时,已经可以自己拄拐杖走路。”刘亚杰主任说。
至此,历经脑栓塞、癫痫和两度心脏骤停,杨先生先后在鬼门关走了三次,回忆这“三死三生”,杨先生心有余悸,感慨要不是遇到刘亚杰教授团队,自己要么瘫了,要么早已命丧黄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