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8年,他们探索出“可视化,可教育,可习得”创新教育模式

时间:2025-01-13

来源:第三附属医院

点击:

12月31日,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公布了第三届高等教育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第三附属医院口腔科副教授吴晓绵团队的学术论文《数字化辅助VTL模型对促进系统1向系统2转换以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影响:一项跨越全球疫情为期五年的研究》获得学术论文类一等奖。

研究发现,创新活动需要大脑进行深度思考,这是一个“费力”的过程。怎样使学生愿意进入创新思维的思考模式?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激情呢?经过8年的积累与5年的研究,吴晓绵团队形成了“可视化,可教育,可习得”的创新教育模式(VTL model),该模式帮助学生在思维决策上愿意开始并进行有效的创新思考,从而产出合理的问题解决方案。这一成果已被国际教育学杂志《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公开发表,并获广东省高等教育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吴晓绵自创的VTL创新思维教学法,简而言之,旨在打破从一般思考到深度、创新性思考(即从System 1到System 2)之间的屏障。该教学法结合了“鱼骨图”,使创新思维的头脑风暴变得有章可循,避免了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情况;同时,融入“PDCA”循环管理,让创新方案得以持续改进和完善;还采用“同伴教育”,激发学生的交流热情,从而有效激发其创新思维。在疫情期间,该教学法结合数字化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了适当的独立交流空间,实践发现这更有利于VTL教学法对创新思维的激发。

VTL创新思维教学法的理论模型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设立了高等教育研究优秀成果奖。该奖项旨在繁荣发展广东省高等教育研究,激发高等教育工作者推进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高等教育研究质量和水平。根据《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办法》的规定,经过个人申报、单位推荐、学会秘书处资格审查、分组专家评审、集中专家评审,确定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三届高等教育研究优秀成果奖名单。本次评奖设学术论文类、学术专著类、调研报告及其他三类奖项,其中学术论文类设一等奖41项。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