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五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尹凯团队发布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大肠杆菌Ⅲ型分泌系统(T3SS)在2型糖尿病(T2DM)相关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成果不仅为理解肠道菌群在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也为未来开发针对T2DM-ASCVD的新型防治策略奠定了基础。
该研究通过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样本,并构建相关动物模型,发现致病性大肠杆菌T3SS的毒力因子丰度与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研究进一步发现,T3SS可能通过损伤肠道屏障和血清甘油磷脂代谢异常,加速动脉粥样硬化(AS)的进程。
此外,研究团队进一步明确了T3SS与肠道上皮细胞屏障功能损伤的具体作用机制。T3SS通过诱导肠上皮细胞铁死亡,部分原因是铁蛋白重链(FTH1)表达的增加,从而破坏肠道屏障,上调磷脂酰胆碱,进而加剧T2DM相关的ASCVD。
目前,ASCVD已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尹凯团队的研究从肠道菌群的毒力系统入手,为T2DM-ASCVD等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该研究在国际学术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论文题为“The 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 (T3SS) of Escherichia Coli Promotes Atherosclerosis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第五附属医院2023级全科住培学员张耀元、研究生陈宋涛、心血管内科主任陈刚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博士后朱肖为共同通讯作者,第五附属医院为本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