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平,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2012级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
三年前,填报志愿时不经意的一个选择,使得我成为了心理学专业的一名学生,从此开启了在心理学这片神秘园里的旅程。我爱心理学有很多原因。一开始是自然而然地对学系的老师们的人格、学识和风度萌生出敬佩和向往,渐渐地,在不断的学习和阅读中,我愈是走近和了解心理学,就愈是为它的魅力所折服,对它的兴趣也日渐浓厚。因而我慢慢明确了在心理学领域和发展的想法,立志用心理学知识尽己所能帮助他人,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学习,在自律中提升
作为刚从高考中解脱出来的大一学生,我也曾经对大学期间是否还要“苦巴巴”地学习有过疑惑,现在回过头去看的时候才发现确实每一门课程都构建专业知识体系中起着作用。大一学年我的成绩并不算好,但后来自己明确了对心理学的兴趣和想法,便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投注在学习上。我不把取得的成绩归功于聪明,而认为更多的是由于投入了足够的精力以及运用了合理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上,我也有自己的短板和困难,高中时我是文科生,学习数学和医学课程对我来说真的是一种挑战。但庆幸的是我没有放弃,勤能补拙是朴素而有用的道理,只要肯学,就一定会比原来懂得多。
脱离了十几年应试教育的束缚,在大学里我们有更多选择的自由,也会有更多样的观点和想法。我也不认为好成绩就一定能证明和保证自己的能力和未来,但我一直认为学习知识对于我们发展自己、提升自己,以及认识事物和规律都是很有必要的。无论是在生活还是职业中,不断地学习能帮助我们突破原有的局限,拓宽视野。
实践,在体验中成长
作为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我也明白要想真正做到以心理学助人,除了专业知识的储备,更离不开实践的历练。
因此,从大一开始我便较多地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为了得到专业方面的锻炼,我会多参加心理咨询相关的实践活动,在假期我也曾尝试过在心理机构寻找实习的机会。我愿意把时间投入在心理学相关的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中,首先是源于对它的热爱,其次也是在这些活动中我不断体会到社会上对于心理咨询及相关服务的需求,而将心理学知识学以致用,真正帮助到他人,是一件虽艰难但快乐的事。心理志愿服务的特殊性使得它不仅对专业基础有要求,更要求高度的人文关怀的精神、耐心和恒心。还记得在顺德容桂心声热线协会一次的值班,已经到下班时间了,突然有一个来访电话,为了接听和做记录我又延长两个小时才离开。在结束的时候来访者说了一句“这些话我从来都没有跟别人说过,谢谢你让我有机会说出来”,这句话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对心理学情有独钟以及愿意付出时间去做这些志愿服务。心与心的相遇是非常美好的体验,而我的专业使我常常有幸感受到。在这些实践中我收获了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能力和性情也都得到了锤炼。能借由这个专业把造福社会和实现自我价值相统一,实在是一件幸运的事。
而另外一个使我愿意花费时间去做这些实践的原因,是因为我发现一个人只有走出自己的世界,到外面,去听,去看,去感受,去和人发生互动,才能够获得对世界更全面的认知和对人生更深刻的感悟。做一名大学生,在校园里上课,学习,上网,与朋友玩闹,这样的生活确实单纯而轻松。然而要使思想深刻心灵丰盈,我想我们应该对社会和生活有更多的体验和觉察。有时候,也许一个画面不经意地就触动了你,激起心底涟漪。
上学期,我和青草依依志愿协会的成员们去广州寿星大厦看望那里的老人。在我们眼前,是二十几个坐在轮椅上,已经没有自理能力的孱弱的老人,那一刻我突然感受到衰老真的是一件终将发生的事,而现在正值年轻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如果不是这次经历,也许我还会觉得我会永远拥有青春这道保护符,而所谓的珍惜光阴也只是缺乏力度的提醒。或许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的内在世界都会发生变化,而多去参加实践,去体验生活,是提前了这个过程,至于去看些什么,是个人的选择。于我而言,我愿意去感受简单美好,也不拒绝触碰更显冷酷的真实。我相信,一个人内心能承载的越多,能给与的也就越多。
学习和实践,大概都是一个人成长必经的途径,二者应该是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的,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能不断地去摸索和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在这四年的学习和生活中,我明白了生活并不如童话般美好,人生也有无法逃避的挫折,但在各种现实面前人依然为自己做选择,可以追求,可以努力,可以变得更好,可以创造意义。学习和求知只是千百种生活方式中的其中一种,与知识的增长相比,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心智和品性的成熟和完善。但无论做什么,如果我们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就能有所收获和成长。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怀着这样的信念,我总想走得更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