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援鄂医疗队队员已分批休整结束,陆续归家返院。仍在湖北雷神山坚守一线的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晓锋,经常接到女儿的询问:“爸爸什么时候回家?”
“快了,快了,打败病毒就回来。”王晓锋也很思念两位宝贝女儿,但使命更重要。在武汉抗疫一个多月,他感觉到胜利在望,只要再咬牙坚持一下,很快就可以回家了。
▲正在调“人工肺”ECMO
“莫问归期”,王晓锋似乎又有点坚决:“前线只要还排班,我就坚守下去“。
转战雷神山,承接新使命
初到武汉支援,王晓锋的战场是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3月9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即将恢复正常诊疗秩序,听从指挥部安排,需将医院的新冠肺炎患者转到武汉雷神山医院集中治疗。
完成阶段性救治任务的王晓锋决定就地申请随病人转战雷神山医院。他心里总觉得这场战还没打完,就这样结束任务撤退不甘心。
▲王晓锋(左六)与队友
3月12日,王晓锋的转战申请获批了,当天即进入到雷神山医院工作。
在武汉雷神山医院,王晓锋面临更大压力。与此前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管理普通病床不同,他要负责的是重症病房的病人。病房A区里共28张病床,几乎住满病人,治疗上都是难啃的骨头。
作为一名神经内科医生,到武汉支援,王晓锋最满意的就是能够发挥自己专业特长,帮患者预防神经系统并发症,帮患者避免神经系统基础病导致新冠肺炎病情加重、死亡。
“很多病人最后不是死于新冠肺炎,而是死于器官衰竭、神经系统疾病等并发症。”王晓锋说,在治疗过程中,会注重做好患者脑保护。患者一旦有了神经系统疾病,其呼吸功能和吞咽功能都受影响,更容易反复加重肺部感染,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病死率。
救治重症患者虽难,但在王晓锋眼里,最难的还是慎终如始地把治疗工作和防护工作做好。“时间长了,人容易麻木,容易放松警惕。所以,越是焦灼阶段,越需要咬牙坚持。”
这段时间,他看到武汉这座城市逐渐恢复生机,内心也欣喜。“路上的车越来越多了,偶尔还能遇到小塞车。刚来武汉的时候,路上一辆车都没有。”
一个夜班三次紧急抢救
支援40多天,最让王晓锋难忘的是3月26日的夜班,一个晚上就进行了三场惊险抢救。
当晚他刚上班,病区就转来一名83岁的呼吸循环衰竭患者,整个团队对患者进行了两三小时的抢救,患者病情才稳定下来。大家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另一位57岁的病人又出现病危信号——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严重高钾等。最让人着急的是,患者还不肯配合治疗。
看着患者精神越来越差,氧饱和度逐渐下降,血钾越来越高,随时都有心跳骤停的危险,王晓锋心急如焚。劝说无果,他们只好直接联系患者家属,希望得到家属支持开展治疗。辗转联系了两位家属都没办法得到明确回复,患者情况紧急,医疗团队不能见死不救,经过讨论和请示上级,他们决定先救人再说。
5位医护人员迅速开展生死营救,经过一段时间忙碌,终于给患者上了呼吸机,做上了透析,大家悬着的心才放下。
此时已是凌晨,但医护人员并未得以停歇,因为又有一名患者刚由普通病房转过来,出现病危,同样需要进行透析治疗。深静脉置管是透析治疗的一个操作步骤,属高感染风险操作之一。考虑到同事经过两轮紧急抢救都很疲惫了,王晓锋主动请缨为患者进行右下肢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为患者进行右下肢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王晓锋高度近视,在防护服下,眼镜和护目镜又容易起雾,给穿刺操作增加了一定难度,但凭借丰富操作经验,他顺利地完成了穿刺。
收拾停当后已经是后半夜,王晓锋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
想家,就看看视频
在战役一线,王晓锋再忙再累也会坚持写日记,珍藏这段时间的记忆。一些日记还会被同事们分享到公众平台上,王晓锋8岁的大女儿看了说,“爸爸,你写得真好,我也要让奶奶教我写日记给你看。”
看到曾经并肩作战的广东医疗队队友陆续返粤,王晓锋坦言,这增添了他的思乡情绪。
出发前大女儿送给他的画,他一直放在驻地房间的写字台上,“每天看一下就会有动力”。想家了,他就跟家里人视频,或者通过远程监控看看家里的情况。
“每次视频都能感受到家里的担心和牵挂。母亲最担心我没做好防护,没注意休息,总是千叮万嘱。”王晓锋说,当初他出征,两位老人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报名驰援武汉,他当时只是跟太太商量过,同为医务人员的太太,很理解也很支持他。后来医院派选人员名单出来,上面没有他名字,他还有些许失落,家中母亲知道了还安慰他:没入围那就好,老老实实在家呆着。结果医疗队出发的前一天,医院突然接到通知要增派名额,王晓锋入选了。
回想出征当天,王晓锋还挺兴奋的,一家人都到机场为他送行,女儿还在机场给他唱了一首歌。但当晚,他母亲担心得失眠了。
最近父母跟他视频问得最多的是:“什么时候回来啊,有没有消息?”
两位女儿也总凑近手机喊:“爸爸,你还没打败病毒吗?想你啦。”
“快了快了!”但其实王晓锋的排班仍在进行,他可能会成为最后一批撤离的医疗队队员,战斗到最后。“如还需要我继续坚守,不会犹豫,能战斗到最后也是一件很光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