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学史力行,更好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时间:2021-08-23

来源:新快报

点击:

刚面试完学科带头人的王前,庄重的换上白大褂,大步流星地走进会议室接受专访。开始前,他把别在衬衫左胸上那枚红彤彤的党徽取出,认真地别到了白大褂上,自豪地说道:“我已是一名有36年党龄的老党员了。”

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河南周口的王前,受家庭的熏陶,青少年时期便萌生了三个愿望:当兵、学医、到广州。实现愿望后,他带着这份初心,在广州一干就是40余载。这期间,王前经历过不同的岗位,无论是在医院当医生做院长,还是在大学当老师做副校长,“虽然后来逐渐远离我个人最喜欢的骨科,但只要组织需要,我就服从安排,到那里去。”

如今,作为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的他,满心想的是如何才能让求医的患者得到更好地救治,让医院的员工自豪地收获成就感。他自我定位为珠江医院的长子而非家长,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是医院这个大家庭的长子,理所应当挑起担子。”

当兵学医到广州实现守护健康专业报国愿望

1980年,王前以高出高考分数线100多分的成绩,从河南考到位于广州的第一军医大学(现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军医系,一口气把“当兵、学医、到广州”三个愿望都实现了。

“当时发现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完全吻合我的愿望,于是就成了我的高考第一志愿。”王前回忆起最初的梦想时,在他的神情里,那位16岁的热血青年又回来了。他分享到自己从小就有英雄主义情结,“小时候爱看打仗的书和电影,《狼牙山五壮士》《英雄儿女》《小兵张嘎》等中的英雄人物都让我很向往。”

立志学医也是受环境熏陶,一是儿时的王前经常扁桃腺发炎,一生病就是高烧40摄氏度,有次甚至因为打针青霉素过敏上了抢救台,之后便对医生多了一层崇敬之情;二是王前的伯父是一名老中医,诊所和庭院里常常坐满了求医问药的患者,经过诊治后他们发自内心感激的眼神和举动,也深深的影响了他。

带着当兵、学医拯救他人这份英雄主义的初心,王前在广州砥砺前行40余载。如今,已经36年党龄的他把深沉的家国情怀,渗透到工作奋斗过的每一个岗位,影响着他带领的团队和与之共事的人们。

打造患者就诊“一站式通道”午间、周末门诊连续服务不停歇

“学党史见行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这不仅是一句表态,更是具体的行动。”在王前的心里,患者的需求是他的工作准则之一,他领导全院上下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真正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实践,通过一点一滴的实事,帮助解决群众就医中急难愁盼的问题,帮助筑牢人民群众健康防线。

2020年新冠疫情后,珠江医院立即调整门诊出诊时间,从3月底起开展午间连续服务“全覆盖”,为到医院问诊的患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们很多患者是从外地慕名而来的,门诊连续服务‘全覆盖’可以让患者减少在院等候时间,一天内就能完成一个诊治周期。”王前和记者分享道,这样一来,就能尽量避免出现患者等医生的情况了。目前,珠江医院所有门诊出诊科室、辅诊科室、收费窗口及药房等,均已全面展开午间接诊连续服务。

同时,为了进一步方便工作繁忙的上班族、课业繁重的学生等看病就医,实现错峰就诊,王前再次主导创新服务。自今年7月3日起,珠江医院全面开启“周末无差别”就医模式,周末与工作日一样,各科室各诊区均有专家坐诊,相关辅助科室也都正常提供服务。

此后,该模式也得到不少同行的效仿。

送医送药到家解患者“燃眉之急”

去年疫情突发,由于防疫要求,不少患者无法到医院看病。王前介绍,针对不便到院的患者,珠江医院互联网医院2020年1月28日迅速上线,率先开放“新冠肺炎”互联网医院免费咨询服务,随后相继推出“慢病复诊续方”“专科咨询”“特色门诊”等服务。

“目前全院已经有500多名医护人员注册参与线上门诊,覆盖51个专科,且已打通广州医保一类‘门特’结算,需要的药物由快递配送,直接送到家。”王前对患者的用心程度体现在各个细节。今年5月底广州出现疫情后,为帮助缓解中高风险地区、封闭封控区慢病患者的复诊用药难题,他组织医院医护人员和第三方力量,率先实现“送医送药到家”服务。

据了解,今年疫情期间,珠江医院共为封闭封控区的100余名患者解了用药的“燃眉之急”。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无偿献血人数骤减,临床血液供应十分紧张。严重创伤的患者、晚期血液肿瘤病人、大出血的孕产妇……需要输血却缺血的情况越来越多。”为缓解这个难题,珠江医院率先组织“同心抗‘疫’、热血助力”无偿献血活动,王前也加入到医院职工义务献血队伍中,第一个挽起袖子,带头献血。受医务人员献血的影响,周边社区爱心居民、住院患者家属和实习规培学生也纷纷加入献血队伍。

据统计,自去年疫情以来,珠江医院先后共组织了3次全院规模的无偿献血活动,献血人数逾1200人次,总献血量达35万毫升。

建设紧密型医联体助基层群众享有同质化医疗服务

“为基层群众办实事,怎样“授人以渔”医疗帮扶,让基层老百姓不出县就能共享省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这是我们医院一直深耕细作的一项重点工作”,王前表示,去年6月,珠江医院在“珠江专科医疗联盟”的基础上,启动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经过一年的合作,今年7月,珠江医院与广宁县人民医院正式建立首个紧密型医联体。

一年来,珠江医院专家定期到广宁县人民医院开展坐诊、手术指导、教学查房等活动,并通过“专科到专科”的远程医疗平台及联盟微信群等线上途径,开展疑难病例讨论、远程会诊、远程业务学习、经验分享等,广宁县人民医院相关专科诊疗技术能力和质量显著提升,疑难危重病人的协同救治建立了高效的运作流程,越来越多疑难危重患者愿意首先到广宁医院就诊,接受广宁医院和珠江医院的联合诊疗。

患者龙女士是珠江医院与广宁县人民医院紧密型专科合作的直接受益者之一。今年60多岁的她在广宁县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被确诊为直肠肿瘤,因手术难度较大,广宁县人民医院通过紧密型专科联盟双向转诊的“一免六优先”原则,将龙女士转到珠江医院普通外科,后在珠江医院顺利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切除肿瘤并保住肛门。龙女士术后回到广宁人民医院后续化疗,并定期随诊,目前恢复良好。

王前表示,珠江医院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担负着对高州市人民医院、饶平人民医院、陆丰第二人民医院等医院帮扶任务,后续将通过紧密型医联体形式,通过两个“一体化”建设——即科室业务运作、学科建设“一体化”,病人就医、双向转诊“一体化”,有效、有力地助力基层医院提升医、教、研、管综合实力,协同为基层群众提供连续性、整合型、同质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为医改分级诊疗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

我的医院我的家为“白衣战士”做好服务保障

“我为群众办实事”,不仅是全心全意服务患者,提升就医体验;也是服务医院一线医务人员,增强他们对珠江医院“大家庭”的归属感。

“抗击疫情就是一场战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全力做好后勤保障非常重要。”在王前的心里,医院就是一个大家庭,作为一家“长子”的他,照顾兄弟姐妹是理所应当的。在医院医务人员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同时,医院也充分践行“我的医院我的家”的理念,为他们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与关爱。

今年广州疫情期间,为解决因所在小区被封闭的员工的生活住宿问题,医院总务处抽调人员成立住宿保障组,“1天内完成原招待所44间房屋的水电检修、卫生保洁以及家具设施配置,短期内解决了71名员工的住宿问题。”

除了抽调专人为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制作并配送盒饭,医院食堂还7×24小时待命,支援各地核酸采样队无论何时出发何时归队,都随时保障饮食供应。王前透露,“队员无论深夜何时回医院,‘家里’始终有精心准备的夜宵等着他们。”

此外,医院工会及时链接各种社会爱心资源,为抗疫医护人员提供慰问品、爱心物资、助学暖心、免费送菜、免费家政等各种公益服务,把医院党委对员工的关心关爱送至抗疫一线员工。

协调“一大家子”的事,困难在所难免,但是王前却说:“只要用心下功夫,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医道师道传承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医学人才服务群众

作为一名医学界前辈,王前不仅是一名临床医师、临床科研工作者、医院管理者,还是一名桃李满天下的医学教师,他至今每个学期都为本科生上课,培养的研究生早已超过100人,其中有国家杰青、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学科带头人等。同时拥有医生和教师两个身份,是他最引以自豪的。

在王前心里,“医者父母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医师和教师都是需要德才兼备的职业,“无论是当医生还是老师,都要身正学高,公平包容。对待学生和病人,都要真诚关爱,无私奉献,这两个职业都很崇高。”

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王前非常注重人品塑造。他分享自己的教学方法便是言传身教:“先做人而后做事做学问,要胸怀大志脚踏实地百折不挠,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兢兢业业做学问。

“让病痛中的患者得到及时合理的救治,听到群众和社会对珠江医院的努力和服务给予肯定和赞赏,看到患者和医院员工脸上洋溢的笑容,这就是我们‘为群众办实事’的动力,更是职业成就感和自豪感的所在。”王前说。

个人简介: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知名检验医学专家。

曾任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先后被评为“2020中国优秀医院院长”、“中国医院杰出领导者奖”、第四届“白求恩式好医生”、“广东医师奖”、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管理创新奖、广东医院优秀院长等。

2

原文链接:

https://www.xkb.com.cn/article_662357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