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三期(3月31日)第四版

时间:2016-04-01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报

点击:

4.jpg

 


    日前,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我的中国梦”——“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获奖名单。我校师生在系列活动征文、调研等五项比赛中获得一等奖7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以及优秀奖7项。同时,我校还获得“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本报节选了部分获奖征文,以飨读者。

 

体悟经典之魅力


——《内经》读后感


□  中医药学院  全景羽


  品读经典,感悟经典,传承文明。
  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延续不断,可谓“源远流长”,而且博大精深。而华夏文明之所以得以传承,书籍是功不可没的。正是由于先人所撰之书籍,尤其是那些经典之作,记录下了华夏文明之精髓,华夏文明得以传承千载而生生不息,并能够不断发扬光大。因此,我们向了解我们的文明,传承我们的文明,前人的经典之作不可不读。
  而作为华夏民族的特色医药学,中医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繁荣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则是中医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标志着中医学由单纯的经验积累上升为系统的理论体系,为中国的医学事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更重要的是,《内经》是中国古人关于天地和生命规律认识的百科全书,不仅仅涉及医学,还包括哲学、天文、历法、地理、气象、生态、社会风俗等,内容博大精深,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据专家考证,如此一部巨著并非是一人所撰,更非一时所创,而是由我国历代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其积累的过程。正是前人一点一滴的经验积累、传承,而成就其不朽之辉煌。也正是有这一点一滴的量变的积累,才有后来的质变。如老子所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回想起中华文明之发展历程,它又何尝不是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与传承中发展而来。时至今日,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中国梦”的号召下,我们更应继承传统,让“中国梦”的现实之根扎得更深,方能继往开来。
  中医学认为,人与大自然是一体的。我们禀受于自然,却又受制于自然,这是自然平衡之理,亦是自然不变的规律。我们既然不能超越自然,又何不转而用之:利用自然四时之气以养生防病、指导生活,同时又应注意保护自然以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我们的先人们有感于此而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以至于人与自然和谐。由此,我们不得不佩服我们的先人们的智慧。而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受益于这份智慧,我们希望将此传承下去,福泽于后世,这亦是先人之愿。
  今时今日,社会日新月异,各种高科技不断涌现,医疗技术不断发展,西医在人们心中地位越来越高,而中医的情形却不容乐观。而在我看来,无论是依托各种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西医,还是传承千年、积累无数宝贵经验的中医,都不可能完全解释人类的疾病,也不可能做到妙手回春、天下无病。西医也好,中医也罢,其实两者并无孰好孰坏之争,它们都同样为人类卫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都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只是它们各有所长,各有特色。西医追求详细,事无巨细,凡事都必须刨根问底;中医则注重整体观,追求人体自身的有机统一,更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殊不知,凡事有所得必有所失。在西医中,无论是生理还是病理,一条一点都讲得清清楚楚,让人不得不信服。可是在整体看待人体机能方面却不如中医,毕竟人体不是由各个组织器官简单拼凑而成,它是高度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治疗上,西医亦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略显被动,而中医的高明之处则在于从整体论治,站在整个机体的角度去看待疾病,借以阴阳五行学说阐述病变规律,阻断病变的途径,“既病防变”,以求“治病求本”。众所周知,西医极为注重解剖,可是中医在人体解剖与生理研究方面亦有所成就,如《内经·灵枢》中详述了唇口几何、唇到齿距离、舌形重量、齿至咽距离等,所记述大小、长度、容量、形态与相互关系同现代解剖学基本一致,而且书中对循环、消化和泌尿生殖等系统的功能也有许多科学论断,还详细论述了各种解剖术,如消化道解剖等。因此,西医虽精,但不尽完美,中医之道亦可绽放光彩,流传后世。
  品读《内经》,品读中医,带给人的不仅仅是医学之理,更有哲学之思,还有人文之关怀……它给予人的,除了对健康的思考与生的希望,还有看待世界的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思维方式。我想,中医学不应仅仅是医学,更应是智慧之学,让人读之不绝,思之不尽。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中医之道博大而精深,我岂能一时以一己之力而将其理解通透,“路漫漫兮其修远”,但与此同时,我也能苦中寻乐:在不断获得新的知识,不断地在充实自己时,心中就会有无法以言语表达的兴奋。况且,中华之文明更须吾之后辈来传承。因此,我想说,吾生虽有涯,必将勤勤恳恳,志于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承千载文明。
  志虽远大,亦须脚踏实地,中华民族之经典更不可不读。细细品读经典,领略华夏文明之魅力,传承中华文化之精髓。唯有有所依托,我们的脚步方能愈行愈坚定,莫如风中飘絮。

 

 

 

医不远儒


□  中医药学院  娄丹丹


    泱泱中华烟波渺,静水流深孔圣人。
    回看新文化运动,怀着破除封建、启蒙思想的壮志,《新青年》首将孔子推向靶前,高喊“打倒孔家店”口号,探索社会旧基础的变革。孔教能被作为撬动封建社会的支点,即可见其对中华历史方方面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两千多年前,孔子及其门下留一部《论语》开儒学经河。自古以来,礼、仁、恕、学、孝等思想洗礼着一代代国人,铸就着民族之魂。受此影响,无数医者既博于儒学,又专精医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特别是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儒医”文化,由儒入医,儒医互参,道出多少佳话。

 
踏入医门,进出多少仁孝

    樊迟问什么是仁。子曰:“爱人”。《说文解字》讲仁,从人从二,是说从已心出发,爱惜体恤他人,而非眼里只看自己的悲喜得失。被当地日报称为医术上做“高人”、医德上做“好人”的伊春市第一医院骨外科主任王效东,侠骨柔肠是出了名的。一个19岁的女孩因坠楼身体多处骨折,王效东先后为她做了7次手术,每一次历时长久的手术中,无影灯都映衬着一位大医勇气、耐力和技术的尽数倾出,最终这个女孩能站立行走。放眼历史,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面对疾灾,缪希雍纵马疾驰病家一心赴救;李东垣冥思苦想创新方治瘟疫。子路问什么是君子,孔子以“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层层深入回答。在于医,医者心怀怜悯,以仁德仁术竭尽全力,尽不妨说,是安人安国,达到“泛爱众”的境界。

学而思之,闻数年寒梅

    学道使道,谈何容易呢?《论语》中对道的掌握分为五个层次。“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即先学习道、领悟道与之相融适;学到之后要坚守道,随宜权衡应变。的确,理论和实践是融合的,实践出真知,在医院见习之时,我看到了临床上老师的实际应用和对经典方的坚守,随证立方,活法园机,不离根本。
    医学的学习道路漫长,也如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论语》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开篇《学而篇》第一句。《论语》中孔子和弟子子夏都讲述了自己的学习办法,核心便是重复记忆,温故知新已经是为老幼传诵了;善于思考,贵于坚持,“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成为学子孜孜不倦所追求的高度;医学教育中非常强调见习、实习的实践性,初出茅庐的我们怎么在医院学习呢?在传承班的讲座上,刘晓伟教授教导我们应当“先看少说”、“提问题前先动脑子”这与孔子所讲的“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不谋而合,多看多听多想多思,谨言慎行,这样才能少一些后悔。

医者之风 云阔海深

    我们知道,医患应该是一种“目标共同体”的关系存在,我们共同的目标是战胜疾病。医生护士在工作压力面前、在无穷知识面前,能力也是有限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包容,更要做好沟通、疏通,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医者态度之正。只有这样,才能让心提前一步触达病人。有弟子子贡问政,孔子答有三点,有足够的兵力、粮食和子民的信服。接下来子贡并不止于这个答案,一步步问出三点中哪一个最不可缺。在千年前饥不果腹、战乱纷飞的时代,孔子却先后舍弃了“足兵”和“足食”,最终选择留下“民信”。只有当信任凝聚在人与人之间,邻里亲朋才能和睦相处,将军士兵才能安心把后背留给战友。同样,医患之间才会破冰,面对同一个敌人——疾病,从而避免医患纠纷的闹剧、悲剧再次次上演。

大医者,证儒也,扬儒也

    一座五千年的国楼,正是古代圣贤奠下的基,用仁义,用好学,用甚难以言辞解明的人文传统精神。
    此中,不断有仁人义事、厚德才字,在人生的生死大关前一次次出现,化作一砖一瓦,故使大楼巍峨,凛然常在。
    晏阳初在《九十自述》谈及幼年启蒙,“我读的古书,虽然有限,但它们都在我幼小的心田中,埋下微妙火种,要经过一二十年,才发现它的存在和意义。那是什么呢?就是儒家的民本思想和天下一家的观念。”微妙的火种,闪烁在这位办平民学校造就新民的巨人心里,闪烁在每一位国人的良知里。每当东风呼唤春的生机,火苗便熊熊而起,把经典的美扬于天地,不毁不灭。
    随着时间的推移,儒学、祖国医学等传统思想精华在现代逐步展露锋芒,为大众渐趋认同。正如于丹所说,“我想圣贤的意义就在于,他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而后世的子孙或蒙昧地、或自觉地、或痛楚地、或欢欣地,一一去实践,从而形成一个民族的灵魂。”身怀儒家的道德品格与学识,潜于医道,志存救济,社会越来越呼唤这样优秀的医生。儒与医,结不解缘,像是两条交相缠绕的藤蔓,不断向前,永远长青。

 

 

 


生命里的追梦与自由


--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有感

□  基础医学院  李奕彦

  老者常说,有些书不能在不谙世事前读。我很幸运,读它的时候已经是懂了些事,没有错过不该错过的思考。
  米兰昆德拉有其独特的写作风格,与普通小说一开始就设置场景不同,夹叙夹议的昆德拉式小说更像是在和一位朋友讨论哲学。想象一下,你和这位老者在安静的咖啡厅,点一杯红茶,开始讨论那些虚无存在……
  从第一次与米兰昆德拉交谈开始,到现在,无论我去哪常住,我都会带着这本书。哲思是没有边界的,一个点,一个问题,一个现实,足以讨论很多很多。
〇 追求生命的重量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米兰昆德拉在书里说,“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最近一次对这本书的内容深有感触,是去上海神经科学研究院参加暑期活动时。作为一个基础医学的学生,是否走科研道路,是一直让我迷茫的问题。我像托马斯一样,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托马斯对那份沉重的责任感到害怕,而我对未来这条漫长而“麻烦”的人生路也觉得怀有深深的无力感。毕竟,这条路看起来是如此艰辛,而我并不认为我有足够的智慧去走好这条路。在第一天致辞里,蒲慕明所长就向我们讲述他的科研生涯,并说“人生最重要的是困境”,他认为困境是生命最重要的财富,是进步的动力。其实和《生命之轻》说的一样,生活的重担越是沉重,把你压的就越是靠近地面,这样你活的也最真切踏实。反之,没有负担的时候,你就会飘起来,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曾经和几个同龄的男生闲聊,他们在讨论房产,讨论毕业后回家乡找个工作娶个媳妇,和逢年过节大妈们会讨论的问题一样。我一直很奇怪,我们这个年纪不应该是“青春”“拼搏”的时候吗?为何现在“追求平凡”反而好像才是主流。
  但是,平凡的意义何在呢?为了安稳?为了逃避可能发生的艰辛与苦痛?人只能活一次,无法比较,无法修正。对于有着中国梦的年轻人们,我们的梦不只是国家的梦,更加是我们自己的梦。“一个梦想,各自表述”。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并不只有一种传统可以继承,可以借鉴。带着自己的梦,追求生命的重量,克服人生的困境,在沉重的困境里磨炼自己,才能感觉到最真实的人生。
〇 享有自由的轻盈
  所有读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人,应该都对其中一个的词特别印象深刻,是的,我说的就是它,媚俗(Kitsch)。米兰昆德拉的媚俗不是“三俗”里的迎合之俗,也不只是“大众化”或道德绑架,至少没有后者那么强硬而让人想反抗。有人评论说,媚俗是随时意识着自己的情绪,并保持自己的情绪使之“正当合法”。在这种“前提条件”下,哭不是为了悲痛,是因为应该悲痛;笑不是为了幸福,是为了应该感到幸福。所以,相比于摆脱媚俗,更重要的应该是认识到自己有不媚俗的自由。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在新的时代里,我们完全可以“自由散漫”,可以“自作主张”,可以“胡思乱想”。国家大唱中国梦,是让庶民的我们有梦可追,有梦敢追;同时,我们也必须尊重的别人不媚俗(或媚俗)。从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到庄周的“逍遥游”,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大同社会的“上如标枝,民如野鹿”,大概也就是如此了。
〇 执念探索追梦路
  看书从来不是吃药,意识领域的东西从来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有用的,是伴随的思考。中国梦的实现从不缺乏奋斗者,但埋头苦干的同时却也不能忽略对方向的思索。路还很远,梦还要追,书还要读。我们背负着生命的重量,为了能享有自由的轻盈,为了自己的梦,国家的梦,努力着。
  也许托马斯和特蕾莎的人生是自食其果的重;也许弗兰茨和萨比娜的境遇是相爱相杀的轻,人生有太多的也许了,但人生只有一次,与其挥霍,与其平凡,我还是想像托马斯一样,带着“es muss sein!”(非这样不可!)的信念,去追求自己所想,自己所爱。

 

 

 

 


浓妆淡抹总相宜

4-1.jpg

 


    苏子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西湖美,胜在它背后的故事;南医美,胜在它背后的我们。
  昨日之景,浓妆梳起,只为守候离家归校的你我。如今之态,轻妆淡抹,只为陪伴拼搏奋斗的你我。是谁在说,物为最冷情,它,不过是用自己的四季,默默带领着我们前行。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南医,在用它一生的所有,陪伴着我们,长情而又温暖,让远离家乡身处春寒里的我们,找到美好的家园。
    正所谓,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南医,浓妆淡抹在等你,期许你能在这里找到最好的自己。(文/吴燕妮 图/随心摄)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