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九期(6月20日)第二版

时间:2025-06-20

点击:


208名南医“小海豚”完成十五运会专业培训

南医讯 (文/图 团委 郭鑫) 6月7-8日,校团委联合广州市团校对我校广州赛区208名预录用赛会志愿者开展系统培训,为服务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及残特奥会储备专业力量。

师生联动共筑服务标杆

我校作为赛会志愿者任务高校,在广州、佛山赛区需要派出369名志愿者保障十五运会开幕式、残特奥会开幕式、篮球以及盲人门球项目。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此前已经成立了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负责人,纪检、教务、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担任成员的赛会志愿服务工作专班。学校还积极推荐教师参与全运会赛会志愿者师资选拔,学校党委办公室吴悦、第二临床医学院吴宗烨经过培训和考核,成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东赛区赛会志愿者培训讲师。

6月7日,培训班开班。本校预录用赛会志愿者基础医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李丰贝代表全体志愿者郑重承诺,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培训中,以高标准展现学习成果,以真诚的态度、专业的服务,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顺利举办添砖加瓦。

培训师资代表吴悦介绍了省执委会志愿服务课程。培训团队汇聚了行业专家、资深志愿者导师、礼仪培训大师等,他们将用多年积累的经验为大家讲授课程。

校团委副书记孙俊川号召志愿者——南医大“小海豚”们要以使命为舵,以专业为桨,以团结为帆,用热情点燃青春,用激情感染赛场,在这场全运之约中,书写属于青春、属于广州、属于新时代的志愿华章。

多维课程体系模拟演练

培训涵盖了政治理论、通用知识、服务技能等多个模块,还包括志愿服务理念、赛事概况、服务技巧、通用礼仪、心理健康及应急事件应对等领域。颜世磊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吴悦解析了赛会概况与岗位职责。专业技能方面,吴怡介绍礼仪规范、唐康顺传授服务技巧、钟云莺培训应急处理等实战内容。吴宗烨聚焦志愿者团队建设,何艳棠专项讲授扶残助残服务要点,陈容提供心理健康调适指导。讲师们通过互动式教学、模拟演练助力志愿者们全方位提升服务水平。

我校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


从“一”到“三”:学校青年志愿者爱心版图扩张

南医讯 (文/ 团委 曾镇佳 高誉甜) 在顺德区三家医院的候诊大厅里,一群身着蓝马甲的南医大志愿者正成为就医路上的“活地图”。过去一年间,南方医科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导医服务实现跨越式升级——从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单点服务,扩展至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三院联动。

志愿者们化身“智慧就医助手”:在自助机旁指导挂号缴费,在急诊区分流成人与儿童患者,甚至为聋哑患者自学手语沟通。截至2025年4月,三家医院累计开展服务37周,325人次志愿者参与,服务时长达1200小时。

这场爱心涌动的志愿接力,不仅为患者给予了关怀,更成为南医学子们提升自我、感悟责任的成长阶梯。

“最初参与暨南大学附属医院的导医导诊志愿服务活动时,面对患者一连串急切的问题,我常常手忙脚乱。然而,随着服务经验的积累,如今的我已能沉着冷静、条理清晰地答疑解惑,看到他们脸上的焦虑转为安心,那种成就感真的无与伦比,也让我对未来的医学生涯充满了斗志。”第二临床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专业的志愿者刘文华感慨道。

护理学院2024级护理专业的张钰在参与我校附属顺德医院导医导诊过程中分享道:“我遇到一对聋哑夫妇,面对他们的沟通困境,我决心学习手语。志愿从不是单向的善意传递,而是双向的灵魂触动,让我在助人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蜕变与成长。”

创新性的“沉浸式督导”让志愿者深度体验全流程就诊,既为医院优化服务献策,也锤炼了职业素养。青协负责人李挺诚表示,未来将打造标准化培训体系,探索更多院企合作模式,让杏林学子的温暖持续流淌在医疗第一线。

在医院的长廊与诊室之间,志愿者们以真诚的微笑驱散患者的焦虑,用贴心的问候输送暖意,凭借精确的指引化解就医难题。他们用青春与热忱书写成长答卷,为医疗服务注入蓬勃活力,步履坚定地向着更有温度的未来稳步前行,让志愿精神在医患之间绽放绚丽光彩。


我校在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上再获佳绩

南医讯 (文/教学发展中心) 6月12日,在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东分赛暨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颁奖典礼上,我校教师获颁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两项,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本届大赛以“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为主题,有来自全省74所本科高校的2121位教师(团队)参加,184位教师(团队)突围省赛现场决赛。我校教学发展中心协同教务处、各学院组建专项工作专班,通过统筹规划、精心部署,构建起覆盖校赛至省赛的全链条备赛体系。期间,中心以“精准赋能”为导向,开展多轮专题培训,并邀请校内外教学领域权威专家,为参赛教师提供“多对一”深度指导,打造了集经验分享、技能提升、思维碰撞于一体的创新成长平台。此外,中心还配备专业团队,为参赛教师提供专业的课堂拍摄服务,全方位保障备赛需求。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艺术,更为推动教学创新、培育 “金师” 队伍、建设 “金课” 资源、培养一流人才注入强劲动力。


学校社团龙舟队获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大学生组季军

南医讯 (文/图 团委) 6月1日,在珠江水域(中大北门广场至广州大桥段)举行的2025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上,我校龙舟队表现亮眼:男子队以2分33秒斩获大学生组季军,女子队夺得公开组第八名。本届赛事云集海内外116支队伍、4000余名选手。

在大学生组比赛中,我校男子龙舟队与众多强队交锋,决赛阶段以0.9秒优势逆转广州体院锁定季军席位。我校女子龙舟队在公开组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女子龙舟队同台竞技,以2分40秒小组第二晋级,半决赛1秒之差位列第五;最终在排名赛冲刺阶段连续超越,以1秒差距获小组第二,取得女子公开组第八名的成绩。

我校龙舟队在比赛现场


“摄、寻、品、学”——中医药文化节打造沉浸式国粹课堂

南医讯 (文/ 中医药学院 罗欣愉 图/李沛彤) 近日,中医药学院在顺德校区举办第十七届中医药文化节。以“杏林春雨润华夏,岐黄智慧泽千秋”为主题,通过多元活动展现中医药文化的时代魅力,吸引全校500余名师生参与。

文化节期间,“中医药摄影作品征集”活动面向全校师生征集以中药材、中医药建筑为主题的原创摄影作品,优秀作品经线上投票与专业评审后,在现场以展板形式展出,让师生在光影中感受中医药的视觉之美。

“百草探秘——校园寻药识药”活动中,学院教授张宏伟带领50名学生漫步顺德校区,实地讲解银杏、薄荷等中草药的生长特性与药用价值,将课堂知识延伸至自然场景,让师生在行走中积累本草知识。

最具人气的“泉香杏会——中医药文化摆摊活动”在食堂门口开展,16个特色摊位构建起沉浸式体验场景。中药研究小组摊位陈列百余种药材标本,搭配艾草锤制作体验,师生亲手捶打艾叶填充布囊,感受传统理疗器具的制作工艺;班级摊位推出糯米糍粑与中草药凉茶,将茯苓、陈皮等药材融入美食,让苦涩药香转化为舌尖上的养生智慧。游戏区设置夹药豆、中医药灯谜、投壶等传统游戏,参与者集章后可兑换艾草香囊、中药书签等文创礼品。现场更有八段锦表演与中医辨证答题互动,让师生在动静结合中领略中医药的多元魅力。

“岐黄讲坛——中医药文化讲座”中,学院教授许文学以“中医治疗肿瘤的价值与策略”为题,从“天人合一”整体观出发,对比中西医诊疗思维,通过临床案例解析“扶正祛邪”疗法与“带瘤生存”理念,系统阐释中医在肿瘤预防、治疗及康复中的独特价值,为师生呈现传统医学与现代肿瘤防治的智慧碰撞。

文化节通过“摄、寻、品、学”多维体验,将晦涩医理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生活实践,既展现中医药在疾病防治中的科学价值,也让师生在亲身参与中进一步领略这一千年国粹的当代生命力,为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注入青春力量。

“百草探秘——校园寻药识药”活动


“非遗市集”健康游园会健康福利:这些治疗实用又时髦

南医讯 (文/ 科研院 中医药学院 张东淑 邹婷婷) 6月11日,由南方医科大学非遗针灸(自血穴位注射疗法)项目团队、广州市白云区京溪街公共卫生委员会主办,京溪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京溪街社工服务站、白灰场社区居民委员会联合承办的“针心守护·非遗传承”健康游园会在嘉裕太阳城广场举办。活动采取展演、体验、科普宣教等形式,吸引众多市民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活动现场分为四大功能区域——非遗特色诊疗展示区、社区中医惠民区、脑健康知识宣教区、慈善志愿宣传区。在非遗特色诊疗展示区,市民群众通过AI舌诊和中医体质辨识问卷,免费获取体质报告书和调理建议。我校非遗项目团队、中医药硕博士科普团为参与活动的市民详细讲解了非遗项目自血穴位注射疗法以及“过敏星人日常防护包”的应用场景。穴位压力刺激贴既实用又新潮,引得大家争相尝试。

社区中医惠民区设置了经络疏通快闪站、家庭药膳工坊服务。“肩颈疏通体验”“办公室经络操”让上班族直呼“解压又实用”。药膳工坊针对不同体质的健康调理中药茶饮,让市民在品尝中了解养生智慧。

脑健康知识宣教区通过互动问答和免费咨询等形式科普脑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等常见脑病的预防知识。医护人员现场讲解中风识别口诀,帮助市民掌握早期识别与科学防治方法。在慈善志愿宣传区,志愿者们通过慈善义卖、志愿服务宣传介绍慈善项目及志愿服务。现场设置了集章打卡互动环节,市民通过参与不同项目集满印章,即可兑换“经络疏通券”等健康福利。

自血穴位注射疗法作为我校非遗项目,于2024年10月立项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并由区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推荐申报广州市非遗项目。其特色疗法对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痤疮、荨麻疹等疾病有显著疗效。


我校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决出创新创业新星

南医讯 (文/团委) 6月6日,我校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校赛决赛在校本部众创空间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张锅红、校团委、教务处、科研院、就业指导中心、资产经营公司等相关部处、各学院、附属医院领导及老师齐聚现场,共同见证27支晋级团队的创新成果展示。

本届大赛共收到来自11个学院的156个项目报名,经过初审与复赛的层层筛选,最终27支团队入围现场决赛。比赛采用“5分钟路演+5分钟答辩”的评审模式,各团队围绕产品服务、市场分析、商业模式等核心要素进行陈述展示,由行业专家组成的评审团通过现场提问、实时打分及成绩公示确保赛事公平性。经过激烈角逐,第一临床医学院《WeCap——守护“胃”来的胶囊内镜云诊所》、口腔医学院《微笑“童”行——守护乡村儿童口腔健康》、基础医学院《栓启新生—肿瘤血管智能柔性栓塞系统》共3个项目脱颖而出,斩获校赛金奖。

本次赛事充分展现了我校创新人才培养成果,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实践平台,持续推动优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27名赤几医疗官员在我校研修医疗管理经验

南医讯 (文/国际教育学院) 6月11日,由商务部主办、我校承办的“赤道几内亚医院管理研修班”结业仪式举行。本次研修班作为中非医疗卫生合作的重要项目,吸引了来自赤道几内亚的27名医疗卫生系统高级官员参与。

结业仪式上,学校副校长王冬向顺利完成研修任务的官员表示祝贺,他希望双方能够同心携手,继续秉承和发扬中非友好合作精神,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拥抱变革,以务实创新的态度应对挑战,使优质医疗服务惠及更多民众。

此次研修班由赤道几内亚卫生部医院协调司司长翁多·阿耶卡巴·莱蒂西亚·恩森(ONDO AYECABA LETICIA NSENG)女士(南方医科大学2012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杰出校友)带队。研修期间,双方就深化赤道几内亚与南方医科大学医疗卫生合作达成共识。

为期21天的研修班采用“理论授课+实地考察+案例研讨”教学模式,重点围绕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医院管理、智慧医院建设等主题展开。研修官员们还实地参访了北京市、珠海市以及广州市的各级医疗机构,全面了解了中国医疗卫生体系运行机制,以及中国医院管理的最新理念、实践经验和技术成果。


墨西哥卫生代表团深度体验我校医学教育体系

南医讯 (文/国际教育学院) 6月13日,墨西哥卫生高级官员访问团一行六人来校交流,该代表团由墨西哥外交部国际合作发展署代表及阿瓜斯卡连特斯等四州政府卫生厅官员组成,旨在深化中墨两国在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交流。

座谈会上,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陈君向访问团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成就以及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取得的成果。双方围绕国际医学教育、国际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合作尤其是公共卫生领域人才培养等内容展开了深入交流。双方还就我校与墨西哥不同洲别高等医学院校师生互访与联合科研,探索南方医科大学-墨西哥外交部国际合作发展署-迈瑞集团“校政企”三方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合作模式等内容展开讨论。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