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十二期(9月30日)第一版

时间:2025-09-30

点击:

学校召开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研究部署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工作

南医讯 (文/新闻中心 文/柯佳 图/龚杰) 9月18日,学校党委召开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传达学习中央、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总结学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效,研究部署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工作,为加快推进一流医科大学建设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学校党委书记张玉润表示,学校党委在省委的领导下,在省委第六督导组的指导下,把扎实开展学习教育作为今年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一体推进学查改,有效推动全校思想认识更加深刻,工作作风不断改进,治理机制逐步完善,师生认同持续提升,为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保障。他强调,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是一项长期任务,从严从实打造过硬作风是一个永恒课题。学校将坚持以学铸魂,进一步筑牢思想堤坝;坚持常态长效,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南医篇章。

省委第六督导组组长李大胜指出,南方医科大学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与督导组同题共答,聚焦主题,注重实效,一体推进学查改,取得明显成效。他强调,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学校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筑牢作风建设的思想堤坝;进一步纠治作风顽疾,推动作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进一步强化担当作为,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进一步压实政治责任,以上率下形成齐抓共管合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省委第六督导组全体成员,学校党委常委,学校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学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各二级党组织书记及有关人员参加会议。

学校召开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我校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医学基础学科发展大会

暨全国基础医学院院校长研讨会在京举行

南医讯 (文/基础医学院)9月27-28日,由我校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医学基础学科发展大会暨全国基础医学院院校长研讨会” 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以推动教育部基础学科“科教融汇协同育人”项目落地、加快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背景,以“医学教育改革与新型研究范式”为主题,全国共计64家医学院校或基础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参会,近百位专家学者围绕基础医学学科发展、医学教育改革和医学研究前沿进展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思考、广泛交流,共谋“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创新路径。

28日上午,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中国医学科学院、南方医科大学等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我校校长马骊表示,基础医学是现代医学的基础和医科院校的核心主干学科,其发展的每一次飞跃都将深刻影响学科建设、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发展。新时代,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将与全国各兄弟院校一道深入推进医学基础教育改革,加速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医学教育体系,为培育契合国家需求的创新型医学人才、守护人民健康福祉贡献更为坚实的力量。

开幕式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教授、重大疾病共性机制研究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德培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李劲松院士,天津大学副校长、医学部主任、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明东教授分别作主旨报告。

在主旨报告环节,马骊以“从数字化转型到智能化融合—数智教学建设南医实践”为题,系统展示了学校三十年来坚持以“培养方案及课程”为核心,以“精细化解构、精准化解决、常态化建设、生态化驱动”为抓手进行的持续数智化改革。重点介绍了学校“共创共享AI教学大模型,沉淀优秀经验智慧,智能分析学习路径与成效,实现因材施教理想”的AI医学教育联盟建设工作。

在专题论坛环节,来自多所院校的基础医学学科的负责人,围绕“基础医学学科的体系与发展”“医学基础教育的现状与改革”“《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MJ)基础医学发展”等主题展开热烈讨论。我校基础医学院院长白晓春表示,基础医学拔尖人才培养,要坚持“早科研、多科研”,但关键是“久科研”,教师要通过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以兴趣激发为切入点,系统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内在驱动力,最终实现学生主动投身科学研究的良性循环。


我校90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南医讯 (文/发展规划处) 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与Elsevier联合发布了“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我校共有90人次学者入选该榜单,其中侯凡凡、丁长海、丁彦青、刘友华、刘叔文、吴一龙、徐希平、余光创、阳维、张信果等15名学者入选 “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白晓春、侯金林、毛琛、马建华、沈折玉、邵龙泉、郑磊、喻志强、周清、周宏伟等75名学者入选 “2025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较去年分别增加6名和7名,实现入选人数的稳步增长。入选学者主要贡献学科方向涵盖Biomedical Research、Chemistry、Clinical Medicine和Public Health & Health Services等多个领域。

榜单基于Scopus数据库,统计论文涵盖SSCI、SCI、EI期刊及EI会议论文,选取被引数、H指数、HM因子等多项指标进行评估,从全球近700万名科学家中遴选出世界排名前2%的科学家,涵盖22个领域和174个子领域。其中,“终身影响力”(Career-long impact)榜单统计科学家职业生涯期间的综合表现,“年度影响力”(Single-year impact)榜单则聚焦上一年度的学术影响力。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表明我校学者在各自领域已处于顶尖水平,为该领域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具有较高的全球影响力。


学校附属医院168人上榜“羊城好医生”

南医讯 (文/各附属医院) 9月26日,在第十一届“羊城好医生”暨第九届“南粤好医生”颁奖典礼上,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68人上榜。从临床一线到科研前沿,从日常诊疗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从三甲医院诊室到山区义诊现场,“南医力量”正以数据堆砌起广东医疗的信任长城。来自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及其他1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170家三甲医院的“好医生”代表等逾750位来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荣耀时刻。

在本次评选中,南方医院有21位医生获得“羊城好医生”称号,2位医生获得“青年好医生”称号,1位医生获得“最佳人气奖”;珠江医院25名医生获评 “羊城好医生” “羊城青年好医生” “科普好医生”称号;第三附属医院14名医生荣登“羊城好医生”评选榜单,其中11人获“羊城好医生”称号,3人获“羊城青年好医生”称号;中西医结合医院8人被评为“羊城好医生”,2人被评为“羊城青年好医生”;第五附属医院共有8位专家入选“羊城好医生”和“羊城青年好医生”荣誉榜单;深圳医院共有8位医生获奖,其中7人获“南粤好医生”称号,1人获“南粤青年好医生”称号;口腔医院7位医者荣膺“羊城好医生”“羊城青年好医生”称号;皮肤病医院共6人上榜;广东省人民医院36名医生上榜。

此次评选范围覆盖广东全省所有170家三甲医院,涵盖了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眼科、口腔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妇科、儿科等48个临床专科,累计超过1500万人次参与了点赞活动,充分体现了公众对“好医生”的高度认可和对医疗行业的热切关注。


三千师生齐唱《歌唱祖国》庆祝新中国76周年华诞

南医讯 (文/图 校团委) 9月30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之际,我校近三千名师生齐聚顺德校区行政楼广场,用最真挚的感情,最庄严的s升旗仪式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美好祝福。学校党委副书记张锅红,党委学生工作部、顺德校区管委会、校团委,各学院、书院教师代表、新生辅导员以及2025级全体新生参加了活动。

南方医院教授周伟杰带来题为“不忘历史,开创未来”的精彩演讲。观看祝福祖国视频后,近三千名师生在国旗下齐唱《歌唱祖国》,用歌声吟唱经典,抒发爱国深情。新时代南医人必将砥砺奋斗、勇担重任,与时代同行,与家国共进。

庆国庆升旗仪式


学校主办首届全国通识教育与医学人文研讨会

南医讯 (文/教学发展中心 廖勋宸) 9月14-15日,国际医学教育学术会议暨南方医科大学(SMU)-FAIMER区域中心十周年学术交流论坛在学校国际会议厅举行。大会以“全球化视野下的医学教育创新与教师发展”为主题,来自多个国家的医学教育专家、学者和管理者,通过工作坊、主题报告、圆桌论坛等多种形式,共同探讨医学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与未来图景。

大会举办了四场高水平会前工作坊。9月15日,主论坛拉开帷幕,学校校长马骊和FAIMER总部领导致开幕辞。论坛分别由学校副校长许可慰、贵州医科大学副校长曾柱、中国医科大学赵阳、深圳医院贾志敏、南方医院李薇主持。

马骊回顾了SMU-FAIMER区域中心过去十年在推动中国乃至亚太地区医学教育工作者能力建设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并对未来的深度合作与发展寄予厚望。FAIMER总部领导肯定了中心为促进全球医学教育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在主论坛环节,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王维民、中国医科大学教授曲波、海南医科大学教授曾敏、中南大学教授王慷慨、复旦大学教授赖雁妮、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彭鸿娟等多位国内外专家带来了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两场高质量的圆桌论坛将会议推向高潮。

学校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张春辉作总结致辞,呼吁医学教育工作者携手共进,共同推动中国医学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国际医学教育会议暨SMU-FAIMER十周年论坛举办

南医讯 (文/通识教育部 新闻中心 王珏 柯佳) “AI时代人们更需要有温度的医学。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是人类文明的基石,也是医学的起点。”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凡凡在首届全国通识教育与医学人文建设研讨会上,就AI时代医学人文的价值进行探讨。

本次会议由我校主办、大学通识教育联盟担任顾问单位,来自全国50多所医科院校及医疗机构的500余名师生通过主旨报告、分论坛研讨、工作坊实操等形式展开深度交流,为新时代的医学教育转型注入人文动能。

校长马骊表示,在这场深度交流与灵感碰撞的盛会中,大家努力构建多层次、跨领域的医学人文研讨体系,专家们的深入探讨为全国通识教育与医学人文发展做出了坚实的贡献。

多位专家学者立足临床实践沃土,结合理论与实践、本土与国际的双重维度展开深入探讨。“生命伦理和医学哲学”“医学与语言”“医学与艺术”“医学与社会文化”“医学与法律”“医学通识课程建设”等六大平行分论坛形成思想矩阵,为医学人文教育带来了多元解题思路。

  马骊表示,学校高度重视通识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朝着“构建南医特色通识与医学人文教育体系”目标持续发力,以筹建“通识教育与医学人文中心”为抓手,深化医学与人文学科横向连接,强化医学人文理论与实践纵向贯通,将医学人文教育贯穿医学生培养全过程。学校将持续推动医学人文建设,为守护人民健康注入更有温度的人文力量。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