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xcb@smu.edu.cn

联系电话:020-61648099

校报

您现在的位置:

2023年第十六期(10月31日)第三版

时间:2023-10-31     编辑:黄瑶   点击:
新闻摘要:聚焦医德培养,以红色军医传承铸魂育人“临床诊疗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医生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可能给予病人极大的勇气和力量。”今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李琦主讲“临床诊疗中的伦理道德规范”思政特色专题讲座。为了让学生拓宽视野、激发学术兴趣、提升医学人文素养,南医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名师名家进课堂”教学活动已持续多年。近日,学院入选首批广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聚焦医德培养,以红色军医传承铸魂育人

“临床诊疗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医生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可能给予病人极大的勇气和力量。”今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李琦主讲“临床诊疗中的伦理道德规范”思政特色专题讲座。

为了让学生拓宽视野、激发学术兴趣、提升医学人文素养,南医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名师名家进课堂”教学活动已持续多年。近日,学院入选首批广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任映红表示,学院将以入选省重点马院为契机,进一步挖掘南医大的红色基因,上好铸魂育人“第一课”,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南方+ 新闻中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钟哲 柯佳 谢炜平

把思政课上出医科特色

近段时间,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们正在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线上课程的录制。

“我们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打造‘翻转课堂’,让学生对课程有更全面的认识。”副院长曾楠介绍,在线上,老师给同学们准备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延伸学习资料和题库练习,“同学们有了知识储备,老师上课时可以围绕关键问题进行重点讲解。”

“这是最新最鲜活的理论,是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的理论结晶。”曾楠透露,学院正探索将这门新课与社会实践课程进一步融合。2020年,学院副教授蒋伟主持的《思政课社会实践》获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医学教育,首重医德,如何把思政课上出医科特色?

任映红介绍,学院牵头开设了“健康中国与医学生使命担当”等特色公选课,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在课程设计上注重引入南医大的军医精神及“抗疫”等鲜活案例。

同时,学院以培养医德为基点开展思政社会实践,如开展医学人文活动周“模拟医患沟通”、为“大体老师”点灯活动,引导医学生结合医院实习开展医疗资源调研、爱心义诊进社区等,不断提升医学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责任担当。

为进一步体现思政课的医学特色,学院出版了一套5本、150万字的《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丛书。这套书与全国统编思政课教材相配套,为各门课程的具体章节配上医学方面的教学案例,在教学中有机融入。丛书推出后,被国内许多医科院校作为思政课和专业课程思政的辅助教材。

作为医科大学,如何保障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而行?

任映红介绍,学院指派老师担任各学院“联络员”,与专业老师共同研讨,把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教学,确保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近年来,学院牵头建设“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建设联盟和网络资源平台”,被写入教育部课程思政建设报告。

2020年,学校获批广东省“八个相统一”高校思政课建设示范点培育单位。

以思政课质量提升为中心,学院联合南医大四大书院、各专业学院和附属医院推进“五共五入:医学院校思政课协同聚力创新实践”大思政课改革。2022年,相关成果获得第十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学院已连续12年举办全省本科高校“概论课”骨干教师培训班。今年6月,为提高政治站位、高标准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推动教师深入理解和掌握党的创新理论、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全面提高概论课教学质量,举办了全省本科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骨干教师培训班,参训教师受益良多。

瞄准关键方向凝聚教学科研团队

近年来,学院凝练学科发展重点方向,出台《学科建设成果资助实施细则》,加大教师在教学改革、成果出版、科研项目、学术交流等各方面的资助力度,鼓励教师外出开展交流,关注青年教师成长,努力营造优化学科发展环境。

从2020年到2023年,学院青年教师吴玲连续斩获广东省第六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粤桂琼赣滇五省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等5项大赛一等奖,刷新了南医大思政课教师在上述赛事的最好成绩。

2022年,曾楠入选国家特支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拔尖人才。今年10月,她的学术论文《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刊发于权威期刊《马克思主义研究》上。

学院瞄准医学伦理、乡村振兴、国家认同、中共党史党建等方向凝聚研究团队,各研究团队均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团队优势凸显,影响力日益扩大。2021年,该学院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3项,立项率达60%;2023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在任映红看来,要办好马克思主义学院,不能“关起门来做研究”,而要聚焦重点研究领域,从“殿堂”走向“田野”,多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还要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工作。

学院成立了由20位教学科研骨干为主体的南方医科大学理论讲师团。“围绕着学习党代会精神、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讲师团的20余位老师每人选报1至2个选题,形成专题‘菜单’。各单位可以根据需要‘点菜’、自行联系老师去宣讲。”任映红说,近年来,理论讲师团已在校内外累计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近400场。

学校党委书记张玉润:以“四个一流”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内在要求,关系到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担当的落实,关系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宏伟目标的实现。”学校党委书记张玉润介绍,南医大作为广东省第一家独立设置直属学校党委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校,将一以贯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学校红色基因,以“四个一流”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坚持“重点谋划”与“协同发展”齐抓共管,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成一流阵地。学校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加以重点建设,推动形成马院建设与学校其他工作相互促进、与其他高校马院建设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扎实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

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一流课程。学院现有1门国家级、4门省级一流课程,学校将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依托思政课教学研究中心和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打造“思政金课”和“思政示范课堂”,建设思政示范课课程群。

坚持“教育教学”与“科研创新”互融互促,努力打造一流专兼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充分利用现有省、市级教学科研基地在承担科研项目、培养优秀人才、加强学术交流和培育学术成果中的作用,持续拓展科研创新能力,同时持续推动形成党政学工团、书院、专业院系、附属医院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专兼职思政课教师队伍,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坚持“红色基因”与“医科特色”并重并举,努力打造一流大思政工作格局。植根红色基因、医科特色,学校将医德教育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多管齐下不断渗入教育教学全场域,如进一步深入扩展医学思政教学案例资源、不断完善医学思政选修课程体系、做大做强医学特色思政教育工作室、大力活跃校园思政文化等,推动形成协同聚力的大思政工作格局。

学校举办全省本科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骨干教师培训班

提升学校科研能力 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基于Janus颗粒的结构化碘化油乳液滴微球有助于治疗临床肿瘤;补充Blautia和乙酸可逆转慢性压力促进的乳腺癌进展;国际首台组合生物人工肝治疗仪通过检验……近期,南医人在各个领域取得了科研进展,上新了一批新成果。

文:魏秋桦 黄瑶 张艳丽 郎朗 李阳 徐芳

樊俊兵及合作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研究新成果

近日,基础医学院樊俊兵教授及合作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一区)在线发表题为“Janus Particle-Engineered Structural Lipiodol Droplets for Arterial Embolization”的研究论文。

研究通过Janus颗粒界面组装赋予碘化油乳液滴微球优异的粘弹形变能力,能够通过弹性形变到达更细的动脉血管(40微米以上),展示出优异的栓塞能力。基于Janus颗粒的结构化碘化油乳液滴微球具有药物包封效率高、药物缓释、广谱载药等特点,有望为临床肿瘤等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技术。

赵小阳/高帅/常港团队揭示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的全局性DNA去甲基化参与减数分裂重组的调控

我校基础医学院赵小阳、李琳课题组,中国农业大学高帅课题组和深圳大学常港课题组日前在Nature Cell Biology(一区)杂志,发表题为Single-cell multi-omics sequencing of human spermatogenesis reveals a DNA demethylation event associated with male meiotic recombination的研究论文。

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了人前细线期精母细胞中存在一轮全局性DNA去甲基化过程,揭示了这一轮全局性DNA去甲基化事件参与调控减数分裂重组。该研究系统建立了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的高精度染色质可及性、DNA甲基化及转录组数据集,首次发现雄性减数分裂启动阶段发生的全局性DNA去甲基化参与减数分裂重组的调控,干预这一过程会影响雄性减数分裂DSB的形成。

叶玲团队在慢性压力促进乳腺癌进程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这项研究由我校叶玲教授、中国药科大学郝海平教授以及南方医院姚广裕教授领导的团队共同完成。研究结果以题为“Repressed Blautia-acetate immunological axis underlies breast cancer progression promoted by chronic stress”发表在Nature的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Nat Commun. 2023 Oct 3;14(1):6160. ]。

研究表明,慢性压力导致了关键微生物Blautia及其代谢产物乙酸的含量减少,进而影响了乳腺癌肿瘤内CD8+ 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抑郁症患者的Blautia和乙酸含量降低,而合并抑郁症的乳腺癌女性患者则显示出乙酸含量降低、肿瘤浸润的CD8+ T细胞数量减少以及转移风险增加。这一发现为深入探讨慢性压力、微生物组和乳腺癌之间的关联提供了有力证据,为乳腺癌治疗领域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邵龙泉团队研究成果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发表

近日,口腔医院邵龙泉团队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MDM2 upregulation induces mitophagy deficiency via Mic60 ubiquitination in fetal microglial inflammation and consequently neuronal DNA damage caused by exposure to ZnO-NPs during pregnancy”的研究论文。

研究发现ZNPs可利用未发育完全的血脑屏障特性,蓄积于胎儿脑组织,并破坏神经元功能。ZNPs进入神经系统后,被小胶质细胞摄取,通过Mic60介导线粒体稳态失衡引发炎症风暴,进而导致神经元出现继发性的DNA损伤。该研究提高了产前ZNPs暴露对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的认识,对孕期日常使用和临床治疗性暴露ZNP提供了重要参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荣获2022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日前发布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再次荣获中国科技期刊最高荣誉奖——“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这是本刊第10次获此奖项,是广东省唯一获此奖项的学术期刊,也是全国唯一获此奖项的医药大学学报。

高毅团队领衔研发国际首台组合生物人工肝治疗仪通过产品注册检验

近日,珠江医院转化医学中心执行主任高毅教授团队领衔的组合型生物人工肝转化研究再获新突破。国际首台组合型生物人工肝脏治疗仪通过NMPA医疗器械注册检验,标志着我国生物人工肝临床研究和产业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组合型生物人工肝脏治疗仪已完成临床前的有效性验证,并通过了NMPA10项EMC和41项新安规的要求,获得医疗器械注册检验报告。目前,第三代组合型生物人工肝脏治疗仪采取非生物血液净化和生物功能的混合化、一体化设计,可针对患者病情需求开展多模式个性化血液净化治疗,操作简单、方便,能提供数据的安全操作。

白晓春/崔忠凯团队在关节腔内药物缓释延缓骨关节炎进程及临床转化探索方面取得新进展

基础医学院白晓春/崔忠凯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发表题为Exploring the Translational Potential of PLGA Nanoparticles for Intra-articular Rapamycin Delivery in Osteoarthritis Therapy 的研究论文。

研究结果表明,RNPs不仅能够有效预防软骨细胞的衰老,还能维持软骨细胞合成和分解代谢的稳态,有助于减缓骨关节炎的发展。关节内注射RNPs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临床骨关节炎治疗策略,为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可用的安全有效方法。

邱小忠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新研究成果

近日,第五附属医院邱小忠教授及团队在ACS Nano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mmonium Persulfate-Loaded Carboxylic Gelatin Methacrylate Nanoparticles Promote Cardiac Repair by Activating Epicardial 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via Autophagy and the mTOR Pathway”的研究论文。

研究发现NPs/APS在体外可以诱导WT1+心外膜细胞EMT,转化为内皮样细胞,在体内心梗区注射NPs/APS后,其诱导的WT1+心外膜细胞EMT过程与自噬和mTOR通路有关。诱导内源性心外膜细胞EMT是梗死区持续产生新生血管的有效方法,此研究为心梗修复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材料储备。

曾楠在权威期刊《马克思主义研究》发表学术研究成果

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曾楠教授的学术论文《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刊发于权威期刊《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8期)。论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特区记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认同研究”(21CKS046)的阶段性成果。

论文指出,在唯物史观视野中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助于认清其生成条件、内涵特质及价值意义。从唯物史观视野看,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两个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成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条件。

最新文章

南医人

更多>>

【教师节】郑磊:尽心尽力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郑磊,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检验医学科主任。作为一名高教教师,郑磊以高尚的师德师风、精湛的业务能力和满腔的教育热情,孜孜不倦地培育着一届届医学人才,尽心尽力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方面,郑磊担任第一临床医学院实验诊断学等课程教学任务,近一年来,授课人数达 1961人次,总学时达774小时;临床接收规培生25人,实习生20人,进修生51人。作为第一指导老师共培养硕士6...

【更多】

【援藏】第三附属医院程亮:践行援藏初心 扛起医者担当

图为程亮(右一)手把手指导当地医生开展脊柱内镜手术。(图片由程亮提供)在林芝市人民医院开展援藏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累计开展约200台脊柱微创手术;累计开展3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并在全区范围内率先开展自治区首例颈椎内镜和自治区首例胸椎内镜手术;……2023年8月,带着对西藏这片高原的无限憧憬和一丝忐忑,2023年度“双百计划”援藏医疗队员、第三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二科副主任医师程亮来到林芝市人民医院,开启了自己的...

【更多】

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