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伴随着高校学子陆续离校,毕业季也走向尾声。还没有找到工作的你或许应该静下心来仔细想想,逛的招聘会积累了哪些经验?自己的职业规划是不是往着正确的方向去?面对招聘单位看似简单但又深含寓意的问题时,回答得够不够好?也许,机会就在下一次面试,储备好能量逐个击破求职道路上的小障碍吧。
指导专家:洪云昆明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法学硕士,国际生涯教练(BCC),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高级职业指导师。
问题:盲目投简历,但工作未必称心。
PASS秘诀:确立理性目标,请别迷失方向。
“为了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早早地进入招聘会,了解招聘信息是好事,也是现在很多毕业生毕业前夕的基本功课。”洪云表示。互联网时代,信息几乎是全部开放的,很多毕业生也会利用这些信息来源为自己就业牵线搭桥,但也有的学生在面对多样信息时变得茫然无措。
今年5月份就开始投简历的小岩就是这样:“网站、人才市场,只要看见不错的岗位,待遇也不错的就投简历,我想着东家不中西家中,总会有工作的。”抱着这样的态度,小岩最多的一天投出了十多份简历,最后他选择了“看上去还不错的”一家广告公司。“到了公司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小岩说:“公司招的是企划,但企划并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辛苦什么的我都能承受,但这份工作不是参加个活动那么简单,一个活动开始之前,企划有大量枯燥的事情要做,除了活动还有很多公司规划设计。”理科出身的小岩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
对此,洪云认为,当求职者缺乏内在的标准,也就是说求职者并不真正知道什么样的工作是自己喜欢的、有能力胜任的,自己的能力优势和工作价值观是怎样的,就会出现盲目的现象。在求职之前,需要先做一个职业生涯规划。一方面要对职场全面的了解,建立起行业、企业、岗位的认知架构,面对职场信息不是随机、零散的拼凑,而是有机的整合。尽管这需要花时间精力研究整理积累,但这样找到的工作,才是自己能够胜任和认可的,比起在一份不喜欢不胜任的工作上浪费时间,确立理性的求职目标,不随波逐流而迷失方向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问题:专业、名校,求职遭遇“不公平”。
PASS秘诀:用显性能力征服老板。
“据国内一家数据公司的调查,如今的职场中按大学时所学专业就业的人数不到30%,而在企业的岗位设置中,也有八分之五的岗位并不太需要专业对口。有时候,求职者遭遇到的岗位与专业的不公平待遇,有可能是因为自己。”洪云表示,在招聘会上,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的沟通是简短有限的,当求职者的能力不能被显性评估的时候,一些用人单位只好用专业和名校这样的范围来框定自己所需要的人。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毕竟按学校划分更容易些,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洪云表示,在职业生涯中,人的能力分可以分为三个核心:知识技能、通用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也就是人的个性品质)。在求职中,你要比同专业背景的同学通用技能更强、个性品质更好,自然胜出。“不过这个优势用嘴说了不算,需要有过往的经历予以证实。”因此,当你面对所谓的“不公平”时,不妨拿出自己的显性能力优势,所有的老板都需要一个能胜任工作的人,而不是出自名校或者专业对口,但却不能胜任工作。而这个显性的能力,有时候是从你对工作的热爱程度、能力优势、性格倾向来体现匹配度。“比如用人单位招聘的是会计,而你的简历上出现了几个错字,或是数字不准确,即便你是会计专业,也可能被企业淘汰。”洪云说。
问题:经验,对于应届毕业生是个难题。
PASS秘诀:企业要的未必是工作经验。
找工作遇到最多的问题是什么?在云南人才市场,记者随机采访的十位应届大学生中,大部分都提到了“经验”。“工作经验”难道真是阻挡应届毕业生就业的门槛吗?应该怎样迈过这道坎槛呢?洪云可不这样认为。作为指导就业的老师,洪云接触过很多求职中被“经验”拒绝的学生。
“据我了解,企业的HR最担心的不是应届生从业经验太少,而是人生经验太少。如果没有为工作负责的意识,没有努力认真的态度,没有上进好学的动力,那对于企业而言是招不如不招。”洪云表示,说到底,应届生要把工作当回事,向HR展示你的责任心、抗压能力、学习能力和对工作的热爱。而这些能力可能是你大学时参加过的活动,或者曾经实习过的行业为你积累的。
此外,洪云还提醒,应届毕业生在求职前应该做好职业规划,养成正确的职场思维模式。“一方面靠自己的能力找到工作,另一方面要不断地了解这个行业,发掘自己的兴趣,然后再投入时间精力让兴趣变成能力,再把能力运用在工作中。”对此,洪云建议:1.找到天赋和职业交叉的地方,提升这个部分的能力把自己变成专业的牛人,2.修炼让别人愿意帮助你的能力,同时不要让自己患得患失,无论是在哪一方面都要有明确而理性的目标。(春城晚报 记者 汤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