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2024.03
珠江医院肝胆一科召开三维可视化、数字智能化团标制定研讨会
近日,珠江医院肝胆一科召开三维可视化、数字智能化团标制定研讨会。肝胆一科学术带头人方驰华、主任医师杨剑、副主任医师项楠、曾宁和部分专业型硕士、博士研究生共15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方驰华主持。博士研究生曾小军、伍禧雯分别解读中国图学学会团标审查组组长强毅研究员关于团标介绍的内容,学习相关团队既往发布的团标内容,汇报本团队题为《增强现实联合ICG荧光成像的可视化导航》和《原发性肝癌数字化诊疗--通用术语...
11
2024.03
口腔医院徐淑兰教授团队在口腔种植机器人研究方面取得多项成果
口腔医院副院长徐淑兰教授团队自2022年以来在国内外率先开展任务自主式口腔手术机器人手术,并进行了系列临床研究,在国际学术期刊,其中包括Clinical Oral Implants Research、Journal of Dentistry等权威杂志发表系列SCI论文和研究成果。机器人技术是近年应用于牙科领域的一项重大创新,国内外都站在同一起跑线,在全世界范围内并无前期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在刚刚接触口腔种植机器人的时候,面对设备应用场景单一、操作流程无...
07
2024.03
刘叔文教授团队在HIV感染及艾滋病发病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艾滋病(AIDS)是主要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HIV-1)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严重传染病。艾滋病目前无法治愈,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药学院刘叔文教授团队在前期研究HIV-1包膜蛋白gp120的功能时,意外发现一条位于gp120的β20区段的多肽,能自发形成淀粉样纤维并显著地促进病毒感染,拮抗艾滋病药物恩夫韦肽的抗HIV活性(Tan et al., FEBS Letters, 2014)。淀粉样纤维是一类特殊的由天然蛋白质/多肽聚集形成的纤维结构,这...
05
2024.03
第三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一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启动
日前,第三附属医院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联合申报立项的2023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智能脊柱畸形诊疗体系的建立及推广应用”项目开题论证启动会在京召开。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处长卢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长赵国光出席会议。会议同时邀请了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单位的多位专家学者担任项目论证专家。启动仪式该项目系国内脊柱畸形领域内首个国家重点...
05
2024.03
顺德医院沈洁团队成果展示: 甲状腺激素敏感性与代谢病系列研究
近期,顺德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科沈洁教授团队先后在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Metabolism、Annals of Medicine、European Thyroid Journal上发表甲状腺激素敏感性系列研究,揭示了即使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人群中,甲状腺激素敏感性受损与多种代谢性疾病,甚至全因死亡率相关。甲状腺激素,特别是游离甲状腺素(FT4)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是能量代谢和脂质代谢的主要内分泌调节因子。有证据表明即使...
01
2024.03
珠江医院方驰华教授团队创新构建数字化微创导航中央型肝癌肝切除新术式及关键技术体系
近日,珠江医院肝胆一科方驰华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J Am Coll Surg美国外科医师学会,外科一区)连续发表临床研究成果。发表论文"Perioperative and Disease-Free Survival Outcomes after Hepatectomy for Centrally Loc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Guided by Augmented Reality and Indocyanine Green Fluorescence Imaging: A Single-Center Experience"(增强现实和吲哚菁绿荧光成像...
28
2024.02
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团队揭示霾天的合适定义和健康危害
近日,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团队揭示了霾天的合适定义和健康危害。这项全国性的研究为空气污染的公共卫生负担提供了强有力的流行病学证据,也为我国完善霾天的报告指南、构建准确的预警系统以及制定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霾是一种由于空气中悬浮大量粒径为几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导致大气能见度低于一定程度,空气普遍浑浊的一类特殊天气现象,一般具体定义为大气水平能见度和相对湿度均低于一定界值的...
26
2024.02
口腔医院邵龙泉教授团队发布纳米材料调控细菌群体感应新成果
近日,口腔医院邵龙泉教授团队发布纳米材料调控细菌群体感应新成果。通过干扰细菌通讯(即:群体感应)的抗毒力疗法是规避细菌耐药的一种很有前途的策略。其中,采用纳米材料调控细菌群体感应的抗毒力疗法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这主要得益于纳米材料独特的理化性质、出色的可设计性和靶向递送性。然而,细菌的群体感应是一个多环节的动态过程,纳米材料在不同环节的具体调控机制和相关影响因素存在明显差异。深入了...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