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抗疫归来的3位普通护士,分享精彩生活与节日愿望
黄静回到广州后,要去学架子鼓。
黄静与王力宏借助视频“交流”。
于丽丽用漫画记录在武汉的抗疫生活。
冯学锋说活泼开朗的男生适合当护士。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战“疫”从武汉回到广州后,“逆行”护士们有什么样的感触和打算?脱下护士服后,生活中的他们有什么样的爱好和乐趣?护士节前夕,南方都市报约访了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的三名护士,收集他们的节日心声。
“王力宏送歌”的她:
爱下厨、会拳击,
要去学架子鼓
人生多掌握一项技巧,一点也不浪费。
5月8日下午4点,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ICU重症监护室里,仪器声和患者的喘息声有序交叠着——黄静完成了一天的工作,下班回家。
她是这里一名再普通不过的护士。广西玉林人,2008年来广州实习,一年后就去了重症监护室负责护理工作,一直到现在。
如今的黄静有了几重“特别”的身份,她是从武汉一线战疫回来的“最美逆行者”,也是不少追星粉丝羡慕的对象。喜欢了快20年的偶像王力宏,亲自在微博通过视频给她唱歌打气。
“看到王力宏的视频,差点把床跳塌”
没在第一批赴武汉医护人员名单上找到自己名字,黄静失落了好一阵。知道要组建支援湖北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广东医疗队的时候,黄静报了名。
第一批落选,第二批再报,直到黄静终于接到了通知出发的电话,“第二天出发,又正好是我的生日”。医院宣传科的同事知道了这个情况。“她自己一个人在广州生活。明天过生日,本来能好好地庆祝,结果又赶上出征武汉的日子,我们总得做点什么。”
黄静还被蒙在鼓里。直到出征仪式结束,她忽然在音响里听到了自己的名字。“今天是黄静的生日,我们祝她生日快乐。”一位男同事身着西装,模仿着王力宏的声音给黄静唱了一首《心跳》。
“二哥(王力宏)是我的偶像啊!喜欢了多久呢,大概快20年了哦。可我真的没想到,出征仪式竟然还有这个环节。蛋糕上也有王力宏,海报上也有王力宏,后来我把小的海报放进了行李箱,带去了武汉。”
刚来武汉的日子,培训,练习,回酒店休息,她尽力适应这里的特殊节奏。直到有一天下班回酒店,“因为第二天要考核了,我就早早睡觉”。
刚放下手机,忽然手机提示音一个连一个响起来。“王力宏在微博上给你发视频了!”
黄静一蒙,怎么可能,自己就是个小粉丝啊,这是咋回事?
她不信,自己登上很久没用的微博,看到了王力宏的微博视频。“黄静你好,我知道你已经在一线奋战了。我想通过这个视频跟你说,我非常地骄傲,也非常地感动,因为有你这样的一个英雄喜欢我的歌,我也想祝你生日快乐。早日凯旋,到时候我请你和团队,来看我的演唱会,好不好?”
那一条微博底下,有超过了1万人留言。听见视频里,王力宏给自己唱着《心跳》,黄静那一晚上差点把床给跳塌了。
“紧张,太紧张了,我一晚上都在搓手,我也不知道几点睡着的,整个人都傻了。”
“谢谢陪我聊天,我认得出你的眼睛”
再后来的日子里,每个晚上,黄静都要看一遍这个特别的视频。“每天一遍,给自己鼓劲!”
她也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注。“有同事的,网友的,还有好多陌生人的。有说羡慕我的,也有很多让我加油的。”她忽然感到了一点压力,黄静打电话给妈妈:“妈,现在有好多人关注我,我有点压力了。害怕,想尽自己可能做到更好。”“不会啦,你做得很好,我们都知道。妈妈觉得你是最棒的了。”
原本日子里有些小小的阴霾,因为这一个惊喜的“小插曲”彻底驱散了。“就是工作,紧张的工作,投入到战斗里面去,带好我们的护理小队。”在雷神山医院,要是看到哪位患者状态不好,她就跑去陪对方,和叔叔阿姨们聊家常。“啥都说,顺着他们的话聊,听他们说武汉的故事。”
有一天,黄静被一位患者叫住了。“他最开始从普通病房转到ICU,心情不好,也不爱吃饭。我就跑去和他聊天。”患者叫住黄静:“你那天跟我讲的那些话,让我好开心啊。我觉得是你把我拉回来了呀。”回忆起来这件事,黄静就止不住地咯咯笑。“我问他,你怎么知道我是谁呢?他说,那怎么不知道?我认得你的眼睛啊!”后来,结束治疗的日子里,两个人也保持着微信的问候。
一直乐观一直忙碌,守望至武汉解封
上班,就带着乐观的状态面对患者,下班,也要给自己找点乐子。
隔离酒店一人一间,说话的人都没有,怎么办?黄静自己撕了一堆纸条,在网上搜索“折纸教程大全”。“结果折出来难看死了,把我自己给笑坏了!”听音乐、看好笑的视频、扫地擦桌子,黄静不能让自己闲下来。“不能太安静,不然就会胡思乱想。”
随着第一批队员顺利回家,黄静心里知道,离凯旋的日子更近了。
“我记得,4月8号,武汉解封。”这一天,对于所有战斗在武汉一线的医护人员而言,意义重大。“我还记得第一天来武汉的样子。”
夜幕逐渐降临。3,2,1,庆祝解封日的灯光,倏然一下,划破了沉寂太久的夜。打在了窗前、每个医护人员的脸上。“即便我们不能一同庆祝,大家都在各自的房间。但我知道,这个时候大家都站在窗前,看着窗外。我们所有人都在等这一天。”
节日愿望:要学架子鼓,想回家看看
5月8日是黄静重新回广州上班的第三天,“前两天还不适应呢,今天才找回了熟悉感”。
她还约了武汉小分队的朋友们,16个人,回广州后,要吃火锅,吃海鲜!“我们真的是过命的交情了!”
在不少不了解黄静的人眼里,给她最多的评价是:文静,高冷。“哈哈哈,估计是我在工作的时候太严肃了。”
但其实日常生活里的黄静,有着绚丽的青春色彩。“我打拳击,爱画画,更爱旅游。超喜欢做烹饪甜点,为了美食我可以花好几个小时去找!”
“这次回来,我列了一个愿望清单,其中一个就是回广州要学架子鼓,太酷了!还想把没学完的画画学完,该开心的时候就要开心,该学的东西也还是要学。人生多掌握一项技巧,一点也不浪费。”
乐观,也成为了此次从武汉归来后,自己改变最大的部分。“性格更乐观了,告诉自己,要珍惜生命中所有的人和事。以前有些东西觉得无所谓,现在觉得亲人和朋友他们在身边的时候,就要好好珍惜在一起的时光,争取留下美好的回忆。”
至于即将到来的护士节,今年的节日愿望是什么呢?
“经历过生死了。想回家,特别想家。”
“脑洞大动手强”的她:
自学画画记“疫”
设计防护手套申请专利
做护士不只要关注工作,还要关注一下自己的健康,学会在生活中找些乐子。
“护士”一般是什么样的?听话温柔、默默干活?于丽丽13年前刚开始做护士时,也这么想,但现在,她说:“我的想法有了很大的改变,我慢慢发现,原来可以有很多创新的想法运用到护理上。”
设计防护手套有报警功能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护士于丽丽总是能对自己的各种“脑洞”身体力行。比如,她设计了一个重症患者专用的防护手套,正在申请专利。
“一般来说专利要一年左右能批下来,我这个还要等两个月吧。”一边说着,于丽丽一边从iPad里翻出一个PPT,指给记者看“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的截图,这个设计的名字叫“具有康复及报警功能的约束手套”。于丽丽向记者讲述这个设计的用意:重症病人一般会插不少辅助治疗和生活的管子,比如供氧管、导尿管等,但有时病人因病情原因而躁动,或者睡眠中不自觉地拔管,以至于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护士们通常会给病人戴上一种特别的防护手套,手套靠手掌那一面是个平板面,让病人无法去碰管子、拔管子。但有时这种手套会扭转,手背一面扭到手心,病人还是能动管子,而且病人不能活动手指,会很不舒服。
她设计的约束手套,里面有一只康复球,病人可以捏一捏活动手指,外面有一层罩子一样的东西,可以让病人抓不到外面的管子。手套还装了定时器,到时间了可以提醒护士去查看病人状况。
于丽丽的这个设计还没有做出模型。“厂家觉得量少不愿做,我找了3D打印又太贵,后来我去武汉支援,就被搁置了。”她说,这个设计也很得领导认可,她希望能尽快投入临床使用。
去武汉支援用漫画记录抗疫生活
于丽丽说,在她刚开始学护理时,她的高中同学都觉得她“性格不适合”。“他们都觉得我应该开个店、当老板。”她一开始也怀疑过,自己是不是适合当护士。
但最近几年,随着工作的熟练,她开始画画,还设计了手套,想法也变了。“我觉得自己的动手能力完全可以应用在临床上,帮助患者。”
于丽丽的iPad里,存了不少漫画作品,没学过画画的她都是自己摸索着用画图软件画的。
她展示了一组在武汉抗疫期间画的漫画,记录着这一程的工作和生活:坐飞机出发,到武汉落地,剪头发,在医院工作……穿着淡蓝色防护服的身影贯穿始终,还有一些送吃用、捐物资的志愿者身影。
“很多支援湖北的医护每天写抗疫日志,这些画就是我的抗疫日记。”于丽丽说,现在回想起来,一线医护得到了很多的关心和帮助,她在武汉画的第一幅画就叫《谢谢你》。“我在抖音上刷到很多各界驰援湖北的视频,比如送菜的,快递员辛苦送货,志愿者帮助市民等等,让我特别感动,我想感谢这些默默付出的人。”
用漫画展示科室工作流程
于丽丽还带着记者去看了病区走廊挂着的一组“呼吸监护室的24小时”漫画,10幅图,展示了一天的不同节点中病区里的治疗护理工作,让来探视的家属了解病房工作,比如,早点6点,给病人抽血、测血糖,上午10点,做雾化……
这是于丽丽的画第一次融入工作。“是护士长知道了我有这个业余爱好,就建议我画一个24小时的工作流程图。”
为此,她那时第一次下载了软件在iPad上画。后来,她又陆续为科室画了不少宣教资料,比如呼吸科的各种规范、如何正确戴口罩、住院流程、出院流程等,护士站的洗手台上方,还贴着她画的针刺伤处理流程图。
“要学会在生活中找乐子”
于丽丽会自己设计、缝衣服,把科室里用过扔掉的瓶盖缀上去做装饰,还喜欢唱歌、健身,遇上节庆活动还能排节目。比如她为护士们做过一场“时装秀”,是用蚊帐裁剪做底,废瓶盖做装饰而制作出的礼服裙。
“其实护士这个职业是有点沉闷的,工作压力比较大,还要倒夜班,很多护士一下班就睡觉,其实做护士不只要关注工作,还要关注一下自己的健康,学会在生活中找些乐子,调节情绪。”于丽丽说。
“85后”奶爸男护士:
“其实男生很适合当护士”
希望在平常的日子里,大家能对护士有更多的尊重,多一点相互理解就好。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护士冯学锋是一名男护士,也是科室里的“开心果”,支援武汉后回院时,得到了科室姑娘们的迷妹般的欢迎。记者在珠江医院见到冯学锋时,他笑言“其实男生很适合当护士”。
工作之外,虽然现在带孩子占去了很多业余时间,他还是爱玩游戏,“打完一把开心得不得了,就是我向往的生活!”
科室里最早招进的男护士
“我觉得在武汉还‘轻松’一点啊,只需要照顾病人,没有其他的压力、负担,不像现在,每天上课,完成作业,还要准备考试……”一见面,冯学锋就拿自己“开涮”了。
冯学锋在除夕晚上作为广东第一批支援武汉医疗队的一员去了武汉,3月下旬回到广州,隔离、休整完后,在医院上班几天,又紧接着开始参加培训学习了。
两个月没在科里,同事们都在叫他快点回来上班,“他们说‘你不在,我们很无聊’”。
成为科室里人人爱的“开心果”,是近几年的事,冯学锋刚进医院时可不是这样。那是2010年,他是科室里招进的第一个男护士,起初是很不适应的,“很压抑,开会、吃饭、聚会全是女生,就我一个男的,刚来又不熟,也没人聊天,感觉很孤单”。
工作了一个多月,他差点不想干了。“跟领导聊了聊想法,然后她马上招了三四个男护士回来。”冯学锋笑道,现在,他们科室已经有将近一半护士是男生,“我们科室的男生比例在整个医院里是最高的”。
“其实男生是很适合当护士的,很多男生也是很细腻的,而且氛围这个东西,就是男女搭配会更好,如果理科班全是男生,文科班全是女生,是不是也不好?”
那什么样的人适合当护士?冯学锋笑说:“像我这样活泼开朗的就适合啊!”
从武汉回来更关心患者心理
聊起在武汉的经历,冯学锋说他的心态确实发生了变化。
“像以前,最大的愿望就是,下班了不要找我,我要打一下游戏啊,今年还是希望能学一学该学的、想学的,慢慢提升自己。”他说,这种想法的改变与武汉的经历有关,在武汉,是好几家医院的医护一起战斗,“有对比就有‘伤害’”,他发现“原来很多事情别人可以这样做,我都没见过那样的做法”,他有了“落后”的感觉,所以下定决心,回来一定要学习、提升自己。
对于护士这份职业的功能,他也有新的触动。他说,在武汉的时候,有些轻症病人,心理上的痛苦比病情严重,担心家人,又不能来探望,他发现帮他们打针时,有时跟患者多聊几句,患者的心情就会好很多。
“无论重症还是轻症病人,心理方面都很需要别人的支持,做护士的,不应该只靠医生开药帮病人入睡、好转,更应该把自己当病人的家人、朋友,给病人关怀。”
实际上,在做护士的这么多年,他也变得更爱和病人沟通,“有效的沟通是双向的,只要我愿意分享自己的事,病人也很乐意分享,而不只是单向地问病人各种基本情况”。
“我这个年纪打游戏,算不算不合理?”
冯学锋是个“85后”,现在有一个四岁半的孩子,工作之外的很多时间要带孩子,但问起兴趣爱好,他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打游戏”,但也有点不好意思:“我不知道我这个年纪打一下游戏,算不算不合理?”
他坦言,每当有工作压力的时候,就会打游戏,“手机上的《王者荣耀》,电脑上的《英雄联盟》,只要现在流行的东西我都会玩”,但身边同龄人很少有打游戏的了,他只能找科里一些“95后”、“00后”一起打。“我觉得这个兴趣爱好有点偏,跟我的形象不符合,后来人家问我,我都不太好意思说。”他笑说。除了游戏,他从武汉回来又新增一个兴趣爱好,就是跑步,在武汉时受到护长的带动,“回来后也有坚持每天运动,习惯了确实挺好,对身体好”。
护士节要到了,护士这个职业被很多人关注,冯学锋说,希望在平常的日子里,大家能对护士有更多的尊重,多一点相互理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