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xcb@smu.edu.cn

联系电话:020-61648099

时讯

您现在的位置:

【羊城晚报】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凡凡:肾脏病早期诊断迫在眉睫 风险预测模型可望助力

时间:2022-10-13     来源:羊城晚报    编辑:张淼   点击:
新闻摘要:通过综合防治和管理,使78%的肾功能减退患者十年不发展至尿毒症;首次证实空气污染可通过扰乱免疫系统,损伤肾脏等远离呼吸道的器官……有人说,侯凡凡及其科研团队 “扼住了肾病病魔的喉咙”,侯凡凡对此的回应是:“这不仅是我们研究中心的成绩,更是国家医疗卫生防治事业的进步。”近年来,侯凡凡带领科研团队在肾脏病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过去十年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或自然科学二等奖共3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6项...


通过综合防治和管理,使78%的肾功能减退患者十年不发展至尿毒症;首次证实空气污染可通过扰乱免疫系统,损伤肾脏等远离呼吸道的器官……有人说,侯凡凡及其科研团队 “扼住了肾病病魔的喉咙”,侯凡凡对此的回应是:“这不仅是我们研究中心的成绩,更是国家医疗卫生防治事业的进步。”

近年来,侯凡凡带领科研团队在肾脏病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过去十年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或自然科学二等奖共3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6项。

除了肾脏病研究外,她还带领团队推动居家腹膜透析体系建设,帮助尿毒症患者重新融入社会生活;开展“星火计划”,为数百名基层医生进行了专业能力培训,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患者透析不出村广东正在做探索

羊城晚报:广东省目前肾脏患病率情况如何?

侯凡凡:广东省的肾脏病防治、诊疗工作任务相对较重。原因在于大湾区人口密集,且老年人比例较高,基础性疾病、慢性病患者人群庞大,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人数因此更多。

据前些年的统计,广东省慢性肾脏病总患病率12%,略高于全国水平;透析人数居全国第一。

羊城晚报:过去这10年,广东在肾病防治和科普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侯凡凡:过去十年,广东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以肾脏病为例,目前广东血液透析已经覆盖县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得到了改善,大大降低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

广东也积极开展科普和基层教育工作。作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南方医院肾内科每年会面向普通公众和肾脏病患者等进行科普教育,还会组织对县级以下医院基层医生进行培训的“星火计划”,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

羊城晚报:您目前正在推动的居家腹膜透析体系建设,将为患者带来哪些好处?

侯凡凡:目前,尿毒症患者只能依赖透析或肾移植生存。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每周需去医院3次左右,每次要进行4-5小时的血透治疗。由于血液透析对医护人员、医疗场地和配套医疗资源都有较严格的要求,目前血液透析中心主要设置在三甲医院和市县级医院。这就造成了在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尿毒症患者难以接受规律的血液透析治疗。此外,患者频繁地前往医院,对其日常生活和工作也造成了很大影响。

在广州市卫健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南方医院肾内科牵头,探索在村镇一级或患者家中建立自动化腹膜透析。患者可以就近选择透析站点,利用夜间睡眠时间接受自动腹膜透析,既方便又经济,并有助于长期透析的患者重返社会或工作岗位。

我们计划在取得经验后,在广东省乃至全国推广,目标是让患者透析不出村(镇)。


摸清慢性肾脏病发病规律

让肾脏病患者十年内不发展为尿毒症

羊城晚报:近年来,您带领团队在肾病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侯凡凡:这10年来,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取得很大进步。

我们针对中国人群特点进行慢性肾脏病研究,摸清了我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病规律,让我们能够针对中国人的特点来进行慢性肾脏病预防,降低了慢性肾脏病的风险,取得了良好效果。

据统计,目前在我们中心有4000多名肾功能减退患者接受长期治疗、随访和综合管理,其中超过十年未进展为尿毒症的患者比例已高达78%;我国最常见的IgA肾病经过系统治疗,80%的患者十年内不发展至尿毒症。据统计,我国每年约7万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会发展为尿毒症,慢性肾脏病患者每人推迟一年进入透析,全国能节省约70亿元的医疗费用。

羊城晚报:过去十年中,您带领的团队在肾脏病发病危险因素研究方面取得了哪些新的成果?

侯凡凡:在对慢性肾脏病的预防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要把防治关口前移,为此我们进行了大量研究,寻找中国人的慢性肾脏病发病危险因素。

我们近年完成了“中国肾活检系列研究”。这项研究首次报告了中国成人和儿童肾小球疾病的疾病负担和十年流行规律,证实我国膜性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加与空气污染相关。

2018年,我们又做了一次调查。发现原先膜性肾病高发的地区,从2016年开始PM2.5污染水平已经得到有效控制,膜性肾病的发病率也从以往的逐年上涨转为下降。这一系列研究说明,空气污染不仅会引起呼吸道的损伤和疾病,还可能扰乱免疫系统,使得肾脏等远离呼吸道的脏器受到损伤。减少空气污染对于维护全民健康极其重要。

羊城晚报:风险预测模型在肾病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风险预测模型建立情况如何?

侯凡凡:国外已建立了慢性肾脏病进展的风险预测模型,在美国和加拿大人群,该模型预测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准确性高达90%。但我们的研究表明,这一模型在中国慢性肾脏病人群的预测准确性仅70%左右,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人群慢性肾脏病的疾病谱与西方人群存在差异,因此不能照搬国外模型。于是我们针对中国慢性肾脏病的人群特点,研究并建立了适合中国人群的风险预测模型。经过大样本临床验证,证实我们建立的模型预测慢性肾脏病发展为尿毒症风险的准确性能达到84%,预测急性肾损伤发展为慢性肾脏病的准确性可达到90%,预测IgA肾病对免疫抑制治疗反应的准确性可达到87%。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这些模型研发电子预警系统,让慢性肾脏病风险预测可以被更多临床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生应用,实现基层医疗的同质化。

羊城晚报:在肾脏病治疗方面,您带领的科研团队提出了哪些新的治疗方法?

侯凡凡:为了延缓慢性肾脏病患者进入到尿毒症阶段,我们建立了RASI疗法,可以使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的风险降低44%,进入透析阶段的时间延长3-4年。为了精准控制患者的用药量,我们研究建立了一种逐步增加药物剂量的模式来确定个体化用药剂量,这种方法被国际上称为“向上滴定法”。采用这种方法治疗使中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发展至尿毒症的风险降低了50%。向上滴定法已被国际防治指南采纳,在全球推广应用。

高血压是我国慢性肾脏病第三位常见的原因。为了延缓高血压性肾损伤患者进展为尿毒症,我们针对中国人群叶酸缺乏较为普遍的特点,开展了相关研究。首次证实在伴慢性肾损伤的高血压人群,补充叶酸可以使这类患者进入终末期肾衰竭的风险降低56%。


党员要为人民群众的健康而奋斗

羊城晚报:您是一名党龄50年的共产党员,党员的身份在专业工作中,对您有哪些影响?

侯凡凡:我为自己是共产党员而感到非常骄傲,同时为自己能亲身参与并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感到自豪。我们遇到了一个好时代,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

人民群众期盼的美好生活必然包括健康的体魄,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要求,就是我的奋斗目标,我会为这一目标奋斗终身。

羊城晚报:为了人民的健康体魄,在肾脏病研究、治疗方面有哪些需要突破的方向?

侯凡凡:首先,需要进一步研究肾脏病的早期诊断。目前70%的肾脏病患者第一次就诊的时候已经进入晚期,他们不可避免地会进展为尿毒症。因此如何做到早期诊断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我相信在未来,肾脏病风险预测的研究进展可以为早期预防、早期诊断作出贡献。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对慢性肾炎的研究。中国人群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原因是慢性肾炎,对慢性肾炎发生发展的机制目前尚未有足够的了解,需进一步加强相关基础研究,从而发现新的干预靶标,这是实现慢性肾炎临床防治突破的基础。

最后,我认为我国应该加强医学研究的转化应用。否则即便我们有再多的研究成果,束之高阁而不投入临床使用,对疾病防治也无济于事。所以我们应加强研究成果的转化,产学研合作共同发展,实现我国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自主创新。


人物名片

侯凡凡: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TWAS),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全球改善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执行委员会委员,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器官衰竭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主任。

主要从事慢性肾脏病防治研究。系统研究了慢性肾脏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首次证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显著降低晚期慢性肾脏病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的风险,创建了预防慢性肾脏病变进展的临床新策略。她的研究成果,被国际誉为“近年对内科学和肾脏病学临床实践最重要的研究”之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等荣誉。

大咖金句

我国应加强医学研究的转化应用,要把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加强医疗设备和药品的自主创新,促进产学研共同发展。 ——侯凡凡

最新文章

南医人

更多>>

【护士节】中西医结合医院周瑾:把职业当成热爱的事业干

周瑾,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部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她以丰富的学识、精湛的技术挽救众多患者生命;她用学科前沿知识,做好全院教学培训工作;她深入防疫第一线,分批次调度5294人次。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白衣天使和共产党员的神圣誓言。业务科研“两手硬”的“全能选手”扎根临床27年,周瑾早就练成了一名业务、科研“两手硬”的“全能选手”。作为广东省中医药局十三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负责人,她秉持“护士要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的理念,...

【更多】

【护士节】珠江医院重症医学科杨硕:我为我的工作感到骄傲

2023广州庆“5·12”国际护士节暨广州百名好护士颁奖典礼近日举行。珠江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杨硕被评为2023年“广州好护士”。重症医学科(ICU),每逢节假日就是医护最忙之时。今年“五一”期间,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组长杨硕又是在值班中度过。他所在的ICU还是珠江ECMO救治中心,每天都要备班,24小时待命。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心肺”,因一次次成功救治危重症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而走入大众视野,被冠以“魔肺”...

【更多】

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