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南医三院骨肿瘤科雷紫雄副主任医师接到援疆任务,当时他的妻子身怀六甲,高龄产妇且预产期在援疆期间,雷紫雄本可以拒绝,但是他接受了院党委的安排,因为他非常理解援疆的重大意义,本着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毅然踏上了援疆之路。
开展骨肿瘤新技术为患者保肢保命
雷紫雄业务专长是骨骼与肌肉系统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援疆期间,雷紫雄担任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中心主任。刚到喀什,雷紫雄对医院和大骨科(包含5个亚专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发现骨肿瘤科并未独立设立亚专科,骨肿瘤患者分布在骨科中心各个亚专科,存在诊断与治疗不规范、截肢致残率及外转率高等问题,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导致患者家庭因病致贫或返贫。
雷紫雄有针对性地制订了工作计划,开展了术前活检、多学科疑难病例讨论、规范化骨肿瘤诊断治疗等专业内容培训和教育,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项。刚到喀什第三天,就成功开展了南疆第一例胫骨复发性肿瘤保肢手术(示范手术),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和肢体,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患者的劳动能力,填补了喀地一院乃至南疆地区诊治骨肿瘤的空白。
援疆一年,雷紫雄主刀30余例各类骨肿瘤瘤段en-bloc切除+肿瘤人工关节重建保肢手术,成功率100%,无一例出现意外及并发症,外转率为0,为实现受援医院2019年设定的“医疗双百”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年中,雷紫雄接诊各族患者超过400人次,每日雷打不动对骨科中心各亚专科查房,参加院内及院际疑难病例讨论,显著提高了喀什地区各级医院医务人员对骨肿瘤的总体认识和诊治水平。
培养骨肿瘤专业人才变输血为造血
援疆期间,雷紫雄因地制宜拟定教学工作计划,以专业教学为核心推动骨肿瘤专业发展,培养本地骨肿瘤专业人才,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专业队伍,变输血为造血。
援疆期间,雷紫雄以“师带徒”形式培训专业医师4名,其中喀地一院骨科2名,喀什地区维吾尔医医院1名,岳普湖医院(县级医院)一名,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全方位培训,诊治水平大大提高。
通过专题授课、学术交流、教学查房等加深骨干医生对骨科疾病的认识。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成功举办自治区继教项目“粤-喀骨科高峰论坛暨第四届丝绸之路骨科论坛”以及“第三届南疆运动医学新进展培训班”等专业会议,在各类骨科专业研讨会及学习班进行专题演讲授课超过10次,培训喀什地区及县各级医院专业人员超过300人次。分别在关节骨科、创伤骨科、儿童骨科等专科进行教学查房超过20次,配合医院教学科参加国家卫健委住院医师规培基地评审工作,顺利通过外科教学基地评审,并坚持骨科规培基地的临床教学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以手术教学、疑难病例讨论、病例会诊等方式时时注重培养骨科骨干医师加深对相关疾病的认识,提高诊疗水平,受到受援单位骨科专业医师的好评。
培养受援单位医务人员的科研意识,在紧抓医疗与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临床科研工作。在援疆期间,申报广东省科技厅援疆项目评审已获通过。2019年援疆期间以第一作者在国家级核心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在专业顶级SCI收录期刊(European spine journa)并列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篇。一篇论文被代表世界骨肿瘤最高水平的世界保肢大会(ISOLS,2019,希腊雅典)收录并大会发言,一篇学术论文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届全国骨肿瘤学术会议被评为优秀稿件并大会发言。
通过调研,雷紫雄还培训指导喀地一院两位医师进行2项临床科研工作,多次参加由喀地一院科研科组织的各级科研项目及人才项目的评审工作。指导骨科多位医师申报各类科研项目,修改论文等工作,通过多种形式,促进本地医生加深对临床科研工作的重视,教会方法,推进本地科研工作进展。
治病救人树立医疗援疆好形象
援疆期间,雷紫雄面对的患者几乎都是维吾尔族同胞,他对病患关心关切,虽然有语言不通的障碍,但是真心实意的医疗服务,患者是能感受到的。很多时候,当患者听完雷紫雄的解答,他们的表情和肢体语言都表达出对医生的满满信任和真心感激。多次收到患者的感谢信和锦旗。
院区工作之外,雷紫雄还多次参加医院和医疗队组织的下乡医疗义诊工作,从雪山高原到沙漠戈壁,送医送药上门,为广大偏远地区的人民送去温暖,推动医疗扶贫工作向纵深发展。此外,雷紫雄还承担广东省前方指挥部援疆干部、广东省援疆警队干警、喀什大学援疆教师等人员的医疗保健及保障任务,并多次到广东援疆前方指挥部、警队驻地进行科普讲座和义诊,受到援疆干部广泛好评。
援疆一年,雷紫雄充分发挥自己的业务技术专长,积极践行党的援疆和医疗扶贫政策,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评为“最美援疆干部”和“优秀援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