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名同学赴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交流
近日,我校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University of Manitoba,简称UOM)合作的第四期中-加“医学生校际交流”项目顺利开展。项目带队老师、学校教务处副处长张春辉,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金玥以及来自第一临床医学院11名同学和第二临床医学院9名同学共22人,赴加拿大温尼伯市开展了为期14天的交流学习活动。
本次交流采取半天课堂学习、半天参观的访问形式。我校师生现场体验了北美医学生临床教学,包括参加UOM二年级医学生大班教学、了解加拿大医生的培养方案,还与在职家庭医生、牙科医生、精神科医生进行课堂互动,倾听他们的心路历程等。我校师生聆听了人体解剖和细胞科学系教授和研究生进行科研汇报,并参观该系和Kleysen前沿医学研究所实验室,感受了先进科技的魅力。此外,师生还实地参访了UOM医学院以及本部学生中心和体育馆,并与当地学生进行了沟通交流。
两周的交流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安排紧凑,师生们不仅更深层次了解到中加两国在医学生教育上的差异,也感受到这个多民族移民国家的独特风土人情和人文情怀。最后一天的总结会上,师生们均表示此次交流访问收获颇丰,并提出了许多符合我校教学实际、增进教学效果的精彩意见。
我校与曼尼托巴大学于2013年5月正式签署协议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中-加“医学生校际交流项目”举办至第四期,项目安排不断优化,赢得了双方师生的高度评价。希望能通过我校与曼尼托巴大学的多方面合作,相互汲取对方医学教育的优势点,为促进我校建设高水平大学、增进中加两国友好交流,作出贡献。
(文/林心宇 图/交流团提供)
交流团学生和Dr. Hassan Marzban探讨小脑发育前沿进展
没有福尔马林味道的舒适的解剖室
明亮舒适的图书馆
曼大医学院正门
曼尼托巴省博物馆
一次拓宽视野和坚定医学信念之旅
□ 第二临床医学院 黄畅
在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通过两个星期的交流,我从学习、生活方面了解到中国和加拿大存在的差异,北美临床医生的培养体系和中国有着很大区别,申请医学专业的程序也存在着不同之处。这两个星期对我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拓宽我的视野,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学医的决心。
在曼尼托巴大学,我们主要通过几位老师的介绍来了解加拿大的医疗体系。Dr.Fred Drewe作人文方面的讲座,Dr.Junfeng Guan关于实验室的介绍,Dr.Xiaofeng Guan关于牙医的讲座,Dr.Surong Zhang对家庭医生方面的介绍。
Fred Drewe介绍,在加拿大,多伦多和温哥华的华人数目是最多的。加拿大是一个多文化、多民族的国家,有着自己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我们在温尼伯市就尝到了埃塞俄比亚菜、韩国菜、越南菜、日本菜、泰国菜……文化的多样性赋予了这个国家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参观曼尼托巴大学实验室时,官教授带我们看了一些基本的器材,如分光光度计、离心机、切片机、细胞培养器材等。国外实验室的环境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的环境干净、无刺激性气味,并且器材的分类和使用都很有次序。
牙医学官博士向我们展示了在加拿大如何成为一名牙科医生,以及作为一名牙科医生所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他告诉我们要想在一所加拿大的牙科学校取得成绩,首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学术、经济、人际关系等。之后若要成为一名牙科医生,要通过Canadian Detal Association(CDA)和NDEB的考试,才能拥有自己的牙医团队(包括牙医、牙医的助手、洗牙师、负责预约的人)。其中给我印象深刻的一点,便是加拿大的每位牙科医生都要买医疗差错保险,并且每年有100万的额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医闹事故的发生,保护医生的人身安全。
孔博士向我们提出了成为一个好医生的七点要求,分别是自信、有同理心、人道主义、个体主义、直接、尊重病人、做事认真有恒心。我将以此作为要求鞭策自己不断前行。
我们来到了曼尼托巴大学的课堂和他们的医学生一起上了两节课,一节和精神分裂症相关的课程,一节是和帕金森病相关的课程。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感受到目前国内外的教学模式已越来越接近,国外的老师授课时也是采用引入问题、激起讨论、解决问题这一模式。
在之后的几天里,家庭医生张博士和曼尼托巴大学负责招生的老师,分别向我们展示了北美家庭医生的工作和如何成功申请曼尼托巴大学的医学研究生。作为一名家庭医生,并不是专攻于某一方面的医学难题,而是能够解决一系列的医疗问题。在加拿大家庭医生是很普遍的职业,大多数人在轻症时会选择去看家庭医生,如果需要进一步的确诊和治疗才会去专业的医院,这一点和中国的医疗体制还是有很大区别。
曼尼托巴大学的招生办老师向我们展示了研究生阶段如何申请到曼尼托巴大学的医学专业。首先GPA是看最后两个完整学年的,还要有两封推荐信,并且要获得英语能力(IELTS/TOFEL)相关证书,最后通过审核和面试才可以进入学习。国外的大学总体而言是“宽进严出”的,因而在大学期间也不能有丝毫放松。
交流生生活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在课余我们小组成员一起去了一些景点游玩,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这也是我第一次和10多个原本不认识的小伙伴,一起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展开一段学习之旅,到最后变成亲密好友。这一段难忘的经历也将激励我日后砥砺前行,努力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注重医学人文关怀的培养。
加拿大的医生培养体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蔡美娜
在这12天的曼尼托巴大学交流项目里,给我深刻印象的是加拿大的医生培养体制。在加拿大,申请医学院前必须有一定的理工本科学时(通常为4年),这表面看起来是延长了医生的培养周期,但是医生不仅是医学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精神心理的锻炼。
一名医生的七种角色
讲座上,一名老师提出一名好的医生需要同时扮演着七种角色。首先,医生肯定是医学方面的专家,需要掌握相关的医学知识;第二,医生的对象是患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离不开沟通交流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能让患者信任医生并且听从医嘱,加快患者的康复。医生还需要与患者家属、护士等护管人员、不同的科室间医生等沟通;第三,除了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预防疾病。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医生要向患者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戒掉不良习惯,从而实现根除疾病的可能;第四,单人单干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一台最简单的手术都要涉及麻醉医生、主刀医生、术后护理等方面,而手术的成功靠的不仅是主刀者的精湛技艺,更多的是跨科室间的合作默契。除了医生之间的合作,为了患者的长期预后,医生还需要与社区管理人员如社工合作,为患者创造合适的生活条件;第五,作为一名学者,医生需要不断学习新的内容。加拿大要求医生每年都要进修50个学时以上。除了学习医学知识,医生更要去创造知识,通过在临床的经验积累或者做科研,提出新的理论或方法;第六,在患者面前,医生应该要看起来像很专业、表现得很专业、操作起来很专业,这样才能建立医患间的信任;第七,医生同时也是一名管理者,管理着病史、病人。
学医,应该是深思熟虑的选择
医生无时无刻面临抉择,每一个抉择都关系着生命,他能否足够成熟和自信来让他的病人信服,并取得信任?经历沉淀成为阅历,阅历累积走向成熟,这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这本科4年不仅为未来的医生打下将来做科研的基础,还让他们有时间去初步接触社会。4年的知识学习,辅以各种各样的志愿活动,接触形形色色的人,给自己的未来规划提供了依据。在这种体制下,学医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而非懵懂的18岁时填志愿的脑袋一热。
为我们介绍加拿大家庭医生制度的张素茹老师本科在北京大学学习环境科学,来加拿大当博士后。后来因为对医学的热爱学习了护理专业,再考上医学院,成为一名家庭医生。在她身上,我看到了人生许多的可能性,只要热爱,人生什么时候从头再来也不晚。年轻固然好,但年龄大也不是因此就没有选择的空间。相反,人生不应该给自己设限。行走在曼大的医学院里,看着或年轻或年长都背着书包匆匆行走着的医学生,我很受鼓舞。
孔教授除了为我们安排各种讲座,还特意安排我们旁听二年级医学生的两堂课。一堂课60分钟,分别讲的是精神分裂症和神经元死亡。60分钟时间很短,所以老师只能从一个病的病因、流行病学、症状、检查、诊断、治疗这些方面大概地介绍了一遍。这和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一样的,但是他们没有指定的课本,只有上课老师给的ppt,ppt上的内容也只是提纲挈领,老师讲课节奏简略和迅速。真正收获很大的是病例讨论,他们通过讨论和自主学习来掌握医学知识、训练批判思维和交流能力等,而非只是仅仅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里不是简单的记住了书里的内容,这门课就过了,他们的专业课考试多为选择题,但是大多都需要大量的思考和推理,纯粹的知识记忆考得很少。4年的本科理工科背景、病例讨论式学习、思维性考核这三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也正因为有4年不同的本科背景,贯穿2年的病例讨论课程显得格外精彩。这个课程里,10个医学生组为一个小组,在一位临床医生带领下进行病例讨论。一般是给一个病例,通过许多的小问题及老师的诱导引导学生思考。10个本科不同背景的学生从10个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病例,并能相互学习自己未涉及的领域。
交流期间,我们还参观了Kleyse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Medicine实验室。国内和国外的实验室设备、器械差距并不大,但国外的评判综合研究工作的时长、工作量、研究价值等,更全面也有利于鼓励博士生去追求庞大、耗时长的课题。
12天时间很短,但是受益匪浅,不仅开拓了视野,更重要的是让我在以后的学习中更有方向和动力。
【责任南医·好医生】
李国新:普及微创手术造福万千百姓
李国新教授参加学术活动
10月11日,由中央文明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新疆)现场交流活动在乌鲁木齐举行。颁奖典礼隆重发布9月“中国好医生”月度人物,南方医院普通外科主任李国新当选 “中国好医生”月度人物。
9月,“中国好医生 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评选活动经过群众推荐、集中展示、点赞评议等环节,共有10位优秀医务人员和1个团队入选。李国新是广东省唯一一个入选的9月月度人物。
李国新曾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广东省“丁颖科技奖”获得者、“恩德斯 ”杰出贡献奖、IASGO(国际消化肿瘤外科)杰出贡献奖、美国腹腔镜内镜外科医师协会(SLS)荣誉专家勋章、英国皇家外科学院院士(FRCS)、广东好医生、南粤工匠、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瞄准最前沿,勇攀医学研究高峰
2004年,李国新牵头成立国内唯一的微创外科解剖学专门研究机构,深入开展我国胃肠微创外科当时亟需的系列理论研究,填补微创解剖学理论空白,他提出基于解剖的入路层面与淋巴清扫新思路,探索简便易行、实践创新的胃肠肿瘤根治性手术方案,研究成果《胃肠肿瘤腹腔镜微创手术的临床研究及应用推广》荣获2014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该技术在国内各大医院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目前已成为我国临床实践的主要方案。为了更好的治疗进展期胃癌,提高胃癌患者手术疗效,2009年牵头成立中国腹腔镜胃癌外科研究组(CLASS),来自内地及香港地区30余家单位成为研究组成员;自主开发并构建多中心合作数据库平台,建立了我国首个、当时国际最大总样本量的多中心腹腔镜胃癌外科临床数据库。
2012年,李国新带领研究组成员单位开展我国该领域首个前瞻性研究---“腹腔镜和开腹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肿瘤学疗效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CLASS-01”,成为目前国际上正在进行的关于腹腔镜手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的三大著名研究之一,安全性分析结果于2015年被国际顶尖学术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顺利接收发表,影响因子达24.008分,代表了目前国际上对于局部进展期胃癌微创治疗循证研究的最高水平,使微创技术更好的、更科学的服务于病患,成为我国胃癌微创外科研究的里程碑事件。
热心传帮带,创新教育培训体系
李国新牵头创立了南方医科大学腹腔镜技能培训中心以及结直肠、胃癌规范化培训课程,通过英国皇家外科学院(RCS)认证并担任学术任职;承担胃肠肿瘤微创外科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10余期、各类短期专业培训班100余期,覆盖全国内地各大医院、东南亚与港澳地区。他牵头研发了“互联网+裸眼3D微创外科移动医疗教学云系统”,打造了一个互联网+微创医学教育培训+裸眼3D便携式移动显示的完整体系,在国内率先开展互联网直播微创手术创新教学模式,线上线下累计培训专科医师超100万人次,推动了我国微创外科教育培训与应用推广的快速发展。
坚持跑基层,情系百姓健康福祉
与此同时,李国新积极响应国家医疗卫生新政策,大力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技术,在提升医疗品质的前提下,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减少了病人的医疗消耗,实现了节约医疗卫生资源,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他还心系基层,开创“微创外科手牵手”系列下基层活动,积极开展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帮扶项目,为地方百姓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文/凌伟明)